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本书 —语文学习的人生价值》王崧舟百家讲坛第十一讲观后记

我们已经认识了三四千个常用汉字,也掌握了两三万个常用的词汇量,我们读了成千上百本书,我们的阅读量也超过了几万字,我们究竟为什么要读书?我们写话、我们练笔、我们创作,少则几万字,多则上百万字,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这样写最终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也许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都藏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就是苏轼苏东坡。

苏轼在六十四年的生涯当中,写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文章,总字数超过了120多万字。你看,他写文章跟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并称“唐宋八大家”,应该说代表了散文写作的最高水平。他写诗,跟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诗代表了北宋的最高成就。他写词,跟辛弃疾并称“苏辛”,应该说他的词在北宋就是翘楚。

难怪作家方方曾经这样夸赞苏轼,她说: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年;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他懂工程,在徐州修筑过大坝。他懂园林,在杭州西湖修筑过苏堤。至于说到中医、军事、哲学、美食、律法等等等等,可以说他无所不通,无一不精。难怪有人说,苏轼是个全才,是个天才。

当然,最令人敬佩的还不是他的才华,而是他的生命境界。苏轼一生经历过三次大的贬谪,其他还有无数次的挫折、磨难,但是,这些黑暗的力量都没有把他打倒。即便去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儋州,他依然能够笑面人生,苦中寻乐。

苏轼的身上,有着李白超凡脱俗的神仙气,有着杜甫忧国忧民的忠义情,有着白居易穷达融通的从容气派,也有着陶渊明人淡如菊的悠然情怀。但是,请注意,苏轼不是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位,也不是他们这些人的简单地叠加。他就是他。苏轼的人格传承了这些人的精华,但是,又是对这些圣贤的精神的一种融汇,一种超越。

所以,林语堂先生这样评价苏轼苏东坡,他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而难能有二的。”

其实苏轼晚年在写词的时候,也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他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所讲的功业应该不是世俗之人所讲的那些功名利禄,那些荣华富贵。在苏轼看来,他的功业应该是超越了功利,超越了分别的精神境界。而这样的精神境界在苏轼所写的另一首词当中也有提及。他写到,“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是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在黄州、在惠州、在儋州,他最大的功业是什么,最大的功业是修好了他自己的那颗心,安顿了他自己的灵魂。

所以苏轼这样评价自己,他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是一种非常豁达的人生境界,这样的人生就是审美的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

可以这样说,苏轼六十四岁的生涯,把这样的诗意人生活了出来。苏轼的旷世奇才令后世敬仰,但世人更欣赏的是他棱角分明、刚正不阿的处世态度;他随缘自适、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纵然宦海沉浮,几起几落,但他追求纯真、磊落的风骨坚不可摧。他历尽坎坷,但却如一竿傲竹,坚劲挺拔。他以谈笑生死的旷达情怀,在动荡不息的风云变幻中,捍卫良知,特立独行,一蓑烟雨任平生。那么,苏轼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他的哪些作品能让我们通过语文学习,体会到苏轼的非凡人格呢?

对苏轼来说,“乌台诗案”是他人生最大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御史弹劾苏轼写的不少诗歌当中,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讥讽新政,所以苏轼被关进了御史台,差点丢了性命,最终的结果,苏轼贬官黄州,任团练副使,而且还附加了两个条件:第一,不得签署公文,那就意味着他没有实权;第二,不得擅离黄州,也就是说差不多没有了人身自由,就在贬官黄州期间,苏轼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寢,散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篇文章只有85个字,写了一件事,苏轼去承天寺找他的好友张怀民一起赏月。时间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看来是个普通的夜晚,只不过有月亮挂在天上。这月光照耀过苏轼和张怀民,也照耀过千家万户的人们。

月色照过官员的家,官越大,责任越重大,大大小小的官司缠着他,各种各样的应酬缠着他,他忙得焦头烂额,那么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日夜月色到过你他家,他还记得吗?或许他只记得处理大大小小的官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月色也到过一个生意人的家,他生意做得很大,但是最近生意亏了好多, 他急得跟热锅上蚂蚁似的,那么他还记得那天晚上的月亮吗?可能不记得那天晚上的月色,而更记得银子。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月亮也到过寒窗十年苦读的读书人的家,马上要开考了,他在读四书五经。“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那他还记得那晚的月亮吗?他可能只记得读书背书,而早已忘记了那晚的月亮。

