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位医院工作人员“用两年赚到一辈子的180万”最牛辞职信:
这封辞职信里,作者把从进单位到辞职的“心里历程”写了出来, 毕业至今,整整在医院工作11年,“献出了最美的青春年华”。
而在报酬上,ta认为付出和收入一直不成正比,因为自己是合同工,单位里的“同工同酬”就是个笑话,领的薪水在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的生活重担面前,捉禁见肘。
生活重担下,作者干起了副业,只用了两年时间,就赚到了在医院工作30年才能赚到的180万。
于是便有了这封“史上最牛、最霸气”辞职信。
这封辞职信引起了极大关注,现在已经核实,作者确实是无锡中医院的合同工护士,也确有辞职其事。
不过最吸引大家的,是这位作者的职业生涯处境,前半段像极了无数在工作岗位上高强度劳动低回报薪水的加班狗,而后半段又奇迹般完成大家梦寐以求的逆袭。
这样的辞职信,戳中了多少,同样在职业困境中挣扎的人。
上班族的普遍焦虑,90%事关升职加薪这四字。这条路上的赢者,除了要拿出努力和实力击败竞争对手,也有着关系、势力、运气、机会,这些不被个人把控的因素大幅度参与。
我的公务员同学W,毕业之后一路开挂,瞄准了体制内各种招聘机会,一路先考上事业单位,再进入公务员队伍,之后通过内部遴选,去了省里一政府部门,几年来从县里到市里再到省厅,实现了“三级跳”。我们纷纷祝贺这位学霸战无不利,调侃待他日高升,好提携我们一把。
可我知道,学霸W在体制内的日子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风光,好多个夜晚,他和我的吐槽电话中,充满了小职员不得志的无奈和辛酸。
“这么几年下来,外面不懂的人觉得我很风光,其实我不过一个任人差遣的小兵,大家嘴上夸着我能干,把工作能推的都堆给我,可你说升职,那太困难了。
这里有本事的人太多了,那些本事不仅是干活的本事,你知道,这个圈子,并不总是能者居之,有时候,你再聪明,也不过比别人多干了更多的活,升职加薪,拼的不止是能力。
奈何我也只有干活的本事,
可我真的不甘心这样一直下去啊!
当然,还有比我更不如意的,你看那些临时工同事,他们工作能力不比我们差,可就是因为没有编制,不仅钱比我们少,还注定了他们连向上发展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如果不改变,他们只能每个月固定拿着比我们少一半的工资,过一辈子”
朋友小Z,毕业之后应聘到了市里一家大型农业企业。
这家企业久负盛名,有运转成熟的连锁餐饮、各种农副产品品牌,亲朋友好友都认为小Z进了一家靠谱的大公司。
小z也超级努力,每天起早贪黑第一名跑到远离城区的办公室,还时常加班加点,别人都凭报送表格统计,她亲自下乡间厂房盘点。
这样努力的日子过了两年,小z提出了辞职。问起原因,小z说辞职并非出自对工作的厌恶,只是这样的企业虽然在外人看起来很不错,只有内部人员才知道,这是一家家族企业,上至董事长下至部门领导,大多能称上一官半职的,多是董事长的三亲六戚。
“我一个外人,干得再好,也只是一颗靠谱的螺丝钉而已,在这里没有家族纽带的保障,高层难以充分信任你,那凭什么会把重要业务交给你?”
是啊,工作中最难过的不是加班、不是任务压力。
比这些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劳动价值得不到承认,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认真努力看不到更好的未来。
现代社会,高强度脑力劳动的工作比比皆是,之所以能夜以继日加班加点,除了养家糊口的必须外,最重要是内心有变得更好的动力支撑着我们前行,熬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可过了很久,你发现自己仍然只是一个干活多拿钱少的加班狗。
你技艺精湛,你能力优秀,可大环境的体制机制就束缚着你,始终没有机会迈上更高的台阶。
失去一次机会,你想算了没关系,还有下次。
一年过去了,两年,三年……对比身边的同事同行,年近三十的你自嘲庸庸碌碌,深夜里为自己的原地踏步担忧焦虑着。
-2-
这个时代的大部分的公号鸡汤文,都在向人们灌输一种信念:
你一事无成,你碌碌无为,你怀才不遇,都是因为你懒,你不努力,所以你活该!
