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答,更像是IP变现而不是知识变现

如果说最近互联网最近比较火的话题,除了直播,那便是「分答」这样的产品出现,那么我也聊聊我的一些看法。

众所周知,果壳深深扎根在知识领域多年,积累了不少的用户,都有各自的社群文化氛围,也赢得了不错的口碑。但在商业化的道路上,除了广告、活动、出版等常规方式,一直没有探索出结合自身产品和用户属性的商业化模式。不可否认这些产品给我们带来的价值,但知识社区产品的商业模式,一直是这类产品做大后最头疼的问题。

直到最近,刷爆朋友圈的「分答」让所有人看到了一些希望 —— 知识变现的可能性。分答如星火般呈现出燎原之势,吸引了众多互联网从业者的眼球,乃至波及到网红圈、娱乐圈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除了果壳的「分答」,知乎的「知乎live」,还有之前自媒体领域的罗辑思维的「得到」,还有罗胖和分答战略合作推出了罗辑思维专区。这些产品其实在做的都是「知识变现」这件事情,只是方式方法有些不同。

可以说「分答」的产品逻辑是自带很强的传播属性的,产品轻量,依靠微信传播,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心理诉求,这几点对产品的扩散传播都起到很大作用。

当然回到产品逻辑上也很巧妙:

1.加入成本和门槛低。这对前期冷启动来说很重要。微信登录后填写简单信息,一键分享。

2.创作负担和成本低很多。一个有价值的人从「主动输出」变为「被动输出」,让一个人说出自己的价值,变为大众去挖掘这个人的价值。

3.「60秒语音」,60秒的上限不会给回答者太大压力;被微信培养的语音习惯使得回答问题不用再吃力的打字;相比较文字被截图复制,天然自带加密属性的语音使得泄密成本增加,使得1元钱的分成机制得以更好的运转。

还有就是产品套入了一些商业市场的逻辑,其实也就是人性:

1.市场供需关系,稀缺资源有理由有资格收取更高价格

作为大网红和名人回答是稀缺资源,产品中利用金钱来作为平衡,当然未必是他们在乎这个钱,只是作为门槛和成本,就像筛选简历一样去掉非名牌大学。反观「知乎」这款问答产品,邀请回答作为机制,一个人愿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看心情」,而在「分答」除了「看心情」之外,还会看「想不想要这个钱」。到嘴边的肉,王思聪也会想吃的。

2.创造「提问」即是一种「投资」的新玩法。「神来之笔」的创新。

人类的发展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的过程,人对解决问题的追求决定了文明的发展方向。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很多问题,所以「提问」本身并不缺乏动机,相比为什么去「回答」才是更缺乏动机。像早期「百度知道」怕没人回答,提问是可以附上悬赏金的。后来的「知乎」可能在运营产品的上改善了「我为什么要去回答问题」,但依然很多问题下面是空白。

有人出于对喜欢这个大v的动机,有人确实有疑惑想被解答,在「分答」多了一种:利用「提问」赚钱的动机。发展到后面,人们从绞尽脑汁去回答一个问题,分离出一部分人绞尽脑汁去提出一个「好」问题。这个「好」是引号的,这个后面会讲到。

3.「1块钱」偷听,人性的「窥私欲」「好奇心」很多人已经说过了,但为什么这个价格是「1块钱」,以及是否听所有问题都是「1块钱」,毕竟有个问题好几千,有的几块钱。

「窥私欲」值多少钱,没人可以说清楚,对这个东西的认知没有参照物,也就是没有价格「锚点」。a.通常没有「锚点」的人们如何定价,会考虑付出的成本是否大于这个价格。你可能可以用别的方法得到问题内容,但想想就1块钱的事儿,何必呢。b.人通常的认知逻辑是,这个问题的「提问者」花了100块钱,而我只需要1块钱就可以得到同样的内容,这种心理下你花了钱,但是你的感觉是赚到的,这就是价格「锚点」认知偏差。

所有问题是否都应该是「1块钱」。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说,并不是,有的问题可能10块钱也有相同数量的人会听。那么能否优化,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是如何给知识定价,我觉得用产品机制和用人工都很难解决。所以我认为目前来看,给「知识」定价很不现实,但是「资源」是可以被定价的。就像上面说的大v的回答,价格是可以确定的。我想这可能也是之前「知识变现」迟迟没有找到突破口的原因吧。至于有人提到「教育」行业,你可以仔细想一下它们其实「买卖的是资源」。

「1块钱」,在这个买不了吃买不了穿的年代的我们,能买到什么,何况对于有些人来说1块钱可以忽略不计。但你放到中国偏远地区贫困山区,可能他们会觉得很贵,但不重要,产品目前的用户群不是他们。

为什么提到贫困山区,是因为我想到,如果把1元改为1.5元,多出来的5毛钱捐助给贫困的孩子们,让渴望知识的他们更容易的获取知识,一举三得。商业利益绑定公益,对知识的尊重感,更深的价值观。建议「分答」可以考虑作为活动来做。

分析完了一通产品,最后回到文章的标题

为什么我认为「分答」更像是IP变现而非知识变现?

目前来看,若只当「回答者」,这并不是一个人人都能玩得转的产品,更多的人可能因为体验门槛低而尝试,但并不能长期的玩转下去。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玩转「回答者」这个角色呢?有影响力、有话题和内容可被消费的人、有粉丝、有人气的人。对于那些同样有知识有见解,但却缺乏话题性和影响力的人,目前的产品机制是很那难从这个平台中脱颖而出。产品发展到后面,很可能会逐渐围绕大v、名人作为核心。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只能作为「提问者」或「偷听者」这样的消费者存在。当人们提问和偷听的时候,本质上是在「消费跟这个人的相关的内容」,并且是「当事人回答」的独家内容。

在这个时代,当人们提到「王思聪」的时候,这个词更多的已经不止是指代一个人的名称,你脑海浮现出「国民老公」「网红」「投资人」「电竞」等等无数内容和标签。与其说「王思聪」是指那个人,不如说「王思聪」其实是一个内容符号。所以其实可以把围绕着他的所有内容理解为「王思聪IP」,并且他用「分答」也代表他是愿意被消费的。

这就好比,作为普通人已经在媒体新闻和微博上经常消费「王思聪」这个免费IP,有一天这个IP在「分答」提供了一项增值服务:花钱直接向他提问,并且消费这些问题也是需要用钱购买的。

所以对于这些大v、名人来说,他们需要依靠各种媒体、微博等其他途径输出内容,获得人气和关注度。他们可以用「分答」跟粉丝的沟通继续积累人气和关注度,也可以作为收割粉丝价值的途径之一,「知识」在这个场景中已显得不那么重要。

上面文中提到绞尽脑汁去提出一个「好」问题,这个「好」不一定代表「知识」,比如「罗老师,你最害怕回答的问题是什么?」「王思聪你的择偶条件是什么?」,我更认为那是开阔你的「视野」,而不是「知识」。很多问题偏向的是八卦猎奇,「提问」的投资分成机制也使得有的人更趋向抛出一个劲爆、吸引眼球的问题,广大人民群众也更喜闻乐见的消费这样的内容。

我认为一个称为「知识变现」的产品应该围绕「知识」作为核心,目前「分答」俨然已经脱离了这点。所以我认为「分答」看起来更像IP变现,而非知识变现。


本文由 PMCAFF 产品经理社区作者 @王辉  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答,更像是IP变现而不是知识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