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与你,交换吃的流年

即便你不是一个十足的吃货,也会对吃有十足的发言权。

毕竟,从生到死,哪天不是通过嘴巴,上演深刻而充分的饕餮戏码。

尽管众口难调,个体对吃有不同的需求,但如果把历史河流置于股掌掰扯掰扯,像林语堂老先生那样,也能从中梳理出吃的梗概。

斯人已去,吃如文字依旧温热。仿佛是一道历史小菜,吃着吃着,味蕾释放出那年来……

吃观

摘掉“吃观”高大上的帽子,简单地说,就是对吃的看法。说得再直白些,就是你吃什么。

说起吃,中国人自有一种豪气。正如林语堂老先生所云:“凡属地球上可吃的东西,我们都吃。”

抛开言论的抽象性,单就吃的客体上,无毒的植物皆可成为吃食。有毒的动物,只要味美,排除万难,也要尝尝,比如河豚。

至于动物身上的头头脑脑、边边角角,经过妙手装扮、精心调制,都可以成为珍馐。对此,根本没有质疑的必要。

放眼望去,大街小巷里,深藏不露的绝味鸭脖、美味鸡爪、秘制卤煮等等大众吃食,都可以作为明证。尽管其貌不扬,但独特的口感,释放了中国人的味觉智慧,丰富了味蕾的天性。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吃的偏好,无关宏旨。你就喜欢这个,拿你没办法。

道理的确如此。喜欢的话,嘴的一开一合的律动,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年景的流露。有些时候,奢谈享受,更像是忍受,比如树皮、草根等等成为盘中餐,就属于此。

中国人口太多,天灾时常伴着人祸,以至于饥荒普遍。没有充足的食物供给,为了活命,就要开掘食物源,所以就出现林语堂老先生所说的那样,“致令吾们不得不吃凡手指所能夹持的任何东西。”在《温故1942》影片中,就有令人心酸的展示。

在这种逻辑之下,吃进胃里的,是对现实的理解和对命运的不屈。

品鉴

判断一般都比较难,但有一种判断,我们与生俱来,不学就会。那就是对食物的鉴别。

一个简单的表情,甚至不需要辅助夸张的修饰,就可以说明口中物价值几何。

当然,在终极评判之前,还有外围的判断。比如,色相。

尽管色相是食物的先见之明,但这更多依赖的是祖传秘方。是一个瓜,就妄想成为豆。

食物的本色,只是初次取悦。更多的,是需要体现加工者的智慧所创造的二次元。

简单地说,一道吃食,如果色相不好,就引不起食欲,有时还会带来不好的联想,那简直是大倒胃口。

反之,温暖的色泽、精致的搭配,如诗如画一般,足以撩拨吃者的心思。

不过,资深吃货,一般不太过于注意食物色相的权重。他们会看重口感,那是食物与牙齿的缠绵,大有故事空间。

如果一道食物入口后,在适宜的咀嚼之中,抵达于牙齿的,是松脆或弹性的感觉,总能被人欣赏。

用流行的力学分析,就是食物之于牙齿,有一种精美的抵抗力。在互相砥砺与交锋之中,牙齿充分满足到征服的欲望,而留下一种意犹未尽的骄傲感,那是胜利的享受。

比如薄饼的脆、面的筋道,抑或是笋的余韵。

相较于牙齿的硬碰,味蕾的软触满足感,也是重要的品鉴维度。

中国人喜欢复合的味道。任何单一的味道,貌似都不受欢迎。

所以,不同的食材在一起混合烹饪,不仅颜色有了起伏与变化,更重要的是味道的渗入与调和。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而又各自独立。

细细品之,像什么?又不像什么?

这个问题一解就是数千年。

拓展

无论用何种社会理论分析,都无法否认——吃,是一种绝对的私有化行为。

吃进去到的是自己的胃,满足的是个体的味蕾。肚子饱了,也舒服斯基了。当然,如果食物的美味、占有的野心,仅仅于此了结,于心不甘。

人的本质是社会化的动物,玩拓展、搞外交,是强项。

几番探索,几番调试。终于,成功地将吃进行公私改制。

将一个个私有化行为,集中捆绑后,在一个餐桌范围内公开展示,就消除了彼此的私有感,也具有了联结性。于是,一个具有公共意象的平台,便搭建完成。

食物美味铺垫,酒精刺激助兴,思想激荡碰撞,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场饭桌外交与私人拓展的全部手段。

酒醉饭饱,飘飘欲仙。饭桌成为办公桌,私事与公事界限模糊。

那些摆不平的事儿,想认识的人儿,或者还有难以启齿的小秘密,统统失去了往日的坚硬外表,而都会有一个解决途径。

成,与不成,已僭越食物的本分。那时,食物已经实现了拓展功能,也完成了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转变。

万事有度。

拓展狠了,过度了,饭也成为局。

局是吃的分水岭。之前的部分,是在滋养身体,而后是在残杀。

这个比例,林老先生曾经说过,大抵是,有些人每晚应酬三四处,所餐的四分之一是在滋养,而另外的四分之三是在残杀。

数字无法证实,但道理不用证伪。

化之

许多人都喜欢吃东坡肘子,肥而不腻,嫩而不油。也不知道他们在享受这道菜时,想没想过苏东坡?

不管想没想过,就凭借这道菜名,可以看出食物与文化的粘合关系。一种食物,经由另一事物,实现了升华,也完成了文化意义上的转化。

味道流变,而文化永恒。

千百年来,肘子的味道变了很多,而文化的标定意义一直都在。它提示着什么?也许是一种身份,或许是一种记忆。

这,或许与朱元璋心心念念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是一个道理。

当把过去融化到食物的味道里,而时过境迁之后,食物还在,再也找不回当初的味道了。就算朱元璋坐拥天下,也找不回那碗白菜豆腐汤的味道。

这就是食物的绝情之处,也是动情之处。所以,最好的食物不是未来,而在过去。

旅居美国多年的林老先生,尝遍世间美味,唯独觉得新鲜竹笋和香蕈,让他灵魂得到了休息。

而我们呢?

回想过去的人生,那些一路走过来的地方,总有一些抹不掉的人和事,以食物的方式承载着,供你在记忆深处慢慢品尝,细细咀嚼。

点点汇集,层层累积,年年回忆,形成了今天的味觉偏好和食物记忆。

年关将至,如果可能,再回一趟老家。尽管儿时的味道不在,而食物还在。

为你烹制食物的双亲,他们或许手已颤抖、头发花白,甚至眼神不好,但他们烹制的食物都是未来最好的食物。

用心品尝,用情体味,化入血液,化至内心。

这就是年的记忆,也是食物形而上的精髓。

你可能感兴趣的:(林语堂与你,交换吃的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