但是有一个人记得,不但记得而且记得清清楚楚,不但记得清清楚楚,而且写得明明白白。这个人便是苏轼。

课堂采用这样的方式设置情境,其实就是回归常态,回归大多数人经历的一种生活常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一般俗人的生活与追求。但是苏轼与一般人的人生追求完全不同。苏轼用他的生命发现了月色,发现了风景,发现了天地的大美。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个“入”应是进入,像人一样进入,其实在苏轼的心中,月亮不是月亮,月亮就像是人,就像是他的朋友,就像是他的知己。

苏轼对月亮太熟悉。苏轼一生写过3000多首诗和词,而据不完全统计,写到月的有500多首,几乎占了他作品的1/5。

当他怀念自己的弟弟苏辙的时候,他这样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是本书 —语文学习的人生价值》王崧舟百家讲坛第十一讲观后记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他思念已去世十年妻子的时候,他这样写道: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是本书 —语文学习的人生价值》王崧舟百家讲坛第十一讲观后记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他送别朋友陈述古的时候,他这样写道: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苏轼是本书 —语文学习的人生价值》王崧舟百家讲坛第十一讲观后记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他缅怀历史英雄周瑜的时候,他这样写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当他回忆自己曾经为官杭州的时候,他这样写道: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这些诗中都提到了月亮,可见,苏轼对月亮一往情深,情有独钟。在苏轼的心中,月亮当然不只是自然地挂在天上的那一轮明月,月亮早已化作了他的内心,成为他内心表达情感,表达心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一个象征,我们可以这样说,明月就是苏轼的好友,明月就是苏轼的知己。

明月不远千里从天而降,苏轼见了月亮,当然开心,当然快乐,当然会“欣然起行”。如果说明月是苏轼在天上的知己,那么其实在人间,苏轼也有这一位知己,就是在承天寺的张怀民。跟苏轼有同样经历,同样被贬官的张怀民,一起在承天寺的中庭漫步。可以说他们完全融入在月色之中,一般的人喜悦,大概就会直接写月色如何,但是我们看苏轼写月,没有写“月色”二字,却是处处写“月色”。苏轼笔下的月色空灵、干净,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样的月亮首先就是苏轼当时最真实的一种生命体验,那一刻,苏轼就完全融入在月色之中。他的内心是平静的,没有丝毫的杂质,正所谓目遇神会的那一刻,积水空明的感觉是真真切切的,藻荇交横的形象是清清爽爽的,这样写首先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心境,如果没有他宁静和欣悦的心境,是一定写不出这样的月色的。有这样的心境,才会有这样的月色,所以说当苏轼感受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就不无感慨地说,“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两人者耳。”

苏轼写这篇文章是有背景的,背景就是“乌台诗案”。假如是一般的人,因为“乌台诗案”差点丢了性命,那么他的心情会是什么呢?可能会很郁闷,会感到愤愤不平,会感到孤独。但是我们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我们在字里行间却感受不到苏轼的郁闷,愤愤不平,消沉和自暴自弃。

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跟他的心灵进行对话。王老师在课堂上这样启发学生,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苏轼,当时在承天寺如水的月色之下,在好友、知己张怀民的陪伴之下,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

一个学生写道:此刻我的心中一片自在,我只是好奇,如此美景,竟只有我与你怀民二人相知,他人少有相知,世间如我与怀民二人相似的闲人甚是稀少,我愿意让这嘈杂的世间少几份猜疑,多一份祥和。我并不会因为被贬官到杭州而愤愤不平,而会乐观旷达地面对自己的人生,我会用眼睛发现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另一个学生写道:此刻我的心中一片从容,天上有知己月亮,地上有知己张怀民,我和张怀民已经看穿了人生,我们淡泊名利,内心怡然自得,我的人生就应该像李白写的那样“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能浪费光阴,诉说命运的不公,我要活在当下,珍惜生活。

可以说学生真的把自己放进去了,他们跟苏轼感同身受,将心比心,甚至可以说是心心相印,到了这一刻我们发现,其实大千世界不光有外在的天地大美,还有内在的生命之美,还有内在的人生境界之美,也值得我们去重新发现。这样的人生我们就称之为审美的人生,诗意的人生,我们读了很多的书,写了很多的文字,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为自己成就这样的诗意人生。

