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的纵横(十七)

大秦帝国的纵横

文/瓯南

◇再次被发现

自那次秦侦察兵被赵军发现后,赵军就加强了防御和巡逻。他们把巡逻的范围扩大到了上次抓住秦军的地方,这对那支新组织的侦察兵而言,确实是个难度极高的挑战。但是,他们并不很害怕,秦军也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在这支侦察队伍出发之前,王龁为他们装备了最锋利的武器,遇到赵军,足可以和他们对上一阵子。我们不得不佩服王龁的预测能力,这一次,他又猜对了。

由于这支新的侦察部队还没有什么经验,再加上赵军紧密的巡逻,当他们进入侦察地点时,与赵军的巡逻部队不期而遇(忒倒霉了吧)!

双方迅速做出攻击态势,侦察兵们从身上拿出了王龁为他们配备的新武器,虽然他们知道赵军人多势众,自己打赢赵军的几率微乎其微,不过,他们并没有逃跑,而是时刻准备着与敌人同归于尽。

而赵军的巡逻兵一见这支少的可怜的秦军部队,心中大喜,觉得一定能把这几个人全部歼灭。做好了战斗准备后,他们就在一个叫茄的副将的带领下向秦军发起了进攻。

这个副将斗志昂扬,或许他也和他的那些士兵们想的一样,这几个人太好对付了,只要自己表现的勇猛一点,就一定能鼓舞士气,这一点,他做到了,不过结果却是……

枪打出头鸟,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

当两军交战时,冲在最前面的士兵一定死的最早,因为彼此都是看着对方前进的,在他们还没有互相看清对方长啥样时,就已经为自己找好了目标,待会儿我先砍了这个再说。所以,两军混战时不一定会被砍死,但两军冲锋时,前排的哥们儿一定死的很惨。

这个副将只觉得对方人少,不够他砍几下,但对方一人给他一下就够要他命的了。所谓杀贼先杀王(好像是擒贼先擒王),先,把你领头的杀了,下面的小兵就好办了。

秦军的这几个侦察兵早已将带头冲锋的这个副将看成了自己首要的目标,现在他们正等着这个副将飞奔过来,然后,一刀劈了他。

赵军冲过来了,秦侦察兵手紧握着自己的战刀,挥手向最前面的那个副将砍了过去……

结果,刚才还喊着“兄弟们冲啊”的副将瞬间人头落地。

赵军士兵一看,自己的头儿被人家砍了,所以对眼前的那几个秦国的侦察兵个个充满了仇恨,为了给他们的头儿报仇,也为了自己不被敌人砍死,他们勇猛地冲向了秦侦察兵。

虽然,秦国的侦察兵武器锋利,虽然,秦军与赵军进行了殊死搏斗,但终因寡不敌众被赵军消灭。

赵士兵抬着他们将领的尸体回到了城里,这一仗,领导他们的副将虽然死了,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他们大获全胜(秦军就那么几个人,要是败给秦军才丢人呢),秦军侦察兵又一次被杀光,廉颇对自己很有信心,他觉得秦军也就这么点儿本事了,只会搞个偷袭什么的,但是,秦国军队的实力是在那儿明摆着呢,一百多万人,那可不是闹着玩呢,就算是一人跺你一脚把你跺死都轮不完。

廉颇会尝到苦头的。

◇王发怒了

侦察兵又一次被杀,王龁得到消息后,气得直跺脚,他决定不能再这样耗下去了,该组织军队进攻了,要不然,自己真成缩头乌龟了。

六月,王龁率军向廉颇驻守的长平发动了进攻。

一时间,长平城外迅速被前来攻城的秦士兵围得水泄不通,军队在王龁的指挥下,开始攻长平。

赵军似乎被秦军的这种气势吓怕了,当秦军来攻击时,赵国士兵虽也是顽强抵抗,最终却败的一塌糊涂。赵军无奈,只得丢下城都逃跑。

秦军首次攻击便获全胜,此仗秦军攻下了赵军的两座都城,并且还俘虏了四个都尉。

首战的大捷让秦士兵倍受鼓舞,他们有信心打败赵军,攻下赵国。

第一场战争胜利了,秦军开始收拾赵军留下的烂摊子,也刚好休息休息,养养精神。毕竟这才是第一仗,后面不知还要打多少仗呢?不过他们也根本不会想到,后面的仗基本上不用打,这并不是因为廉颇把长平让了出来,而是廉颇的一个战略,让秦军想打都打不着。

