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与战争的思考(3)美国的霸权之路

一直想等到《帝国之弧》还回来之后再读一遍才写这一篇,奈何一直处于被借的状态。

上次提到美国用美元推行金融霸权从而殖民世界,这一篇就说怎样得到霸权。

话说美国从英国的殖民地独立出去之后就一直在谋求大国地位,这要追溯到一战之前,正是一战和二战完成了美国的梦想。

话说一战前夕,资本主义兴起,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老牌帝国还都是封建制度。国内的政治制度和生产力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了,新兴的中产阶级想要谋求更大的权利保证自己的利益,但是国王们一边享受着资本主义兴起带来的利益,一边对突出的社会矛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如果矛盾捂不住,那么就打一仗好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也使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岌岌可危,好几个国家都在觊觎这个光鲜的地位,最突出的是美国和德国。

美国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因为独立时间很短,加上南北战争的影响,国家空有还算过得去的工业实力,军事力量也并不强大,所以最希望有个狂妄的国王跳出来。而最有可能冲动的就是德国的威廉国王,因为德国的实力在新兴的几个国家里面是最强大的。资本主义的特性就是掠夺资源和倾销商品,但是世界基本都被这些国家瓜分完了,蛋糕就这么大,你英国凭什么就分走将近一半呢?我们德国哪里比你差了?无论有没有斐迪南被刺事件,这一场战争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候的欧洲已经成为了一个火药桶,总会有一个事件把它引爆。

如果对比一下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实力,不知道威廉还会不会仓促地发动战争。因为从工业能力,可动员兵力数量,资金储备等等方面,德国一方都要差一点。英国一方早就闻到了硝烟的味道,开战前一周就开始提高贴现率,也就是利息,来回笼资金,德国的反应就比较慢。

而美国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开始是中立,因为看到欧洲终于打起来美国人太高兴了,又不能表示地太明显,我就看热闹吧,反正不是在我家打。美国人最希望看到的是两败俱伤,然后他出来收拾残局。美国人开始两边贷款,德国一方不行了,就贷款给德国,英国一方不行了,就贷款给英国,不仅如此,美国生产的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同时向两方运输。他想最大程度地消耗英国这个旧老大的力量,又不想德国最后拿到世界霸主的大旗。四年后,战争基本上处于对峙状态,两方都很难受,美国人觉得差不多了,找了个借口参战了。当然是对德国宣战,虽然当时的美国大兵战斗力欧洲人都不怎么看得上,但好歹也是一大群,于是胜利的天平很自然向英国一方倾斜了。当时德国的军队还占领着法国的一大片领土,并且想要孤注一掷破釜沉舟一举拿下英国,据说作战计划已经拟制好了,但是国内却传来了投降的电报。投降的最大原因,就是在英国的封锁和金融手段的打击之下,威廉已经拿不出也借不到一马克来打仗了。

一战的结果就是葬送了整个欧洲的君主制度,各个国家的国王纷纷下台,将政权交出,正儿八经的资本主义政权开始主导欧洲政坛。

这里面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美国,因为通过一战,美国人通过战争贷款和出口战略物资从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一举成为最大的债权国。美国人还是很不满意,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个世界霸主的旗子还是牢牢地攥在英国人的手里。同时,德国战败,背上了超过德国几十年财政收入的战争赔款,根本就是经济摇摇欲坠的德国所承受不起的。一战之后,所有德国人复仇的牙齿都咬地咯咯作响。所以这不是结束。1919年签订了停战定之后,当时法国的将军福煦感慨地说:这并不是和平,而只是二十年的休战。

果不其然,1939年,希特勒带着缓过劲儿来的德国人,第一次用闪电战占领波兰,开始了复仇之路。二战,就这样开始了。

聪明的美国人当然不会一开始就消耗自己的实力,一战时的套路已经炉火纯青,战争的总态势几乎是一战的翻版。

结果却大不相同,一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的城市基本上还算是完整的;二战结束后,除美国外的所有参战国几乎是一片稀碎……

美国人理所应当地接过了做梦都想拿到的那面旗子,英国人也很无奈,只能拱手相让。在日本投降的上一年,1944年,美国和欧洲各个国家的财政部长加上几个美国金融专家在美国一个叫布雷顿森林的小镇上开了个会,商量出了一个体系,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事件标志着世界霸主地位交接的完成。

所以,两次世界大战,打碎了欧洲,成就了美国。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经济与战争的思考(3)美国的霸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