真正的大美不仅在天地之间,还存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真正的诗意,不仅在风花雪月,还要充盈在作者和读者的精神世界。学习苏轼,让自己的心胸变得豁达,让自己的充满变得美感而诗意。

苏轼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就是于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苏洵27岁就发奋读书,后来一举成名,苏轼的母亲程氏非常有教养,她就是苏轼的启蒙老师,苏轼从小就聪明好学,博文强记,他7岁知书,10岁作文,而且经常会受到亲朋好友的夸赞,苏轼被人一夸赞就觉得家里的藏书已经读完了,于是就夸下海口:天下的书都读完了。有一天一位老人来找苏轼,拿出一本古书向他请教,苏轼打开书一看满脸通红。因为古书上的内容,他从来就没有读到过,甚至连有些字都没见过。他这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暗暗提醒自己,从此不敢再骄傲,天下的书是读不完的,我得继续读书。苏轼一生博览群书,学富五车,他的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终身阅读者。我们可以从他写的诗词当中窥斑见豹。苏轼写诗词喜欢用典故,而且典故用得恰如其分,仿佛信手拈来。有人对苏轼的词做过数据分析,发现他的全部词作一共用了798个典故,涉及到他283首词,占了苏轼总词数的近86%,而其中用到的典故,经史子集,包罗万象,左右逢源,精彩纷呈。所以苏轼是终身阅读者,用苏轼自己的话来说,如果做不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它的审美人生,它的诗意人生便不可能成就。

要想用语文来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就应该像苏轼那样,做一位终身阅读者。苏轼不光是一位终生的阅读者,他同时还是一位终身写作者,林语堂先生写过一部叫《苏东坡传》,他向全世界介绍苏轼,这本书是用英文写的。林语堂先生说,他对苏轼的精神印象特别的深刻,记忆特别的清晰,这是为什么?他讲到了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苏轼本人才气纵横,这个才气遍布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他打了个比方,他说就像是自己见过苏轼画的墨竹图一样,墨迹灿然,好像是一个小时之前才刚刚完成的,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他说苏轼一生的资料,实在是太多了,一方面是苏轼自己写的诗词,各种散文、札记、诗词等,另一方面,还有别人写苏轼的传记,所以正是这两个方面,给林语堂先生留下了非常清晰的印记。

还有人说苏轼在他心目中的形象是用苏轼的文字堆砌起来的,确实是这样的,苏轼一生写了大量的作品,如果说不让苏轼做官也就罢了,但如果不让他写作,那简直要了他的命。我们知道苏轼大量的诗篇就写在他贬定中,可见在仕途和写作之间,在官宦人生和诗意人生之间,苏轼一定会选择后者。因为那才是他真正的精神家园,苏轼还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词叫《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多么高的人人生境界,有人以为苏轼是刻意地写了这首词,其实不然,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在上面还加了一个题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苏轼是本书 —语文学习的人生价值》王崧舟百家讲坛第十一讲观后记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题记中写道,三月七日在去沙湖途中下雨了,雨具已被仆人们带走,与他同行的人被雨淋了之后都觉得狼狈,但是苏轼没有,他反而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首《定风波》,苏轼把淋雨这件事,用宁静的心境沉淀了下来。而且用他自己的灵性化解了淋雨的狼狈,并且写出了境界如此之高的词,这就是审美的人生,这就是诗意的人生。可以这样说,苏轼一生既是一位终生的阅读者,更是一位终生的写作者,正是终身的阅读者、终生的写作者,成了他一生都没有改变的身份,终身阅读、终身写作,也成就了苏轼审美的人生,诗意的人生。苏轼用文字记载人生,用文字思考人生,用文字确证人生,甚至还用文字来超越自己的人生,苏轼一生的书写以爱为宗旨,以美为追求,以善为努力,以真为风骨,以超越为方式,以信仰为源泉,以性灵为动力,以自由为境界,成了我们这个民族和全人类万古不朽的精神宝藏。

苏轼是本书,许多读者心目中的男神,学习苏轼,学习语文,终身阅读、终身写作,最终用自己的文字和阅读来成就自己的诗意人生,这就是我们学习语文最高、最终的目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轼是本书 —语文学习的人生价值》王崧舟百家讲坛第十一讲观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