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先说个貌似题外的话题: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商品的最终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有的人认为商品的最终价格是由一系列成本决定的。比如政府高价卖地,开发商就高价卖房,房价是由政府推高的。再比如在闹市餐厅吃一碗牛肉面的价格是挺贵的,你去问老板,老板可能会说,我租的租铺租金就很贵,是高的租金推高了牛肉面的价格。
根据会计学,最终产品的定价,等于它一层一层原材料成本之和,再乘以一个合理的利润率,这就是所谓的“成本决定论”。
貌似是合理且正确的。
相反,有人会说,同样是一本书,薄厚差不多,只是内容不同而已,一本买20块,另一个买100块,应该不是成本的问题吧。也有人会说名家的画作价值连城,拍卖价格上亿,应该也不是成本问题吧。
有一个故事是说,美国的一家历史博物馆用上千万美元收购了一个摄像者无意中拍摄到的肯尼迪总统遇刺的几秒钟片段,这肯定也不是成本问题吧。
也许你一定想到了是稀缺性。物的稀缺性本质上对应的是市场的供需关系。
所以问题的答案是“需求”决定了商品的最终价格。
02
那么有一个类似的问题,你可能没有考虑过:决定自己时间价格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这里相当于把自己的时间看作是一件商品。
- 是你付出的时间成本吗?
有的人八个小时做的工作,其他人甚至两个小时就可以,那么付出八个小时的人就越值钱吗?
- 是你的能力更强,技术更熟练,价格就越高吗?
流水线上的工人技术非常娴熟,可工资也不高啊,即使是让名牌大学毕业生去流水线,可工资还是那个工资。
- 在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就业,差不多同样的工作,可待遇就是不一样啊。
家政服务行业尤其明显。每到逢年过节,一线城市的家政供需矛盾就凸显出来,城市服务面临“无人服务”的窘境,经常听到千金难求好家政的抱怨。但这些在小城市基本上都不是问题,所以可以看到面向一二线城市服务的各类家政APP层出不穷(e家洁、阿姨帮、家政无忧等)。
事实上我们能够理解上面所说“成本决定商品最终价格”的例子是错误的,而错误的原因在于虽然说的是事实,但因果关系颠倒了。
那么,更为直观的结论就是,最终消费品的供需关系,决定了最终消费品的价格,而这价格再反过来,决定前面每一种生产要素的成本。
03
在市场上决定价格最重要的因素是需求。
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一不小心就忘了。
我们去购买某个商品,是因为真的需要它,而不是因为这个商品的成本有多高。在我们出手购买之前,它的任何成本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不会用它的成本来衡量应该花多少钱去买,而是依据自己的支付能力来判断。
若是有用,贵点也没有关系,若无用,即使再便宜也不应该买,不是吗?
从上面的商品角度转化到“决定你的时间价格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需求”。至于是谁的需求呢?好好想想呗。
有这么一类人,很勤奋,很努力,可是过得却不怎么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别人并不需要你,你并不是被真正需要。也就是我们老家经常说的“没有努力到点子上”。
有的人时间很廉价,但有的人时间就是那么宝贵。这里的宝贵指的是“值钱”。马云的一个小时、王健林的一个小时,和你的一个小时,虽然本质上都是一个小时,但是他们的一个小时就是很值钱。一切都指向了需求。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如同一款“优秀”的产品投放到市场之后,无人问津,是产品不好吗?是营销方式不对吗?是老百姓收入降低了吗?不一定是。但市场的需求过少,那应该至少考虑一下产品对用户而是否言没有太大的用处,我们总不能依靠情怀生活。
那么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当发现这个世界已经开始不需要我们的时候,就是我们采取行动及时改变之时。
04
想想未来需要的是什么?然后从现在开始就朝那个方向努力。
- 认真的想一想,自己做的这件事,以后有多少人(企业或单位)需要它。
- 认真的想一想,我做这件事为别人(企业或单位)能提供多少价值。
有人经常说“人脉很重要”,事实上,人脉的本质就是,自己有能力与身处的世界产生强联系。
因为道理很简单——能和更多的人发生联系,是基于彼此的需求。若是那个世界不需要你,你早已被抛弃、被取关、被拉黑、被卸载、被屏蔽。而那世界若真正需要你,他们会更加重视你,加强与你的联系。
朋友间的关系莫不是如此,若无共同的成长和诉求,是不可能成为真正朋友的。
QQ、微信、支付宝,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用户量,是因为对那些人来说他们最有用。所以,无论是做产品、谈恋爱,或是打工,多想想如何做到最有用。
05
做人就做真正有用的人
做事就做真正有用的事
做产品就做真正有用的产品
参加工作或者跳槽求职,都想拿到一个自己满意的薪水,若是拿不到自己期望的薪水,那么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什么呢?
换句话说,老板为什么不愿意支付给你更高的薪水?你可能刚入职缺少工作经验或者在原地踏步磨洋工。真实的情况是因为你没有满足老板在工作或业务上的需求。你对老板来说是最有用的哪个人吗?
可以想想我需要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才能让老板心甘情愿的支付你满意的薪水呢?且,若是同事中有人拿到了你所期望的收入,那么参考别人是如何做到的,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从单位/公司的需求出发,只有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做那个最有用的人,那么薪水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一样,是迟早的事。
06
“需求最终决定价格”,有利于我们认清了向哪个方向使劲更有用。
就拿写文章来说,多考虑“我写的东西对别人是否真的有用”,就已经帮助我们排除了许多无谓的干扰。
是明晰概念给出一个策略,还是带来一些启发和激励。用形象化的类比让文章语言通俗易懂,用简洁的排比和一些重复的语句使文章保持简洁的逻辑结构,使的他人花时间花精力读到的东西真正为其所用(真正有用许多时候取决于自己把学到的东西用了多少)。
比如,和家人相处,多考虑“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是陪伴左右还是漂泊打拼、是含饴弄孙还是养花遛狗、是物质享受还是精神追求、是共同成长还是放任自由......
比如,在工作生活中,多考虑“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团队建设还是骨干培养、是规章制度管理还是领导督促要求、是产品为王还是服务第一、是技术见长还是管理先行......
认清方向,挑最被需要的事情做,做到最好,那么自然而然你也是最被需要的。
三条干货,拿走不谢。
- 确定方向(多站在“大多数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这个世界发生强联系,认识真实的世界);
- 开始使劲(需求中“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 最被需要(挑最被需要的事情做)。
本文参考李笑来得到《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图片来自网络和得到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