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取死之道(六)刘邦真的拜韩信为将了么?

韩信的取死之道(六)刘邦真的拜韩信为将了么?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文/王怜花

拜将

要说刘邦拜将这件事,是存在疑点的。

在韩信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介平民被破格提拔一步登天的不在少数,比如管仲是一个门客,被齐恒公一举提拔为宰相。比如玩音乐的邹忌子对齐威王神侃了一通音乐,三个月后就挂上了相印。在韩信之后,诸葛亮凭着隆中对,成了刘备的二把手。但是,请注意,他们无一例外的担任的都是宰相之类的文官,很少有一个草民,只因为被一把手看上了,就立刻被封为将军带兵打仗的。

为什么?

其实说穿了很简单。宰相的官位虽然还在将军之上,但却不是一个立刻就会刺刀见红的角色。君王可能仅仅是和某个人对上了眼,就提拔为宰相,放在身边听听马屁话,受用一下,出了个好点子,顺便兴一下邦,即使出了些馊主意,要败家也不是一年半载的事。

将军就不一样了,上阵打仗,立马就要见分晓的。马蹄上一颗钉子,就能毁了一个帝国,何况是指挥战争的将军?打仗不是请客吃饭,也不是背几本兵书,赵括论兵,那是连他老子都说不过他的。可是呢,一上战场立马40万大军全没了。而刘邦仅凭萧何的几次推荐,就如此草率地拜毫无战功的韩信为将,这是想说明萧何慧眼如炬,还是想说明刘邦蠢笨如牛呢?

其实这还不是重点,别人不这么做不代表刘邦也不这么做。重点是随后的事情。

按《史记》的记载,在所谓的拜将之后,刘邦部队接连打了三个重大战役,分别是平定三秦的战役、东进战役和攻打项羽都城的彭城战役。如果一切能按计划实现,项羽就会被刘邦消灭,天下就能初定,而在如此重要的三大战役中,并没有韩信的影子,作为一个新上任的统帅全军的大将军,居然没有参加这计划夺取天下的三大战役。

平定三秦的战役。是刘邦被封为汉王后的第一战,它表明了刘邦不甘蜗居巴蜀,欲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决心和能力。在这个战役中有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一般人都认为这个典故的主角是韩信。事实上,去汉中时,边走边把栈道烧掉是张良的主意,修栈道的事没有记载,平定三秦的主意先后有萧何和韩信两人提及。根据司马迁互见法的行文特点,这个韩信应该指的是韩王信,而不是本文主角淮阴侯韩信。而此战役的主要参与者,则是曹参、周勃、郦商和灌婴等。

东进战役。攻下魏、河南、韩、殷、楚五地,为夺取天下进一步积累了资本。在整个东进战役中,韩王信是参与并立有军功的。当初韩信决策东进,刘邦依计平定三秦后,任命韩信为太尉,东进战役中招降韩王昌不成,就命韩太尉带兵攻打,攻下后封韩信为韩王。

彭城战役。彭城战役分两个阶段,先是刘邦挟率联军五十六万兵马攻占项羽的楚都彭城,占有了项羽的珍宝和美女,每日大摆酒宴,吃喝玩乐。接着项羽领三万精兵,从齐国杀回彭城,把刘邦打得丢盔弃甲,如潮水般败至荥阳。

三大战役,从头到尾未见韩信的影子,原因很简单,直到此时,韩信依旧只是个治粟都尉而已。


功绩

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时刻准备着的人。

韩信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他在淮阴游荡的时候,他不合群常常独处的时候,肯定是时时在思考着天下的局势,琢磨着心中熟读的兵书。在给项羽站岗、在刘邦手下当治粟都尉的时候,韩信一直在准备着,一直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然,他不可能在生死关头尽凭几句言语让灌婴救其于刀下,也不可能仅凭几句言语打动萧何。

彭城战役的最终失败,给了时刻准备着的韩信一个真正崭露头脚的机会。

彭城战役失利后,刘邦率军向西撤退,项羽大军从彭城乘胜追击。此时,治粟都尉韩信正在荥阳负责为大军供应粮草。当大军溃败时,韩信收拾残兵在京、索间筑起防线,挡住项羽。自此,项羽军与刘邦军在此形成对峙,再没能向西跨进一步。

虽然我们对刘邦拜将的事存有疑问,但这并不是有意贬低韩信。韩信的军事才能是得到公认的,韩信在京索之战中开始初露峥嵘。

京索之战虽然不大,但对韩信的意义非凡,这是韩信以一个治粟都尉的身份,在一场遭遇战中,仓促间击败了追击而来的强大楚军,而且,这还是汉军在与项羽本人的正面对决中,取得的第一次胜利,它向汉军证明了项羽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京索之战对韩信的非凡意义还在于,它同时也证明了灌婴和萧何先后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正确性,并让刘邦对韩信刮目相看。韩信凭着自己的能力,打开了自己通过成功的大门。

韩信的取死之道(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韩信的取死之道(六)刘邦真的拜韩信为将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