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高手华山论剑,小白略有所悟

——读《小说家的第十四堂课》

文/森书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梁启超。

00 四大新老高手

王安忆,南京人在上海,出版长篇小说13部,中篇小说集8卷,短篇小说集8卷。曾获矛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著作等身,载誉无数,代表作《长恨歌》和《天香》等。现任复旦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

余光中,南京人在台湾,他的散文和诗歌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也是著作等身,载誉无数的人物。

黄锦树,祖籍福建,生于马来西亚,学在台湾。属于马来西亚华文圈中的领军人物,著有多部长篇小说和学术论文集,代表作《刻背》。

骆以军,祖籍安徽,生于台北。属于台湾文坛的代表性人物,其写的《西夏旅馆》获得“红楼梦奖”的首奖,获得梁文道的极力推荐。

读书笔记|高手华山论剑,小白略有所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样四个人物,年龄最多相差近40岁,涵盖了大陆、台湾、马来西亚这三个中国文学中分别具有典型代表特点的地方。四人以小说为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细致讨论。讨论的问题不是如何写好小说,如何刻画好人物这种有招的功夫,而是进行近乎道的探讨。有如一场文学高手的华山论剑,我作为文学小白看不明白,但确实看的过瘾和热闹。

以下是三天讨论中三个议题的部分摘录,主要是主讲者的观点。部分观点我觉会对写作新人的三观造成冲击,阅读有风险,往下看请谨慎。

01 小说能做什么

“我似乎有一种预兆,小说其实在走向式微,逐渐成为消费之一种,它原本的与物质生活相对立的性质逐渐在消失”,王安忆。

这句评判,看的我很痛心。不知什么时候,有人说中国文学和影视已经容不得悲剧了,因为没票房,作者、导演和演员都会掉粉。如果上世纪90年代火爆一时的《渴望》放到今天,我想一定会是一个大团圆的美满结局。

王安忆认为,在大陆经济极速发展的现在,任何事物都要纳入经济的模式里才能衡量价值,而小说写作这件事请,却很难在经济模式里找到它的动力机制,它的投入和产出都不合乎经济规律。
文学是有用的,但这用途的价值不能够直接而迅疾地表现出来,尤其是不能体现在经济的运行中,在经济模式里,人是作为成本和红利来计算的。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长篇小说这么多,影视作品这么多,但是值得称赞、让人拍手叫绝的作品往往是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的作品。文学一旦作为商品,加入经济利益的考量因素,迅速的被商业化、利润化,流于俗套、努力迎合。

王安忆认为,我们那么容易被生活的表象所吸引,同时又向往传奇。如何调和这个冲突,大概就是对小说还能做什么的回答。

我们每个人都生而普通,如果能够遇到一件可以见义勇为、成为英雄的事情,也未必敢去做。对于生活中的悲痛和黑暗,更多的是猜测和好奇,只有扒着门缝看一眼的好奇心,完全没有置身其中的勇气。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些英雄、豪杰到底在经历过什么,他们醉过、笑过、哭过、累过、来过、又走了,是吗?最卑微的生命到底经受什么样的苦难和伤悲,我的生活是否可以在此基础上找到幸福的理由和依据。小说满足了我们这一切。

王安忆认为,历史令人折服,可是历史的周期是非常非常之长的,远远超过人的生命周期,我们每个人都竭尽一生只是在它的缝隙里,时间则是停滞的,历史没什么造就。所以我们的小说,其实又有巨大的野心,企图模仿历史里的时间,将缝隙里的存在扩大成一千、一万年。

文字的世界里,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小说家用这种可能帮我们实现巨大的野心,也确实实现了。

02 小说的逻辑

类型小说,或者说结构化的小说,已经具有成熟的故事套路和逻辑结构,这种逻辑就是生活的了逻辑,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检验,而且这种检验很可靠。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小说和影视作品,基本上都可以找到类型小说的影子。

更胜一筹的小说逻辑是采纳了生活里面微妙的隐形原则,它的逻辑也许是含混的,读着貌似与生活中的实际相悖,但却又是在一个更大的逻辑之中,简单说就是小说发展每每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理解,这种更大的逻辑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个方面是含有历史的逻辑。一个影响时代的大人物,在小说里死于政客的刺杀或者小人物的报复,这时符合历史逻辑的。但是如果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活得健健康康幸幸福福的,其实是违背了生活和历史深层次的逻辑。

第二个方面是人性的逻辑,生活中人性往往得不到充分的暴露,但是在小说中往往可以刺探出人性最闪光和最黑暗的点,这就会造成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的结果。

第三个方面是政治的逻辑,或者说群体的逻辑。生活中每个人的视角都是第一人称的视角,清醒的时候少,昏昏无知的时候多,很多时候自己已经违背逻辑而不自知。小说的作者和读者都可以从上帝的视角去看待人物和问题,做出的评判和预测会与生活中皆然相反,特别是跳出了“乌合之众”的陷阱。因此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情理之中”是在现实生活中以个人视角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只是当读着处于上帝视角,就显得是“意料之外”了。

03 故事与主题

王安忆,“故事”是小说的本体,以我的认识,小说就是故事,问题在于小说的故事是怎样的故事。
余光中,关于“故事”与“主题”,故事就是等于演给大家看,一件事情把它讲出来,用有趣的的方式、生动的方式讲出来;至于主题呢,就是要归纳成一种道理、一种价值、一种传统。所以这两者一个是内涵,一个是外表出来的。

昨天我在11班点评时写的最后一个问题,“起承转”与“合”脱节的问题,就借鉴了余光中的这个观点。

王安忆,小说应该有思想的价值,这个价值要怎么体现呢?以故事体现。有好故事,有不怎么好的故事,还有坏故事。好故事就是能够完满释放价值,而不好的故事酒无法传递价值。故事的陷阱是,由于他和生活的表面过于相似,难免会被羁绊。

04 尊重与否定

我知道,这样近乎照搬的读书笔记,尤其读的还是个人访谈形式的书,容易遭人反感。其中最大的一定帽子,可能就是向权威俯首,缺少自己的独立判断和想法。其实我也很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否定权威。权威之所以能够称之为权威,是因为在某一领域达到了常人根本无法达到的高度。他们站的高、懂得多,说的话自然就比一般人的更应该被信服啊。

否定权威、独立思维或者什么批判性思维都不是最终的目的,目的还是为了发现事物的本来模样,找到真理最新的样子。先学会尊重,再努力去理解和超越,超越之后你会更加的尊重被你超越的人,因为你发现了他们的伟大和成就。

这本书——《小说家的第十四堂课》读起来不是太成体系,内容对我这个文学小白来说也有些难以理解,不过让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瞭望了一眼,触动和想法还是蛮多。只是这些现在还无法形成实际的能力,但未来的发展中都会有今天的影子。

文学小白,理解和分析的尚现粗陋,欢迎批评指正。


无戒365极限挑战训练营,坚持是一种品格。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高手华山论剑,小白略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