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五味杂陈的征途

1今天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节日——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尽管这是一个“洋”节日,但感恩的精神却是所有民族所共有的情怀。

“感恩”五味杂陈的征途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对于中国人来说,“感恩”就是一条五味杂陈的征途。

“感恩”不仅仅是感谢美好

我们在很多场合都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一路走来,感谢***”,虽然经常被当成调侃之语,但这句话中却蕴含着“感恩”的真正奥秘。

“恩”,从因,篆文为“”。“因”是“茵”的本字,造字本义是:人躺在席上,引申表示承载、寄托的意思。“恩”就是一路走来、我们双脚所“依托”的那条路。因为有了“恩”的依托和指引,我们才没有迷失在茫茫人生道路上。那这条路上一块块踏脚石又是什么呢?

“感恩”五味杂陈的征途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答案就是“感”,“感”篆文写作“”。“咸”是“喊”的本字,表示众人举斧钺高呼,引申为一起、全部之意。秦国首都位于山南水北的双阳之地,故称“咸阳”。所谓“感”,就是喜怒哀乐怨、五味杂陈,是所有情绪的综合。无论是好的、坏的,喜悦还是悲伤,欢乐还是愤怒,这些都是“感”,是我们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

今天我们说“感恩”,更多的是指感谢那些帮助我们的人和美好的事,但这并不是感恩的全部。感恩之情,不仅有感谢(五情之喜),还有感伤(五情之哀)、感念(五情之怨)等等。

我们要感谢伸出援手助我们度过难关的人,也要感谢那些曾与我们发生矛盾、甚至伤害过我们的人。所有经历的人和事,最终都会变成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小小的踏脚石,变成“恩”的一部分,引导我们更好地生活。

“给”是付出,“予”是回报

“给”、“予”二字和纺织、丝线有着密切的联系。

《说文解字》曰:“给,相足也”,即添足丝线。“给”字中的“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并列、连接的意思。“给”的造字本义是:在织机上纺线中断处添加丝线,使纺织可以继续。

“予”古文字写作“”,造字的本义是:上下两个织布梭子来回穿梭,不断地给出丝线织布。“予”在之后还延伸出了其他的含义,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我”……

今天,我们往往将“给予”理解为一种单向的付出,把“予”当成了“我”。把父母给予的疼爱、师长给予的关怀,朋友给予的体谅……等等这些“给予”,都当成理所应当,应该给“我”的。

但从“给”、“予”的造字本义不难看出,“给予”其实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给”是付出,“予”是回馈。没有一种“给予”应该是无私的,它们都值得最真诚的爱与回馈。

“感恩”五味杂陈的征途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礼记·曲礼上》曰:“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即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中国人也不曾忘却这份礼尚往来的情义。哪怕只是一份小小的回馈,也能代表我们最真挚的心意。从古至今,中国人从未失去这份感恩之心。

今天,我们有机会能静下心来,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面对自己的内心,珍藏那些细腻而感人的美好瞬间,也在悲伤和挫折之中越战越勇;领悟“给予”的真谛,学会感谢和回馈,学会理解与宽容,这才是“感恩节”的真正意义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恩”五味杂陈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