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吴同学会

       从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到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虽然没能成为梁冬先生的死忠粉,但听这些广播节目无论是直播还是回听都尽可能的听更多集。高中时候每晚11点开始,我都假装学习考试科目而偷偷的听梁冬和徐文兵的节目,觉得这个广播节目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因为一档节目改变了我的知识面和世界观。


冬吴同学会_第1张图片

       梁冬先生的声音很有磁性,据说经历也很传奇,虽然没经历过大公司总觉得大公司很神秘。后来的补习生活又迷上了他另外一档节目《冬吴相对论》,又认识了吴伯凡先生。梁冬做浅出,两位嘉宾做深入。把知识娓娓道来,吸引听者到另外的一个全新的世界里。如今一期一会的《同学会》来了,感觉千呼万唤始出来,粉丝听众非常期待。


冬吴同学会_第2张图片

昨天又听了两集《同学会》,感觉和《冬吴》其实都是一样的,但是没有了广告,而节目名字变的平易近人。我希望这样的节目能够越来越好,这样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我能接触到更多不熟悉的领域(虽然哪个领域我都不熟悉)。昨天的节目听到我感觉连母语都不敢说熟悉了,只能说我能用汉语做到最基本的沟通。

语言的魅力可能只有文科同学能够更容易被影响到和体会到。当吴说到张爱玲对划火柴那段的描写,对于现在想学习写作的我来说触动很大。明明一个简单的动作和事物,通过一段描写竟能把他道出一段故事。

转自: 燕园梦(中国潜作家协会) 2016-09-16 22:10:19

  文学描写让我们的感觉非常舒缓,非常细腻

  走在青春路上/文

  文学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它能让我们的感觉非常舒缓,非常细腻,让我们感觉世界的方式不是那么粗糙和简略,而是悄悄地进入一种沉浸状态。
  我们说划火柴的动作,只会说,“某人划了一根火柴”。但张爱玲描写起来,完全就是另外一种方式,她写道:
  黑暗中他划燃了一根火柴,这橙红色的三角小旗缓缓地摇荡在它自己的风里,渐渐地它燃尽了自己的旗杆,归于寂灭。

  一般人写落日无非是一句“太阳落山了”,悠哉《燕园梦》却如此精细描写——

  薄晚,静园幽得雅。这时候,东一片西一片的阴影融合为一片巨大的阴影,惟有一至三院的屋脊披着高光,那是西山反照向古雅燕园投出的最后一睇,温情地脉脉,盈满着怀旧的恋眷。一镰瘦生生的新月斜挂东方天陲,周围皴了淡淡的一痕晕圈儿;透过高出屋脊的槐树瞄瞭过去,仿佛一个银碗置于枝桠间,一不小心给碰翻了,满碗的清羹鲜汤泼洒在地。

  好的文学描写,就应该具有如此品格:
  让我们的感觉非常舒缓,非常细腻,使我们的美感器官得以雅化。

       细腻和敏感可能是想要写作的人应该具备的性格。再说到同声传译的事情,两种语言的越来越简单话其实趋同工业化的产物,用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表达清楚意思着讲的是沟通的效率,可是语言的特色和美没了。就像梁冬先生说,潮州话有十二个音。如果用潮州话去读尚书其实发现尚书是押韵的。而普通话有四个音。虽然简化和有效率了,但是细节的美欠缺了。

吴伯凡老师打了个比喻,他就像显示器的像素一样,像素少了能够显示出的图像就不会那么缤纷,纵使主题能够显示出来可是细节的精彩就被抹掉了。语言就是这样,方言有他的魅力。每个区域的文化有独有的魅力。

接下来一期一会,一期一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冬吴同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