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操跟刘备的身上你能学利害的用人术吗

从曹操跟刘备的身上你能学利害的用人术吗_第1张图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220年,曹操儿子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从曹操跟刘备的身上你能学利害的用人术吗_第2张图片

进入本文的主题:

后三国时代,刘备跟曹操都死了,由于刘备死得较急,所以匆匆忙忙将家业全交给了孔明,嘱托他帮自己的儿子阿斗扶好,而他所嘱咐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两千年来都是后世所有职业经理人的典范。

想临危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刘备的意思是说,这个公司,以后要姓刘还是姓诸葛,都看孔明兄你的意思了,我全部权力都让给你。而诸葛亮涕泣地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拜诸葛亮为义父。

后来诸葛怎么样呢?从诸葛亮传世的《出师表》及《后出师表》中可以看得出诸葛亮是一心帮助刘备的儿子打天下,还有,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唯一一个有实权,而又坚决拒绝接受九锡之礼的人。

从曹操跟刘备的身上你能学利害的用人术吗_第3张图片

反观曹操,他算是死得不着急了,也安排雄才伟略的儿子曹丕当皇帝了,也审核过曹丕的谋士,可惜曹操死后,还是被司马懿算计了。

虽然历史没有证明说曹丕是被司马懿弄死的,但是你相信一个很珍惜权力的人在四十岁就死掉是正常的死亡吗?

要知道曹丕不死司马家族就永没出头之日。按卓老板对曹丕的研究,曹丕根基稳固后,第一个要诛杀的功臣非司马家族不可,可惜他才掌权了6年就勿勿忙忙的病逝于洛阳,享年四十岁。

曹丕死后,大权慢慢的落入到司马家族去了,后来曹操所建立的王朝,就全部落到司马家族手里,曹氏也被司马家族灭族了。

从曹操跟刘备的身上你能学利害的用人术吗_第4张图片

刘备跟曹操都是百年一遇的乱世英雄,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很系统的管理及用人标准。

刘备自己没什么本事,就出诸葛亮这一张王牌,却保得他的蜀国一天比一天旺盛,他那不成才的儿子刘禅也能活得很豪华。

而反观曹操,虽然几个儿子都是虎父无犬子,但家业还是被谋士司马家族给霸占了,儿子,孙子也都被杀死。

为什么刘备跟曹操的差别会如此的大呢?难道只是曹操运气太差?

非也,从曹操的对待手下的做法,就可以看得出,他跟刘备的不一样。

曹操他虽然知道创百年基业需要很多专业人才,可惜他创业的模式就决定他不可能很尊重人才。

第一,他很有才能,他曾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孙子序》)《孙子兵法》言简义深,一般人不易读懂其中道理。经曹操的整理与注释,方使《孙子》得以流传全今。就是说,曹操的兵法能力到达了开宗立派的功力了。

这意味着,曹操的带兵领将的能力不会比诸葛亮差。

但凡是有绝世才能的人,都是比较骄傲,也是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吧。

从曹操跟刘备的身上你能学利害的用人术吗_第5张图片

所以曹操请谋士的方法是不可能跟刘备那么的礼贤下士的,三顾茅庐,因为再牛逼的谋士对于曹操而言,都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所以,曹操请徐庶的时候是直接将徐庶最在乎的人,徐母给监禁在曹营里,让徐庶没得选择,只能卖身于曹操。这招很实用,但用迫害的方式来绑架来的谋士,你能指望他能真心帮你做事吗?

很多人可能想不明白,为什么曹操要用这样的招式来绑架谋士,他是怎么想的呢?如果你有看孙子兵法,就懂他的思路了,且看:

《孙子兵法》《九变篇》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屈诸侯者以害:敌人最在乎什么,就弄他最在乎的东西来威胁他。

役诸侯者以业:弄点事去奴役敌人。

趋诸侯者以利:这句话是说,用小的利益引诱调动敌人,使其疲于奔命而无暇顾及其他。

曹操将这三句话活学活用的用到他的谋士徐庶身上,虽然在过招的时候徐庶输了,但能服吗?

看到了吧,曹操很全面的将孙子兵法融入他的思想当中,所以他像项羽一样,只能应聘到才能低于自己的,因为才能高于他的,很难能真心实意的与他共事。而才能高,又能昧着良心当他小手下的,你说他没有其他打算,谁信呢?

就好比如为什么韩信张良都不在项羽手下当官,而更愿意帮没有什么才能的刘邦一样。

因为项羽太利害了,韩信在项羽能当什么官呢?就是一个看门的,历史上,张良没有在项羽手下任职过,假设张良在项羽手下任职了,那么估计也只能是一个四流的谋士罢了。

换句话说,诸葛亮如果不找刘备,而找曹操了,他能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总经理吗?这绝对不可能,最多就是一个中规的官职而已,如果不规规矩矩了,还会被曹操斩头的份。

从曹操跟刘备的身上你能学利害的用人术吗_第6张图片

所以说,论才能,曹操要甩刘备几条街,但是刘备胜在有自知之明,他知道的不足之处,所以放下身段来三顾茅庐,给足诚意,而诸葛亮任职后,刘备基本是言听计从,绝对的放权给诸葛亮。

所以刘备得到的回报就是诸葛亮尽心尽意的帮着刘氏家业;而曹操的利害只能换来一些来为自己开创事业的人。

刘备的手下是为了道义,所以刘备死后,大家还是帮着刘氏家业;而曹操的手下都是为了自己的事业的,所以曹操死后不久,司马家族就反了。

如李耳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用这句话来解释曹操后续没有忠臣的原因,我觉得是最好的。

只有同心同德的创业理念想思,那么才能拥有忠臣;而雇佣来的手下,永远就只是雇佣兵,谁有好处,就跑到谁去。

从曹操跟刘备的身上你能学利害的用人术吗_第7张图片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所以聪明的人做事,不会只考虑自己风华正茂的时候,毕竟人有三衰六旺。所有心腹之良臣名将,绝对不是只靠雇佣就能够得到,而是需要拿出你的诚意,就算没有礼数足够的封侯拜相,或没有三顾茅庐诚意,但起码你也得拿了你的真正的诚意,如想要凤凰来栖息,你得先种植好梧桐树。

你若只当他是打工的,就不能怪他只当你是发粮响。

从曹操跟刘备的身上你能学利害的用人术吗_第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曹操跟刘备的身上你能学利害的用人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