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理论(一)

长尾理论(一)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记录一下组长分享的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是对80/20法则的突破,看似偶然,实际上是必然。长尾理论在美国市场上观察到这样一个统计规律:在以物理为基础的“短头”经济中,20%的热门产品,带来80%的收入,并且带来100%的利润,而以知识为基础的“长尾”经济中、20%的热门产品,将集中为10%的热门产品,其进一步分化为2%的大热门产品和8%的次热门产品。2%的大热门产品,带来50%的收入和33%的利润;8%的次热门产品,带来25%的收入和33%的利润。剩下的90%的长尾产品,将带来25%的收入和33%的利润。从利润上看,出现了平分天下的3个33%!

这里最重要的看点在于:大热门产品的总利润,竟然同冷门产品——长尾产品——的利润总和相等!这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大样本统计得出的结论。

这意味着,如果将长尾上的小批量多品种生意集合为一个生意——而这种机会是无限的——这个生意可以同大热门生意分享同样的利润。长尾理论由此认为,将冷门集合在一起经营,与经营热门利润上可以是一样的,大热门、次热门和冷门集合,可以像魏蜀吴那样三分天下。

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中、“短头”就是规模经济,长尾就是范围经济。通俗地说,规模经济,就是品种越少,成本越低;范围经济,就是品种越多,成本越低。规模经济通向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范围经济通向小批量多品种。长尾理论实际讲的就是如何从单纯依靠规模经济,逐步转向依靠范围经济。

这里简单总结一下长尾理论,让我们有个大致的概念,下面进入第一章。

如今在中国,我们已经对网购习以为常了,剁手党们经常苦恼于买买买,买多了。实际上很多东西用不上,或者很多东西根本就不是原来想要买的,但是因为网购的时候,网站的各种推荐,我们买了一堆无用的产品,实际上,我认为很多产品就是长尾理论里的长尾产品,冷门。而冷门,也会变成大热门。

这不仅仅是网上书店的一个优势体现,也是媒体和娱乐业的一种崭新经济模式的范例,现在,这种模式已经展示了它的威力,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对中国网络购物的影响很大。

我们从所有的网购平台上看到,无限的选择空间正在揭示市场的真相:消费者想要什么产品?他们希望如何得到这些产品?人们正在细查目录,在长长的候选名单中寻找目标。这么多产品,在实体店是看不到的。

我们所认定的流行品味,实际上只是供需失衡的产物,而供需失衡就是市场对无效分配的一种反应。

必须找到本地客户是传统零售业的一个软肋。作者用娱乐业来举例子,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娱乐业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化解了区域的和物理的限制:聚焦大热门。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大热门现象与人类心理直接相关——它们是社会潮流和口头传播效应共同造成的结果。

实际上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大热门,每个人的品味都与主流文化有些许不同。现在在中国发展到现在,已经显现出来,小众更显品位,每个人都在彰显个性。

关于这条长尾巴,真正让人吃惊的是它的可怕规模,如果有足够多的非热门产品组合在一起,实际上就可以形成一个堪与热门市场相匹敌的巨大市场。

大多数成功的网络商家都在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利用长长的尾巴,比如Google 的大多数收益并非来自于大广告商,而是来自于小广告商(广告的长尾)。

eBay做的也主要是长尾生意——也就是利基产品,比如车迷收藏的经典汽车或是精心装饰过的高尔夫球杆。

事实上,在这些企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产品(因为它们有这样的能力)后,它们发现需求实际上是随供应而动的。选择的迅猛增多似乎释放了对新选择的需求。对利基产品的需求究竟是新生的需求还是潜伏已久的既存需求,我们不得而知。

但我们知道,对某些为我们提供了最详实资料的公司来说,比如亚马逊对本书的贡献极大,有1/4~1/2之多的收益来自它们的“转头和水泥”(传统的实体企业)竞争者们没有提供的产品——而且,这个比例仍在年复一年的上升。

但我们知道,对某些为我们提供了最详实资料的公司来说,比如亚马逊对本书的贡献极大,有1/4~1/2之多的收益来自它们的“转头和水泥”(传统的实体企业)竞争者们没有提供的产品——而且,这个比例仍在年复一年的上升。

这个规律如今在淘宝、京东等网购平台,非常明显,这就是剁手党们的贡献。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尾理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