面对这样的情况,王龁也只能干着急。

◇廉颇的应对

经过这场战争,廉颇终于明白,原来秦军并不像他见的那几个侦察兵一样无能,事实证明秦军的战斗力可比自己强多了,如果要和他们硬碰硬,那自己肯定吃亏(刚才的那一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该如何应对秦军呢?

经过认真的分析与判断,廉颇终于制定出了对付秦军的方法。

廉颇是这样想的,秦军从咸阳跑到这里来攻城不是件容易的事,一百多万人的粮食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运送过来的,他们一定想速战速决,那好呀,既然你们想速战速决,我就偏不让你速战速决,以后我就不会再应战了,就算是拖,也能把你给拖垮,我倒不信你们不吃饭还能打仗。

想出了这个计划后,廉颇就让人把城墙加固,当秦军还在收拾他们攻下的那两座城时,赵军却在他们驻守的长平城里当起了泥瓦匠。

他们现在整天的任务已经不是每天按时操练,增强战斗力了,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修墙,哪个地方薄弱,他们就在这个地方多添些土和石头。

于是在赵军的军营中出现了如此稀奇的场景:战士们都把自己的刀扔在一边,然后手持瓦刀站在墙头噼里啪啦的乱撬一通,不时还对下面的士兵喊两句:快点,这边没泥了(这有些类似于今天建筑工地施工时的场景)。

赵士兵对此也有些不太理解,现在秦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不抓紧时间练兵,整天在这儿干泥瓦活,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过士兵终究还是士兵,他们只有抱怨却没有反对的份儿,就像是到战场厮杀一样,领导一声令下,他们都得勇敢地向前冲,尽管他们知道前方等待自己的很可能是死亡。

军令如山,谁敢不从!

不过让他们修墙固城的军令可比让他们到战场厮杀的军令强多了,最起码不用担心自己被人一刀砍死了(要是哪个倒霉蛋一下从城墙上掉下来摔死,那只能说他命太不值钱了)。而且每天操练也不比这泥瓦活轻多少。如果累了,还可以逮着空歇会儿,这些都是当泥瓦匠比当兵好的地方。

管他呢!反正是将军下的军令,拼命干吧!

经过数日的艰苦奋斗,城墙终于被加固完成,现在的城墙就是来个八级地震估计也奈何不了它,更何况是人。

也正是因为城墙的加固,才使赵军士兵有最少的伤亡,现在赵军士兵们只是望着比原来更高更厚更坚固的城墙发愣,心中根本不知道这座城墙有什么用。

不久他们就会明白的,到那时,他们就该既佩服又感激他们的将领廉颇了。

◇又一次进攻

七月,秦军调整好状态后,王龁率兵又一次攻打廉颇。

这一次王龁是势在必得,他是抱着一定要攻下长平的决心去的,但等他到了长平城下,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

赵国士兵看到王龁率兵前来攻城后,他们并没有像王龁想的那样慌着去向他们的将军报告,而是十分镇定地站在城头,当王龁兵临城下时,他们还悠闲地站在城头望着王龁的百万士兵,没有一丝紧张情绪。

这是怎么回事儿?王龁犯嘀咕了,难道是廉颇准备向自己投降了?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当他仔细观察城墙的时候,他忽然发现,城墙上方的颜色明显不同于城墙下方,而且城墙的高度要远高于一般的城墙。看到这时,王龁终于明白了,原来他是想守城不出,拖延时间呀,而王龁也明白,他是要速战速决的,绝不能在此拖延。

但廉颇却死守城池,不肯应战,自己的百万大军已兵临城下,随时准备攻下眼前这座城。但眼看着敌人缩在里头就是不出来,王龁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倒要看看你的城墙有多厚,还能抵得过我的百万士兵。

随即下令,攻城!

