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世界铜王王文银:身价900多亿,只用了24年!

导读:王文银,安徽省潜山县人,47岁,正威国际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他从10块钱起步,创建出年营收3400多亿元的正威国际集团。正威是全球铜业产业链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公司铜矿资源总储量近3000万吨,成功建立了中国企业的国际话语权。公司于2013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2015年全球排名第247位。2017年最新出炉的《福布斯》富豪榜上,他身价900多亿,为内地第六大富豪。

                  要母亲帮他保留课本和笔记

                   “万一将来成了大人物呢?”


低调的世界铜王王文银:身价900多亿,只用了24年!_第1张图片
王文银

1968年,王文银出生于安徽潜山县梅城镇,镇上非常落后,且他祖上三辈都是农民。王文银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割猪草喂猪,周末不是放羊,就是下地帮父母插秧,种土豆,栽红薯。夏天一到水田,王文银的头上被蚊子咬的全是包,腿上被蚂蟥叮得鲜血直流,小小年纪吃尽了苦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文银一路读书特别刻苦,成绩始终排在班级前三名。1989年,他以高考超过重点本科50分的不俗成绩考上了南京大学。由于个小、没钱、又没女孩子喜欢,王文银就经常泡在逸夫楼啃书本。

1993年,25岁的王文银从南京大学毕业并被分配到上海工作。如果想要安稳生活,这个工作极好。可他满脑子想的是尽快出人头地,没熬多久就辞职去了深圳。

成为有影响的大人物,是王文银从小就有的志向。生在安徽潜山县贫苦农民家庭的他,曾特意嘱咐母亲,要保留他的课本和笔记,“万一将来成了大人物呢?”

辞职之后到了深圳,彼时,深圳满大街的淘金客和打工仔。王文银到了那儿时身上只剩下10块钱。这点钱别说住旅店,就是吃饭都成了大问题。他找了个水泥管子算是住处,邻居中有“盲流”,也有失业的人。

抱着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万有引力专业的毕业证书,找了三天都没有找到一个对口的工作,可是肚里饿得慌,王文银索性把大学本科毕业证收起来,掏出高中毕业证。

没想到这个高中毕业证还真管用,只花了半天功夫王文银就被一家港企恒都看上了,岗位是仓库保管员。对于恒都这样的电线插头生产厂,缆线、插头、连接件,足有几千种,所涉及的物料编码也就有几千种。不过,这对于天天琢磨量子力学的王文银来说太小菜一碟了,他只花了一个星期就把几千个编码全都记在了脑子里,“香港那边打电话来问物料,只问我一个。”

终于熬到第一个月发工资,于是王文银告别了水泥管子,租了一间3平米的小房间,虽然里面只够放一张床,而且还漏雨,王文银已经相当知足了。那段时间,他在库房没日没夜的抬线缆、搬插头,累得要死,晚上回来倒头就睡,有次下雨他浑然不知,结果等屋里的水淹到胳膊才发现。

1994年春节后的第一天,香港的大老板过来发利市。随行十多个人来到库房例行检查,一看库房里存货不多大老板非常高兴,随口问了仓库的总经理:“最近销售不错啊,我们的S415线缆还剩多少?”总经理哪里知道,忙说去查查账本。一旁的王文银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报告老板,还剩1252个。”老板上下打量王文银这个愣头青,他又问了几组数据,王文银还是对答如流。

之后,他一年内连升七级,直至成为总经理助理,一年拿的奖金和提成有百万之多。

始终不渝 坚持梦想


然而,在这家公司待了不到4年后,王文银就选择了辞职。这次,他决定要自己创业。

王文银常和下属们说,他想要办公司、开工厂。但那时没人相信他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

1995年,王文银把吹出的牛皮变成现实:创办了携威实业有限公司,从熟悉的行当干起,专做电源线买卖。

因为公司小,他在供应商那里要先付款后收货,在顾客那里是先发货后收款,这导致资金非常紧张。只要一个单子出错,公司就可能万劫不复。

那也是王文银最辛苦的时期之一,他每天开着货车往返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几乎所有睁着眼的时间都是赶在路上,以确保每一次进出货安全无虞。

王文银与胡润百富创始人胡润

王文银认为,人脉就是生意。自己的生意慢慢上路,人脉怎样呢?他心里没底,第一个孩子降生时,他决定请所有供应商和客户来喝满月酒,借机检验一下自己和大家的关系。结果令他喜出望外,当天来了近200位客人,原来准备的10桌席面不得不临时加座。

他当即决定扩大生意,之后创办了深圳携威电线制品厂,把生意做到制造领域。当时正好赶上东南亚金融风暴,他看准生产设备滞销的机会,找到设备制造商用分期付款的形式买了100台设备,工厂还没建,就把规划的产能翻了几番。

