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八卦和小说的碎碎念——刘禾《六个字母的解法》

一直很喜欢牛津版的书,刘禾这本篇幅不大的小说,最早见到的就是白色封面的牛津版。

女人的八卦和小说的碎碎念——刘禾《六个字母的解法》_第1张图片
大陆中信版封面

书是见到了,但是翻了一下,竟然没有太大的兴趣阅读。第一,小说乍看起来讲的是纳博科夫,而我对于纳博科夫是很陌生的,连《洛丽塔》都没有读过,遑论他一本很冷门的小说处女作《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第二,整本小说看起来,有点碎。

女人的八卦和小说的碎碎念——刘禾《六个字母的解法》_第2张图片
作者 刘禾

这一点也不奇怪,作者是一个女性留美学者,作为女性,自然很八卦,小说所叙也难免碎碎念。可是,在我看来,碎碎念才是小说的精髓。

之前读《金瓶梅》就领悟到好的小说颇为碎碎念,比如西门庆的结义十兄弟,依次排序介绍;比如对一双绣花鞋不厌其烦的描述。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种碎碎念,恰恰是文人小说的特征,使得华文小说真正摆脱了话本的集体口头创作母体,成为一种所谓虚构的个人创作——很多时候,是文人的个人行为。而真正使我在文本之外对这种碎碎念感同身受的例子,则来自一次从香港到深圳的东铁线上。坐在我座位后面的一对姐弟,一路上四十多分钟一直在以各种可能性设计如何让两人能够怀揣三部苹果手机过关而不被海关扣税。两人的聊天从三部手机的预定主人到如何尽可能保留包装盒,最后两人想出了把自己手机的卡放入其中一部苹果手机,作为旧机器,然后一人一部新手机过关,同时为了保证过关的稳妥,两人还把两部手机的盒子交换过来带过关口——6S的手机配6S plus的盒子,6Splus的手机配6S的盒子。我最终也不知道这姐弟俩是不是安全把手机带过关,我希望他们没有被扣税。在下车的一霎那,我突然意识到,这姐弟俩的聊天,如果记录下来,一定是绝佳的小说文本,而这些文本,恰恰来自两个人的碎碎念。

所以,没有碎碎念,也就没有小说。而八卦,则是碎碎念的动力。

以刘禾的这部小说而言,起因完全来自一个“女人”的八卦:到底在纳博科夫小说处女作中的奈斯比特Nesbit是谁?而根据这个问题所展开的,则是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徐志摩和纳博科夫同时进入剑桥,但两人笔下的剑桥却如此迥异?在这些问题背后所呈现的,则是整个20世纪20年代的剑桥名人生态圈。

女人的八卦和小说的碎碎念——刘禾《六个字母的解法》_第3张图片
剑桥一隅

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八卦的文章,把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内的名人通过各种关系穿起来,在查资料的时候,我深深地感觉到,那时候的名人圈真是小啊。可不是么,就说一个剑桥,走出了多少青年才俊。而且那些年轻人不光英姿天纵,更是跨学科精专,并且爱好各异,有左派右派的政治倾向,还有类似现代天体运动的裸泳俱乐部,更有各种噱头集合起来的学生团体——当年的世界上观念有多复杂,剑桥的社团就有多复杂。

然而如此复杂的剑桥生态圈,尚不足以承载作者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八卦之情,她上穷碧落下黄泉,把剑桥人八卦了一遍,还把自己遇到的人和事也八卦了一遍。尽管经受过专业的学术训练,但在这样一部归类为小说的作品中,作者还是尽情地按照市井小民的逻辑,将若有若无的关联生生拉扯到一起。这种生拉硬拽不仅串联起小说的叙事,也让整本小说在看似严肃的考据之下多了几分颇接地气的亲切感。

刘禾在文中多次提到自己喜欢做字母解码游戏,而这本小说的英文名字叫做the Nesbit code,无论如何,在这部密码背后,作者不但体现了人文科学的博雅素养,而且对念兹在兹的名人八卦也分外关注。书中提到的过往名人非常多,占篇幅较大的几个里,李约瑟和奥威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于两人的八卦如何,还请感兴趣的读者自行到书中寻找。另外,很有趣的一点,李约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顶头上司,二战后创立该组织的第一功臣赫胥黎,作者在书中竟然没有八卦。

说起赫胥黎,尽管书中提到的这个赫胥黎我是头一次听说,但我早先专门对赫胥黎家族做过资料查找,所以读到这里,立刻意识到这个赫胥黎也应该来自能人辈出的赫胥黎家族。赫胥黎家族是英国的名门望族,托马斯·赫胥黎支持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个严谨的思辨者,他并不全然同意达尔文的所有观点——因为文采斐然词藻有力,被对手称作“达尔文的斗犬”。老赫胥黎的孙子辈,出了三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位是写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美丽新世界》的阿道司·赫胥黎,一位是因获得196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获封爵士的安德鲁·赫胥黎,还有一位就是书中提到的朱利安·赫胥黎。

说回小说的线索Nesbit,这原本是纳博科夫杜撰的人名,深谙各种文体的本书作者,在小说背后留下一个具有严重倾向性的开放结尾。这种不下定论的鸡贼方式,倒是颇有人文学科研究者的调性。而在书中,作者也提到,确实有奈斯比特这个姓氏,只是拼写方式不对。经过查找,拼写为Nesbit的家族确有,伊迪丝·奈斯比特为百度可查的人物。另外,很有趣的,假期在家中收拾旧书,偶见一本《亚洲大趋势》作者竟然也是奈斯比特,拼写为Naisbitt。

还是说深谙文体,刘禾给这部小说写就了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开头,引用如下,聊做本文结尾。

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小说《洛丽塔》(Lolita)大约无人不晓,研究著作更是林林总总,也算文学研究中的一道风景。不过,我最初对这位作家发生兴趣,倒不是因为他的作品,而是出于好奇,这个人为什么一辈子租房子住?


欢迎关注公众号“读思之所”,在这里阅读和沉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女人的八卦和小说的碎碎念——刘禾《六个字母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