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浪费"的时光

     回顾大学之前的日子,两个字"盲目"。每天像上了发条起早贪黑,就为了考个大学,不说理想,却从没问过自己以后打算学什么,毕业了之后打算做什么。

      随着时间的锤炼,上大学之后人变得聪明得多,长期远景,短期规划,让自己每天小有长进,相信如此以往定能大展宏图。也就是这看似聪明的举措,让思维开始本能的排斥与目前远景相悖甚至是不相关一切外在事物。以前想"我学旅游的认真学什么概率论,我只知道我从事相关专业的几率是百分之百就足够了","我们这些不是去酒店就是旅行社,莫名给我来什么宽泛环保概论?"有理有据,很容易就说服了自己。

     一次次本能逃避之后得到的是不用矛盾煎熬的宽慰,心中还默默称赞自己"有胆有识",不同流俗。可有个声音却会在反思之后,告诉我生活原本复杂,没那么简单。

       在大学期间,认定自身专业没多少含金量之后便跟风似的选修了金融双学位。双学位授课正值大二学年,课程满、时间长、叛逆心理重,自然而然,在之后的一年内仍后悔当初自己不成熟的选择。如果你问我我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我只能惭愧地说几乎一无所有,而我确实学到了点什么,那是在一场考试中。

     那是宏观经济学的考试场,双学位学生成绩一向差强人意,老师们也就放弃了"猫盯鼠",持着近人的状态监考。考试中有一道题印象深刻,问题是"你和你的女朋友去高档的西餐厅吃饭,结果你点了龙虾没吃完就饱了,你不想继续吃,而你的女朋友说你浪费,问你到底吃还是不吃?"

      当时我想了想蛮有意思,这年头单身从贵族变成狗已经如此残酷,我个单身二十年的人考个试还要被虐一番???吃还是不吃呢,要是我肯定吃了,毕竟龙虾是我的最爱,不仅会吃,没准把她的那份也吃掉。

       然而论述题肯定要有理有据,知识虽有漏洞,套路确是顶级高配。于是我"借鉴"了一下网上的答案,很简单粗暴:不吃! 边际效应递减。 我庆幸好在我对这"边际效应"略有耳闻。简单地说就是吃饱了之后已经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如果再吃或许出现身体不适反而是有损其价值。就这样,我斗笔写完答案,最后拿下了98分总成绩。

      开始觉得双学位费时费力,浅漏地学习得不偿失。可这个龙虾的故事却深深进入了我的脑海里。我是那种喜欢买很多东西的人,种类越多越觉得心旷神怡,因此不可避免经常"眼大肚子小",无法完成既定饮食任务。随后我开始慢慢改变,从吃饱了就住口到现在严格控制购买的数量,不仅免除了浪费的罪恶感,还剩下了部分不必要的资费。

       大三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心血来潮,突然想学西班牙语,还买了个老式的复读机,听着那飞快语速下的大舌颤音。公开课、音频、书籍都没少沾,几个月散漫却执着地学会了不少日常用语,寒暄,起居甚至是恋爱约会都学得有模有样。随后的几个月由于毕业后规划的干扰,西班牙baby就这样被亲手扼杀了。原本我也觉得这两三月的时间一定是浪费了,因为现在说句"早上好"还要核实一下有无谬误,更别说复杂的词句和语法。随后的时间,全国火热上映了《我的少女时代》,影片的最后,电影里的男主角催人泪下得说出"aqui te amo"(我爱你),我就明白了,当这几个月的大舌头是值得的。

       就这样,你晴天背包里携带的伞兴许会抵挡住突如其来的降雨。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精心准备的,肆意而为的,都会留下印记,成就今天的你。

那些被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被"浪费"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