吃住都在工地数月后,他的工厂建成,第一个月就实现盈利,第三个月的月销售额更从头一个月的200万元猛增到1000万元。

市场火旺,王文银幸福无比。但紧接着,一个大打击就来了。

一个潮汕客户下了一个很大的订单,但当货发过去,对方却连人带货消失不见,这让王文银损失数百万元,直接被逼到了破产的悬崖上。他不得不开着卡车挨个找供应商,讲公司遇到困难需要分期还上货款。人脉关系再一次发挥作用,合作伙伴们相信了他,他也很小心地每次都提前几天还款,才渡过难关。

之后,他顺风顺水,公司以每年新增一个工厂的速度迅猛发展。迅猛扩张中,他怕重蹈覆辙,还进行了一个压力测试。他总结自己,以及其他企业家的失败,发现很多企业的倒闭,是因为合作伙伴。这对每年新增一批供应商的他来说,是必须小心的问题。随后,他酝酿出了一个“模拟失败试验”的主意。

他放出消息说,下属的一个工厂拖欠了供应商5000万元货款,马上要破产清算。很快,有供应商上门逼债,也有的表示可以等,反应不一。王文银根据不同反应,筛选出了值得信赖的盟友,然后与之结成更紧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实现突破,把危机变成转机


王文银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胆大敢于创新外,他还很擅长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发展机会。

越是危机时刻,越是投资的好机会。

1997年,当金融危机袭卷亚洲时,很多公司面临倒闭。

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就连一些投资大佬都有所顾及,王文银却偏要在此时成立公司。因为他深知,越是此时就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厂房和生产设备。后来,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就在那一年他赚了一大笔钱。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风险越大获得的机遇就越大,王文银深谙此理。

1999年,王文银整合旗下几家工厂组建了正威国际集团,总资产约10亿元。接着,他从电线厂开始向产业上游拓展延伸,开办了自己的电缆厂、塑胶厂、铜材加工厂,并把产品卖到了世界100多个国家。

2003年,就在全国爆发严重疾病时,金属矿山资源价格直线下降,王文银及时出击买下了几座矿山。此时,正威已颇具规模,是国内产业链最完善、全球最大的电源线生产厂家之一。

这是他第一次涉足铜矿业,也是他成为“铜王”的开始。

重大疾病灾害过后,金属矿山资源又一路上涨,王文银又一次抓住了发展机会。

2005年初,王文银得知安徽铜陵有一个30万吨光亮铜线杆项目正在招商。这个项目原本交给当地一家国有矿业公司建设运营,由于这家公司无力实施不得不寻找新的接盘人。

以铜闻名的铜陵,拥有较强的开采、选矿、冶炼和铜板生产能力,但铜线、铜杆生产能力薄弱。王文银接触这个项目时,首先想到借此项目把公司在当地的铜矿开采、电线加工打通,形成产业链,并得出结论:这是个“金矿”。但他的9个高管有8个表态反对,因为这个项目投资达28亿元,仅一期预算就要10亿元现金,正威当年总销售额才50多亿元。另外,正威铜杆需求量每年不过3万吨,没有必要上一个30万吨的项目。王文银的回答很不客气:全国铜杆年需求量300万吨,产量却只有100多万吨,仅做进口替代就有很好的前景。

在王文银力主下,这个项目上马了。2005年,项目签约;2006年,项目获批;2007年,正威子公司全威(铜陵)铜业科技公司一期项目开工。

2008年的金融危机,又一次给了王文银一个机会。

借着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他把很多大企业的人才收入囊中,顺势完成了自己铜矿业的全球进军计划,正威集团也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把危机变成转机,这是王文银一直以来的经营哲学,也是很多人需要学习的一点。成功后的王文银,看起来很低调,低调的以致于很多人都不太认识他,而这种低调又是正威集团奉行的企业文化。

低调的世界铜王王文银:身价900多亿,只用了24年!_第2张图片
正威国际集团创始人王文银  

把股东吓跑的“最好”选择


2007年,正威子公司全威(铜陵)铜业科技公司一期项目开工期间遇到很多问题。解决巨额建设资金一样不易。其间,他卖了两家工厂,最后还不得不向银行举债。为了赢得银行主管的“欢心”,他每次请客都要喝倒在酒桌上以示“诚意”,如此换来了13.5亿元的贷款。

在他的坚持下,一切还是按“最好”的标准进行。他要求最高标准建厂房,要求绝不买同行们常用的比较便宜的美国南线公司设备,一定要买从未在华销售过的比前者贵一倍的德国西马克的设备,他说“这就是别克与奔驰的差距。”西马克的设备要全款结算,他就飞到西马克总部,给古板的德国人讲道理,告诉他们全威可以帮他们打开整个中国的市场,然后换回24个月分期付款的优惠。这让他很得意。

他还选用最好的原料——全球最高等级的A级铜板;最好的人——行业奇才文德忠。他不惜提供行业最高的薪水,在全球挖人。他的逻辑是,最好的设备配合最好的人、最好的原料才能生产出最顶级的产品。只有最顶级的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低调的世界铜王王文银:身价900多亿,只用了24年!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低调的世界铜王王文银:身价900多亿,只用了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