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怀瑾《论语别裁》(泰伯一)

读南怀瑾《论语别裁》(泰伯一)_第1张图片

这一篇是第二篇《为政》的个人学问修养的引申注解。

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周文王的祖父为大王。大王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为泰伯,次子为虞仲,第三子为季历。季历的长子就是周文王,名姬昌。大王看到殷商的政治太糟糕了,有意革命,就告诉泰伯好好努力,将来把殷商推翻。但泰伯认为尽管殷商腐败,而周终归是殷商的诸侯,不应该去推翻它。大王看到第三子季历的长子将来可以统一中国,就有意传位为三子,但古代宗法社会,有长兄在,传位给小儿子是不可以的。泰伯知道了父亲的意思,就自己逃掉了,他逃到了南方,就是后来的江苏。后来周武王统一天下之后,把泰伯这一支宗族封为吴国。

译:孔子说,如果讲人生的道德,像泰伯这个人,随便公私两方面的道德、修养都到了最高点。他三次推让天下,最后还是逃掉。后世的老百姓,不晓得历史上这件事,他自己帝王都不要做,当然不会要一个虚名,让老百姓去称道他了。

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葸:胆怯,害怕。绞:尖刻刺人。

译:如果只有恭敬态度而内在没有礼的精神的话,则会很辛苦,很不安详;做事很谨慎,很小心固然好,但过分的小心就变成无能、窝囊了;有勇气、有冲劲,就容易下决定。但如果内在没有很好的修养,就容易出乱子,把事情搞砸;个性直率、坦白是好的,但学问上也要经过磨炼、修养,否则就会尖刻。一个人要先爱父母、兄弟、姊妹,朋友,然后才会真正爱天下、爱国家、爱社会。从亲亲之义出发,整个风气就是仁爱。老朋友的交情,要始终惦记;传统观念不要放弃,这样人才不会偷巧,社会风气自然就稳了。

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小子:年轻人。

译:曾子有病快要死的时候,他把学生弟子们叫到面前来吩咐后事。他说,年轻人啊!我现在告诉你们,我的手脚都失去知觉了,已经死了一半了。做人做了一辈子,常常提心吊胆,尤其是注重道德修养的人更难。到了这个地步,我才敢说大话,从今往后,我不会再犯错了。

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笾豆:古代祭器,用竹制成。这里指执政之事。有司:主管其事的小吏。颜色:神情,对人的态度。出辞气:谈吐。倍:同“背”,错误。

译:曾子有病,快要死的时候,鲁国的一个大夫孟敬子来问他,对于处理国家大事,还有什么秘诀?曾子答复他说,我告诉你,鸟将死的时候,它叫的声音一定很悲哀;人将死的时候,他讲的话,多半是好话。

我想说的是,做学问、受教育有三个重点。一、从学问修养来慢慢改变自己,经过学问修养的熏陶,粗暴傲慢的气息,自然化为谦和、安详的气质。二、对人态度要诚恳,至少要面带微笑,不要摆一副冷面孔,这样别人自然就会信任。三、善于言谈,这是学问修养的自然流露,做到这一步,当然就可以避免鄙陋粗野和错误了。至于你所问的政治司法上的事,不必来问我,自然有管理这些事的人在那里,你可以去问他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南怀瑾《论语别裁》(泰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