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笙
我母亲,49岁,湖北大冶生人。
29岁那年,嫁到兴化,成了农民。
30岁,有些高龄的她,在村里医院生下了我,没有刨腹产。
19年过去,我并不知道多少关于母亲的过去故事,惭愧。我曾问过,总觉得母亲也只是应付,便忽悠过去。
只知道她与父亲初在上海认识的小插曲。那一年,母亲来到上海,在马路上被人偷抢了包,母亲无助之时,一个中分长发的小伙帮她追回。那个小伙便是我父亲,两人结识,这一来便有了交集。
似乎看起来这个小插曲有些戏谑而不真实,或许是真的,或许是母亲对于爱情的幻想。但是,我信。
刚嫁过来时,父亲家里穷得可怕,母亲说大冬天的父亲依旧穿着短袖,那种破烂的短袖。爷爷身前也是好赌,欠了不欠债,母亲为了帮家里还债,去了厂里打工,不幸手指被机器打断了一节,至今残废。
可以说母亲是那个时侯家里的依靠,那时父亲整日无所事事,再加上方言和观念的不通,和婆婆,也就是我奶奶总会有些冲突。一个外地女人在异乡遭了不少罪,要知道,在娘家这不可能发生的,我外公那时是个村里干部,大小也是个官,怎会让闺女受这委屈!
母亲有时会问我:“知道你爸为啥对我这么好?”
我:“不知道,估计怕你了呗!”
现在想来,我错了,父亲对母亲的好,并不是由于母亲的强势,而是母亲自己赢得的,用那节废了的手指赢得的,母亲理应受这些好。对!就是理应!
记得母亲说过,是关于撑船放鸭的事,母亲不会撑,遭了奶奶的骂。母亲哭了,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和奶奶分了家。分家那时,我记忆犹深,那时我还小,站在离奶奶家不远的葡萄藤下哭,撕心裂肺地哭,看着母亲和奶奶的争吵,我只有哭。
这件事母亲心里也有些余悸,到现在想来也有些不甘,母亲是个不服输的人,这我知道。
家里有本母亲的相册,存放着母亲年轻时的照片。皮革小短裙,方格衬衫,母亲雪白的脸颊,鲜亮的唇色,一头乌黑的披肩散发,衬着一双细长的丹凤眼,倚靠在竹林中。说实话,不比现在戏子逊色。不知是不是像素不高的因素,还是岁月过得久了,却也似乎增填了几分朦胧绿意。
而如今,在田间的风吹日晒的母亲早已变了样,肤色黝黑,眼袋也脱着,有些累赘。引用句当下的话发声牢骚,岁月对母亲做了什么?!
有时过了大忙,母亲也会和我坐在床头,翻翻那本相册。
母亲会对我说:“笙,你说,我年轻时也是很漂亮的吧?现在不知怎么回事,就老了,老得丑凶呢!这人啊不得不服老。。。”
我便说:“哪有啊,你长得像18岁!不不不,16岁,像我妹,哈哈!”
说完母亲就呵呵得乐,母亲真像个孩子,一哄便高兴,老而小老而小,这话没错。
而我不知道什么原因,越长大便对母亲有些挑剔,讨厌母亲身上的市井之气,却又有些依赖,不时地表达对母亲的爱意,直呼起“妈,我好欢喜你啊!”的告白。
或许这有些矛盾,但想想,人本应是各种矛盾的结合体吧。
反感母亲盯着一件事的不停嘱咐,总觉得没有必要反复念叨,何况我已经19、20了,大小也是个成年人,有自己评判是非的能力。而母亲不听,她总觉得我会忘记,会出错。
总嫌母亲唠叨,这是年轻人常有的感受,不,或许是中国人常有的感受,我曾亲身经历过一位60岁的老人嫌弃母亲唠叨的事,想来也是有些可笑。
也许,这就是母亲的特别,在她的眼里,我们永远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她要替我安排、打理,现在我20岁,我想,哪怕我40,60岁,我相信母亲依旧会这样,她是个操心的命,因为我是她生的,是她身上掉下的肉啊!
这么复杂的情感,原因却这么简单。有些匪夷所思,却又着实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这不是老掉牙的说辞,应该说,母爱是永恒的话题,而且我也真切得感受得到妈妈的爱了。
她,是伟大的,没有原因。
然而,除了父亲,没人体会得到母亲的感受。她的伟大,我是读不懂的,我笨拙,木讷。对于我来说,母亲是场魔术,看得到却读不懂。
平日里母亲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好打麻将,坐在麻将桌上便站不起来,或许这是母亲最提的兴趣的事了。别看母亲是个异乡人,打起牌来也是一把好手,赢多输少。打牌这技术活是父亲亲手教的。
或许每个人都和我一样,只看到了母亲的玩性,他们认为母亲的日子是幸福的,母亲不需要做任何的事,一切都由父亲打点经营,在他人眼中,母亲永远只是个辅助,不可能成为操盘手。
母亲有时会抱怨:“我也不知道有多苦额!”这话在外人眼中不会当回事的,因为他们印象中的她不应该发出这样的抱怨,他们认为日常的打扫,洗衣,下田,除草是农村妇女必备的技能,是理所当然,这点小活算什么!
可他们忘了,我母亲是个女人,她需要关心、理解、爱护、包容,而不是理所当然!母亲的抱怨是正常的,却经常招到无理由的反驳:“你苦什么?!你家的他才是苦啊!”
我不能说父亲不苦,反而父亲特别辛苦,比母亲辛苦,这是肯定的,我不能否认,也不会否认,因为父亲确实不易。
母亲的苦,我是读不懂的。从粉嫩到黝黑,从青涩到沧桑,从青丝到白发,数不尽的从什么到什么。都由美好变成了衰败,一切都已泯灭,现在她唯一的希望便是我了。
如今我20岁,即将步入大学。母亲依旧不停唠叨“到了大学,要好好学”,这话我听了无数遍,只是这一次我听懂了。借我同学的一句话“我要让成功的速度大于父母老去的速度”。说的真好。
是啊,不觉间母亲老了,青丝也藏不住那迸跳出的白发,而我才开始,离成功还差得远,可我依然相信,只要我学,我努力,我会带给父母想要的。
母亲总说“我不要做农村人,我要去城里,城里多好!”是啊,城里多好,不用起早贪黑,也不用风吹日晒,做农民,母亲是怕了的!城里人总说,乡村风光多好,空气多新鲜,那是他们没做过农民,农民的苦日子是看不见头的,而看不见头是可怕的。毕飞宇说过,没有盼头的日子是苦的。
希望母亲的苦被人理解,希望来生不做农村人。不,这辈子就不做农村人!这一切都靠我了。
一时兴起写下了这么多话,再写恐怕便红了眼,草草结束吧!对于母亲,突然想到一句话:白发戴花君莫笑,岁月从不败美人。
你安好,我便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