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那些年的梦想

今天(2017.9.15)上午革新了心中的一些观点,扫除了一些思想束缚。为自己点赞。

长久以来,我都受《异类》这本书所影响:在2013年,我为情所困,无法专心上班,因而辞去工作去了上海学习室内设计。当时我提前了几天去上海火星时代学校,所以我一个人在学校的六人宿舍待了两天。我没带电脑来上海(当时我是怕带了电脑,会沉迷魔兽争霸游戏而荒废这宝贵的两个月时间),只有一个手机——是我的第一部安卓智能手机泛泰A760S。里面下载了一本书,就是对我影响重大的《异类》。里面提到,当年纵横世界的大神们:如甲壳虫乐队在成名前,已经在地下的演唱厅唱了一万个小时,比尔·盖茨在哈佛退学创业前,已经用计算机编程超过一万个小时……等等大量的例子。

这些年《异类》我看了不下十遍,可以说我当年看这本书是看到热泪盈眶、看到老泪纵横、看到全身血液沸腾:只要努力一万个小时,我也能成为大师!

在上海的两个月,可以说是我的“间隔年”,也是我极为关键的转折时期。当时我跟着一群比我小七八岁的小孩一起学室内设计,他们人年轻、火气盛。大家每天都是坐最晚一班的校车回张江镇边上的学生宿舍,我冲完凉,整理好笔记,已经是快十二点了。每天一早六点就接到他们的夺命追魂Call:亮哥,走不走?我们打车去学校,车费平摊。就我个人来说,是不愿花那打的士冤枉钱的,可是我比他们年纪大这么多,可不能认怂:走!

每天都是这么高强度的训练,难怪火星时代招生老师夸海口说,读完这个培训班就相当于上了三年大学。现在才知道是个坑:把大学三年的作业堆积到几个月叫我们去完成。所以每天都是作图、作图、作图。

一毕业我就回来广州。进入湘龙公司后,基本上是保持了在上海火星时代时期的学习状态:每天学习时间的下限是四个小时,半年时间里看了70本书。以此为参照,我随后进入吉鑫祥公司给自己定了目标:三年看500本书。结果我2014年狂刷150本书。至此我完全跨越新手的软件时期,进入设计理论与实践沉淀的时期。

很怀念在上海那段时间,对我一生来讲都有巨大的意义:

很感谢我爸妈硬塞给我的一万块钱,让我在上海学习期间不会像大学时代这么拮据——想喝什么、想吃什么可以很自由,不会像耿子军大哥每天中午要走几公里外的清真面馆吃饭,就为省那几块钱。

很感谢火星时代的小同学们给我这么大压力,让我革新了思想,重建了人生观:努力的男人是最有生机与活力的。为情所伤的颓废状态终于消弭,取而代之而根植我心的是:英雄脆弱之际,正是巅峰之时!

很感谢上海的繁华给我的冲击:广州的北京路是上下九步行街的升级版,而上海的南京路又是广州北京路的升级版!广州万菱广场找不到的手办模型,上海老街却有的卖。在广州沙面我找到“赫德故居”而欣喜一时,在外滩听到的海关钟楼余响却在我脑海延绵至今……

重拾那些年的梦想_第1张图片
在上海外滩

重拾那些年的梦想_第2张图片
在上海南京路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我会像杨过一样,把自己内功练好,以期能扬名与华夏。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细枝末节的缺点根本不影响大局。

                                        写于车上

                                2017年9月15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拾那些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