聚光灯外面的眼睛

地铁列车靠站了,门一开,上来一对男女。看起来正处于热恋,一副缠缠绵绵的样子。他们先是自顾自的说着情话,继而,缠绵变成了肆无忌惮的动作,忘我劲头儿完全忽视了周围人们的存在。同车的人们从开始的不太留意,到好奇关注,到窃窃地笑,直到逐渐变得尴尬,背转身或者转过头去,继而厌恶之情溢于言表。老人捂上了孩子的眼睛,姑娘低下了头;小伙子们则纷纷拿起手机,开始现场转播。一位老人终于忍不住吆喝道,年轻人,回家再说!两人停下动作,好像突然发现身边的人群。面对那么多手机摄像头,还有无数双眼睛和嘲讽的脸,慌乱起来。车一停,女的愤愤的喊道,谈恋爱管你们什么事!随后,在众人的嘲笑声中两人讪讪的离去了。

凭心而论,男女恋爱本无可厚非。这对男女的表现,或许太过投入,以致于满眼只有对方,似乎两个人的爱情就是整个世界。他们忘记了身处公共环境,亦或许,他们牙根儿就无视公共环境里的规则。他们把公共环境当做自己的舞台,舞台当做自己的世界。这种忘情只能叫人侧目。

舞台上有一种道具,叫聚光灯。它会根据剧情需要,把演员照在整个舞台的强光里,使演员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被台下的观众看清楚。而演员看台下,由于光线很暗,像隔了一层幕布。这样,能够让演员完全进入自己的角色,专心于自己的表演。其实,生活中的人们也往往被一盏聚光灯照着,只是有人察觉到了,有人没有察觉。“头顶三尺有神明”,说的就是不要以为自己做的事,别人看不见。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出现在别人的眼睛里。被人审视,被人评判,这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自然现象。

公众人物以社会为舞台,他们的头顶,始终处于聚光灯之下,被人关注的程度最高。所以,公众人物都有一种“聚光灯意识”,他们知道,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无数眼睛在盯着他。所以,他们的言行,基本都很谨慎,以期全力管理好自己的形象。

普通人在这方面心理负担就少一些。当然文明社会几千年,道德和法律还是带给了人们一种基本的价值判断。多数人们不会轻易逾越,以避免承担不必要的后果和责任。“聚光灯意识”在他们心里不会很强,但是还是意识到了聚光灯的存在。他们也会自觉地把社会看做一个自己的舞台,把自己看成一个舞台上的角色,尽管可能只是一个跑龙套的小角色。他们明白,只要自己有戏,聚光灯就会打到自己身上。因此,他们也会很好的管理自己,以免在亲朋好友面前丢丑。

有一种人,他做事往往以个人为中心,很少想到自己会处于别人的审视中。他认为,即便引起别人的注意,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他感觉,身边的世界,认识他的人很少,能对他的言行进行评判的人更少。他对形象的管理只在熟识的人中间做一点。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并不在乎自己的言行给别人的感受,也不担心有什么后果和责任落到自己头上。这些人在约束自己方面看起来更随性一些。那位拦高铁的女教师,可能以为自己面对的仅仅是几位列车工作人员,而她和他们都是些小角色,闹起来也不会被太多人关注,所以才敢于撒泼。相信她在工作的学校不会是这般表现。大概她以为她的舞台在学校,她只需要在那里做好形象管理就可以。假如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很可能引来社会舞台的聚光灯,从而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话,我想,打死她也不敢。

前不久我有个朋友被处分了,原因是上级认为他存在行政不作为。事情本来很简单,一个他审批的企业涉嫌造假,被警方查封,老板及公司高层全体被捕。有关部门要求把这家企业的许可证吊销,他审核了一下材料,说依法应当吊销,但是材料不足,补齐材料再说。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因各种原因,材料很难补齐,于是就把这事情撂下了。谁知,这家企业媒体关注度很高,被曝企业出了这么大的问题,证照仍然有效,竟然有人还要组织生产。一时舆论哗然,矛头纷纷指向朋友所在的部门。单位领导面对舆论压力,紧急安排调查,启动对企业的处理程序。审查后认定,朋友工作失职,将其处分了,并向媒体做出通报。朋友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很久了,一直是默默无闻。面对这样的处分,舆论拍手称快,朋友却很不解。他说我按程序要求办事,何错之有?一再申诉,到处喊冤。

说起来,按程序办事,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朋友只知道按程序办事;却不知道本单位内部的工作流程,对于外界来说,并不关注。人们要的是这个单位的作为。在企业事件曝光以后,他们单位被送上了舆论关注的舞台。他更是成为那个舞台上处于聚光灯之下的角色。他的岗位受到了聚光灯外面众多眼睛的审视。在那一刻,他已经从一个不引起别人注意的小人物,瞬间成为舞台上的主角。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带动别人的情绪。众多人挑剔的眼睛,决定了对他的评判。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聚光灯效应”,是说有人做过一点点不太好的事情,就总是感觉被别人关注了,从而惴惴不安,郁郁寡欢。“过犹不及”,这当然是一种过分的反应。但是,心里留一点“聚光灯意识”,能使自己很好的约束自己的言行。不给别人添乱,不给自己找麻烦,不是很有用的生存之道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聚光灯外面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