当然王龁也不是个傻子,他知道要想从正面攻击取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敌军也一定会有重兵把守,而城墙两边的防守会相对薄弱一些,所以他下令,从东西两翼开始攻击。

很快,他的军队就分成了三部分,攻击两个地方怎么会分成三路人马呢?其实军事专家一看就能明白,这三路人马要攻击的是三个地方。当东西两支军队开始发动进攻时,城内一定会向两翼增派士兵,这时城楼正面的防守一定会减弱,王龁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当守城士兵分散到两翼时,另一部分人马就对正门发起攻击,城墙三面受敌,里面的人一定会非常慌乱,这样攻城就容易多了。

可惜的是,他的这个计划被守军将领廉颇一开始就识破了。当王龁下令对城墙两翼发起进攻时,廉颇也下了一道命令,这个命令是王龁万万想不到的。

他命令,不向东西两翼增派援兵,城门守军一个都不能调走,如果东西两面被敌军攻破,,就退守到城内。

秦军向城里的赵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由于没有兵力增援,两翼士兵伤亡惨重,最后,西边的营垒被秦军攻破,于是西翼士兵就退守到城内。而城门和东翼经过艰难的抵抗,最终还是打退了秦军的进攻。王龁看到这种情况,立即下令停止攻击,他没有想到廉颇还会用这样的战术。这使他对廉颇佩服不已,但他心里随即又产生了一个想法——我一定要打败你,廉颇。

他期盼的这样一个结果,让他等了三年,却还是没能实现。

夜晚,秦军士兵在经历了这样一场激烈的战斗后,个个都疲倦了,躲在自己的宿营里呼呼大睡(值班人员除外)。

然而,城里的士兵虽然也同样是极为劳累,但他们并没有秦军那么清闲,西边修筑的营垒已经被攻破了,他们现在必须得赶紧重新修筑一道,不然,如果明天敌人再发起进攻,再想守住就难得多了。

赵军又一次当起了泥瓦匠,一方面修筑想西墙工事,另一方面也把其他地方损坏的城墙补了补。应该说这些工事还是很有作用的,最起码是在廉颇被取代之前。

天很快就亮了。

醒来的秦军士兵惊奇地看到,在他们攻占的营垒东面,一道坚固的城墙直直地屹立在他们眼前。这些士兵在心里反问自己,赵军不是人吗?

这当然不是在骂他们,而是对他们做的这件不可思议的事感到惊讶。

想要攻下这座城更困难了。

王龁也看到了这一情形,他的反应比他的士兵们还剧烈,不过他迅速将这种恐慌压了下去,他是百万大军的将领,如果连他都害怕了,那还有什么胜利的希望?

为了增强士兵们的自信心,酒足饭饱之后,他下令进行第二次攻击,战术还是和昨天一样。

要说秦军也确实勇猛,个个杀气十足,不过在那道高达数米的城墙面前,他们显得是这么的渺小。

秦军进攻了。赵军也迅速进入战斗状态,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只要能打退秦军的进攻,就能多守几天。我们不需要把秦军打得四散而逃,我们只要把城守住了,就是胜利。

秦军士兵很勇猛,赵军士兵比秦军士兵还要勇猛。看见秦士兵快要爬上来了,抱起一块大石头朝着那个士兵猛地砸下去,结果是人和石头一块掉下去。

而秦军也是一拨接一拨的向上爬,虽然他们也知道越朝上爬面临的危险就越大,但只要他没死,他是不会停止前进的。

两军士兵就这样在互相厮杀的过程中战斗了几个小时,天色至黄昏时,秦军还是没能攻下长平,王龁又一次下令停止攻击。

这一次进攻又失败了。

一定要让赵军从城里出来才行,王龁这样想。但要怎么让他们从里面出来呢?这个问题让他想了三年,始终没有想出什么好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秦帝国的纵横(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