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着“灾难日”又近一天

还有四天,要放一个周的国庆假,所有的假期于我,都是灾难日。这样的感觉已有三年了,这三年来,我所有的欢乐都集结在儿子的学习上,都说有付出必有收获,可是无论我怎样用心和努力,都几乎见不到成效。我开始怀疑,对待孩子,这一定律并不成立。也或许是真的,过了教育孩子12岁之前的黄金期,无论你付出多少,效果都甚微,无济于事。也或许因为我太没有方法、太缺乏策略,太钝迟智慧。

今早,儿子又因为换裤子,忘拿饭卡了。昨天是忘拿语文书,昨晚,我嘱咐他用完书,马上放书包,不能乱放。语文书便是他去卫生间看完,放在书房电脑桌上了,那张桌子装书包时,是不检查的。饭卡这样的遗忘,已经无数次,不忘的时候都是我给他装的。为了给他节省时间,每天早晨,我都给他按校卡,装饭卡。因此这些事似乎与他无关。今早听了一篇文章,孩子如何能够改正错误,首先要让他认识到错误,而后帮助他改正错误。仅仅告诉他怎样改正,基本是无用的。这个饭卡问题,今晚,我必须跟他好好谈几句。给他举例,我曾经的学生徐娜将总考证落在考场,惹得麻烦。丢三落四的习惯是很要命的。如果让他当医生,做完手术,将剪刀落在患者腹中,粗心多么可怕!我要反复重申并督促他:晚上睡觉前,必须将书包装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校卡、饭卡装好。我提前给他检查一遍,四处看看有没有遗漏。必要时,要跟他提出条件,否则不给他揉脚(他有睡前让我揉脚的习惯,我趁机跟他闲聊,了解他在学校的情况,也知晓一下他的心理动向)或者,提出惩罚办法。例如:如果再落下,当晚罚题十道。

想起他的学习,心就被紧紧揪到一起!国庆一个周的假,要动员他去补课。并让他将第一次月考卷子,好好分析一下。开学三周,尽管坏习惯有一点点改善,但仍然是“班级最问题”学生之一。我已对他的考试成绩不报希望。对于他所有的考试,我似乎做到了不像以前那样过于关注,更在意老师对他的反应和评价。他的学习状态,一直都是我忧虑的焦点。

这些年,除了学了一段心理学,尽管二级心理咨询师卡在答辩上,没取得证书。也学了一些理论。儿子学校所有教育讲座,我都会参加。每天做家务时,也会听喜马拉雅上的教育的书籍,从教育专家郑委听到浙大博士王金海,每一次学习,都心感言之凿凿,行动起来,似乎啥也没用上。此刻,办公室里老师们在讨论,下午要被听正面管教的一个讲座。这个主讲是东北人,语言驾驭能力很强,他的讲座确实称得上演讲,绘声绘色,再乏味的内容,经由于她,也能汇成涓涓溪水。她的内容是国家或者国际上的先进教育理念,听罢确实感到心灵震撼,很有感染力。但回到教育中,用的还是那老一套。

如今,对于所有的讲座,我已从开始的迷信,到司空见惯地麻木,再到如今的些许排斥。教育的科学理论不能不知,但它真的不是万金油。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要把所有的孩子的教育模式,都定格在一个统一的教育模式里,本身就不是科学的教育。因为,它连最根本的一点,因材施教,都没遵循。

另外,发现众多的教育专家或心理专家,大都不是成功的父母,或基层实践名师出身,这便决定了他们宣讲的只是书本里的理论。尽管有咨询案例的经验,但咨询永远不等于教育。那只是短期的一段时间的语言交谈,教育不仅仅是只靠语言就能解决的。另外,任何咨询都是短期的,一小时的咨询费都好几百,甚至上千,这便决定了,他们并不能有听闻比较全面的问题的机会,更不用说经历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修行,离开了实践习得,都非可取经验。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最有资格谈教育的,一定是教子成功的父母,或者是一线上优秀卓越的名师。所以,孩子的老师,特别是优秀的老师,他们的意见,对我们的孩子更有针对性,和可取性!儿子上初四一个周,家长会班主任因孩子学习状态,将我留下,只给我两个字:谈!压!细细品来,实在有理!一个优秀的教师,他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发现问题,并明确措施。真正的教育家一定出身并长期于教育一线,如陶行知。

教育绝不是完全迷信那些理论,照搬方法策略。尽信书不如无书,所有的东西都不能单纯采取拿来主义,没有提取精华、内化吸收、智慧成自己的方法,而后为己用,所有的学习都是只是学完。

学习教育仍要继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必须要学习。正如,不看书、看书少的人,一定不会写书。因为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智慧教育离不开学习的根基,这是我要学习所有的心理教育理论唯一原因。

其实,我还想说,学习优秀的父母和老师的教育经验,其实更有实用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离着“灾难日”又近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