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儒和物理学家话中庸

青城山下文庙前的太极

《中庸》原是礼记的一篇,经朱熹阐释,将其提拔为四书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么说来,此书的作者不详,在成书时的意义也不可考,如《春秋》一样,其微言大义,全依赖于怎么解释。解释权真的太重要了,难怪某新闻说某法律解释人员巨额受贿。

开篇三句就够人迷惑的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按字面意思就是“遵循上天赋予的本性,而把它发扬光大”。人之本性之贪婪、好色被发扬可如何了得。然后,到底什么是“中庸”,是不是当代很多人理解的明哲保身和稀泥?

孔子对这个问题有话说,和稀泥是“乡愿”这些人(绝大多数人)的专长,是中庸之人说鄙视的。汉人认为,中庸即是讲中和的功用。所用“中”指人淡然没动情绪,“和”指情绪合乎节制发作。朱熹认为,一个人应当修心养性,可让天地有序、万物繁荣,因为人心与天地之心是一体的。这样解释,将君王之道变为了千万人之教。他眼中的中庸,就是不偏不倚(中)、恒常不变(庸)。而“慎独”就是要求一个人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按照如此执行,要不成了圣人,要不就是疯子,或者是伪君子。

前物理学家万维钢更有话要说,“中庸”就是要在各种矛盾的手段和欲望中,寻找一个动态平衡,而不是应该极端倾向于任何一方。而慎独,那就是不能独断专行。嗯,这观点很精英。

圣人与精英争论不休,熊逸过来和了一把稀泥,古文经典如同人生意义,也许虚无,全靠后人的解释,如果解释自洽,影响深远,那就是它的意义了。至于其本身想说什么,无关紧要了。

不管怎么样,《中庸》却为中文贡献了不少词语,如“君子之道,辟如远行必自贰,譬如登高必自卑”的“自卑”、人亡政息、“知耻近乎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等,甚至白居易的名“居易”、字“乐天”也来自中庸。

正如熊逸所说”比如我们看养猪的技术书也能得到反面启发,知道该怎么减肥“,且拿来主义就好,看个热闹,偶尔为我所用,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大儒和物理学家话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