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1.小学的时候,班里的墙上总喜欢贴一些名人名言!其中有一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概意思是,认真多读几遍,其中的道理就知道了!真是这样吗?

不全对!中国古代做学问,讲究一个不用老师解释,而自己领悟。领悟这个能力,是跟人的阅历和知识积累有关的!

我小的时候老师最喜欢的讲课方式就重复,听不懂就再讲一遍!不厌其烦的重复,直到学生不得不说“听懂了”!这就是一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还记得每次快期末考试的时候,特别是镇上,县里搞联考,老师最紧张——划重点,押宝式的猜题,一股脑将自认为的重点“填鸭式”的塞给学生!考完试还有几个人能记住其中的内容?

现在的大学生,不是年年期期“乐此不疲”吗?只为通过考试,取得毕业证!

2.大学问家朱熹曾提出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是用心体会书中的含义!重点强调的是用心!“用心”这是在任何事情上,任何时候都不过时的学习,做事方法!

古代的文人一辈子也就揣摩,领悟那几十上百本书!现在,一个小学生的书包里也得装二三十本书了吧!怎么可以同日而语?

现在的知识纷繁复杂,不是光靠阅历的有限领悟就能满足的,靠“满堂灌”是掌握不了的,靠“填鸭式”是行不通的!现在提倡的是“学习的三个维度”!

一个人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就像搭建大楼!有些人一辈子也就盖了一个茅草屋;有的人盖的成一栋高楼;有的人盖成一座大厦……

茅草屋只能是停留在最基本认知点面上。高楼再往上盖就很难了 ,因为它只有单一层面的高而没有多方面的支持,很难在“更高”下去。

大厦就是一个建筑群,有基础,有体积,有空间,有格局……可以慢慢的稳定的高下去!

要你选择,相信也是会选择三个维度的学习方法,盖大厦吧?怎么才是“三个维度”的学习方法呢?

3.任何知识都是从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开始的。从这些最基本的知识就该考虑到的是,学习者的接受度,理解多少,掌握了多少,这要通过他们表现出来的水准高低来体现!

学懂,学会,会应用这是一维高度的最基本的目标!

二维高度是兴趣,让学习者自发的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这就像了解一个人的前世今生一样!

找到问题,想办法,通过多渠道学习,通过多方面知识的学习,解决问题!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自然而然拓宽了知识面,用到什么就学什么,不断反思总结让知识的大厦有高度,有宽度,有体积!而不再是被动的,教什么学什么被“牵”着走了……

4.第三维度呢?

在看到《蜘蛛侠》电影时,让我感觉到不论是“章鱼博士”还是“杜魔博士”,能力越高的人,心术不正时造成的危害就越严重!在学习过程中,不光要重视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还要培养一个人正直无私的品质!

在不断的建造知识大厦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愉快,消极,被动……这需要正确的引导!更需要自己不断的修炼内心!形成自己一套“内动力”,一套真正力量的源泉!

心中要有正念,追求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建立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

做一个心中有正念,利他的人,不论能力有多高,他至少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影响他人!

5.有个小故事,说一个老师在教学生“中”字!同学们怎么都记不住,老师就反复的教,反复的念……学生还是记不住!突然有个学生说:“这不是麻将里面的‘红中’吗?”

同学们恍然大悟,一下记住了!

学习的三个维度,就像是一个事物的三个面,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学习的三个维度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你想让自己建筑的大厦,有高度,有格局吗?拓展你多维度的学习能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