可好像没有人愿意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有的时候,你的认真努力,压根没用。
当努力成果在既定规则面前无足轻重的时候,多年来被灌输的“唯努力论”,就失去了激励作用。
所以观察那些进入职场三五年的人,很容易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被磨平了学生时期的棱角,也随之失去了前进的激情,进入了一种难以打动的静止态。
纵使别人慷慨激昂,也无从激发自我斗志。
他们周而复始度日,浑身散发着疲惫的麻木。
在缺乏激励机制、努力得不到有效反馈的环境呆久了,如果不从认知上转变,很容易进入习得性无助状态。
天涯的一位网友,发帖说起她亲眼所见的,一位被习得性无助坑了十年(现在还继续被坑)的同事。
一名女性,工作十年了,不但没有升职,反而从公司的业务部门调到了后勤办公室整理杂物。
因为,公司领导认为她的表现越来越差,无法再胜任原岗位的工作。
其实她当初并不是这样的。
刚参加工作头几年,她积极主动,吃苦耐劳,业务上的事情都尽力为公司争取。虽遭遇挫折,但依然尽心尽力。
然而,她遇到了一项持续的失败,逐渐让业绩低迷的她认定自己就是一个毫无能力的人。
她开始混日子,遇事能躲就躲,能推就推。
后来即使有很好的机会出现,她也宁可选择放弃而不愿再去做任何的尝试。
时间一年年地流逝,面对许多比她资历浅的新人,她都坦然地自愧不如,任由他们支使。
这一混,就是十年,最终沦落到与杂物为伍。要不是因为她跟公司某副总有亲戚关系,估计早就被扫地出门了。
习得性无助心理,大意是: “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
它给人带来的最可怕危害是——无望感。
“当他们失败时,就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放弃尝试,产生'做什么事都是无济于事'的感觉。”
这种心理状态,是从很多次失败后努力也不曾见效的体验中得来的。
当人进入职场几年后,随着所接触环境的固定化,遇到了某些难以协调的处境,如果没有良师益友、稳定内在的指引,有的人会把一件件事情上堆积下来的无望感,蔓延到整个职业生涯里去。
进而产生“我怎么努力也没用,只能这样过一天是一天”的想法。
近几年,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到“冬天太冷,起不来”……一封封辞职信走红网络。
之所以引起大家强烈关注,因为这些“奇葩理由”的背后,说出了很多人埋在心底不敢吐露的话。
“最牛辞职信”的作者,也经历过同样的困境:即使是自己不甚满意的工作,也竞争激烈,“耳边不时会响起:不想干就辞职,医院多的是人进来”。
体制内的稳定工作,即使劳动报酬再廉价,也总有人趋之若鹜。
很多人在这样的响声中,回头想想当初挤破头的求职之路,默默地把斗志偃旗息鼓。
不过,当我们认为人生不过如此,打算任劳任怨、省吃俭用继续熬的时候,别人不声不响,就来了个华丽转身。
脱离大家共同的“老鼠赛跑”慢车道,把人生带入了高速发展。
他们不需要再精打细算便宜货,不在忍受老板忍受加班,到达了能够清晰看到努力价值的境界。
那么我,我们芸芸众生的大多数,出路,在何方?
-3-
最牛辞职信的作者,是怎样做到从临时工护士逆袭,用两年时间赚到了在医院领到的一辈子薪水的?
从网上最新的信息透露,这位针灸科女护士是利用下班时间做了微商。
从2008年开始,她开始在淘宝上开店,卖的是市场上消费量最大的童装和女装。
2009年,淘宝店做到了双皇冠,年销售额达到了100万。
2011年,她成了聚划算引爆爆品操盘高手营的发起人,已经在教人怎么卖货了。她有三部手机,其中两部在助理的手里,每部手机上的微信粉丝上限,都达到了腾讯的最高限制5000人。。。。。。
每天几乎没有在夜里12点前睡过觉、亲自去工厂选货直播。
在同事的眼中,她是个很拼的实干派,一个人跑到马路上去扫街,邀请人扫码,跑到外地去推广。
作者的逆袭之路,除了努力也坚定,还有决定性的一点:
她为自己的努力,找到了有高价值回报的出口。
她能够探寻到普遍认知里不曾被发现、有别于传统盈利模式、市场巨大且高速发展的渠道。
在传统的、既定的渠道里,上升之路已经被很多人知晓,强竞争之下,各方面都有不同的牛人,甚至很多已经形成既定格局,层层网络,单凭一己之力很难突破。
你若要胜出,需要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外加天助我也的运气。
所在现有的机制内无法突破的人,不妨把眼光放得更宽更远,不给自己设限。
要知道,在自己不曾了解,过去没听过、没看过的地方,还有很多未知领域未曾开拓。
就像当年的美洲大陆,自诩优雅高贵的英国贵族,或许从来没想过这一片曾经的蛮荒之地,有一天会站在自己头上成为佼佼者。
同样,在这个新时代,赋予了个人更多的机会。
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以过去不可思议的速度飞速发展。
2年前,支持移动支付的商家少之又少。
5年前,用微信的人还不多,微商更是寥寥无几。
7年前,智能手机还未曾普及,诺基亚的“砸核桃机”仍然受到不少人青睐。
那时候的我们,按照一贯传统套路,都没想过今天商业世界的裂变式增长。
世界已经不能用过去奉为金科玉律的老思路去解构。
让自己也随着时代实现裂变式成长,关键之处,在于让你的内在认知,随着外在环境的优势变化,不断调整自己,学习打造新的技能。
比努力干活更重要的,是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决胜之路。
不要让习得性无助的绝望感淹没了自己,不要泛化你的焦虑,不可以让它肆无忌惮侵入生活。
最牛辞职信,总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与其做羡慕嫉妒恨别人,哀叹一声自己后,再继续干活的加班狗。
不如变得强悍,是能把控自我人生的那种强悍,心里暗暗告诉自己:
有一天,我要走得更潇洒、更风光,让职业江湖关于我的传说,永不落霞。
而现在,我们要做的是:
不在平淡生活中麻痹自己,承认不满,认真审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对症下药,找到合适的方法填补梦想与现状的沟壑,完成跨越式成长,迎来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作者:孩纸燚燚燚(yì),痛恨平庸的老女孩写作者一枚,爱成功,要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