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T(认知行为疗法)概念及特点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有结构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来访者对自己、他人或事件的看法与态度来消除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主要针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以及不合理认知所导致的心理问题。

CBT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事情的信念、评价或解释,而非来自事情本身。CBT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认为:“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

CBT认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是要通过分析来访者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补偿策略,挖掘其错误认知和导致该认知的内在核心信念加以纠正。

因此,认知疗法的核心理念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情境只是诱发事件,认知才是反应产生的原因,问题的根源在于认知。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这里的情境指的是客观现实,或者说一个已经发生的具体事件。我们通常会认为发生的这件事本身引起了自己的某个反应。这种反应可以是情绪情感上的,也可以是语言行为上的,或者是身体反应上的。但认知疗法认为,事情本身没有好坏,也没有问题,如何看待它才决定了人会采取/出现什么具体的反应。也就是说,客观现实本身不是原因,对事物的认知才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CBT(认知行为疗法)概念及特点_第1张图片
(图片选自网络)

比如对于一般的社交场合,有些人会觉得放松享受,非常积极地参与,有些人会不急不缓泰然处之,而社交焦虑者则会非常紧张,没有办法与人正常地交往甚至采取躲避的方式来面对。同样的情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呢?除了先天性格等因素之外,对自己和情境的认知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社交焦虑者一般会有两种担心(自动思维):

1.害怕别人看出他紧张;

2.害怕别人会因此看不起他。


认知疗法要做的,首先是让社交焦虑者认识到:你猜别人是这么看你的,但事实上不是。

但仅仅改变这一层自动思维是不够的,必须要知道是什么导致了社交焦虑者有这样的想法。这时,就需要我们挖掘他内在的信念(也叫核心信念):你为什么觉得别人会看不起你?因为你自己看不起自己。正是这个“我不够好”的核心信念,让社交焦虑者在与他人交际的过程中,认为别人也会觉得他不够好。

那这个核心信念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通过询问社交焦虑者的成长经历,会发现通常这样的人小时候都经常被父母或重要他人拿来跟其他人做比较。

当我们挖掘出核心信念以后,看到核心信念如何影响人形成自动思维,我们就需要用新的思维来替代旧有的思维。例如对社交焦虑者来说,就要把“别人会看出我紧张,然后看不起我”的思维替换成:“即使我有一点紧张,别人看出来了,也不会看扁我。”

认知层面有了改变后,对于相同的情境,社交焦虑者的焦虑感会减轻。同时,我们还需要帮助他做出行为层面的改变:从回避社交到学会面对、学会与人交往。

这个案例很好地诠释了CBT疗法的核心:聚焦问题,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单纯地改变认知是不够的,只有行为改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通过激活行为,用现在的经验去修正过去的经验,才能有不一样的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CBT(认知行为疗法)概念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