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dgement —— 由“中产阶级的广场舞”想到的

今天跑了23公里,有点儿累了,就停了下来,听从身体传达的讯息吧。

跑步的时候,照例有很多思考。这几天看到的一篇关于跑步的文章推动我要写几句。蒋方舟写了一篇推文《马拉松是中产阶级的广场舞》。连这样简单的运动也被贴上了“阶级”标签!文中倒也没有什么新奇的观点。说“看到长跑后大汗淋漓的身体,觉得好惨”,就下结论说“跑步是一种对‘过剩’的回应”。然后“中产阶级选择跑步而非广场舞来锻炼身体,显然是因为跑步更像是身份的象征”。原来跑步让我有了身份!接着说“他们仅仅是无力,在无力与无力的每一天交替的缝隙中,大脑中借助运动而产生的内啡肽,那半真半假的愉悦与沉醉,便成了生活中最大的安慰。”她作为这个她妄议的中产阶级的一份子,应该是不跑马拉松的,那么,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这篇文字自然引起了热议,我无意沾这个热点。只是引发我思考的是,我们是多么爱judge (评判)别人,并给别人贴标签!而我们自己,也经常受各种judgement影响,或者影响心情,或者影响选择。最近的几个coaching里面谈的话题都和老板的年终feedback(反馈)相关,访谈者的心情很不好。而听来听去,发现大部分的反馈其实是judgement,而不是建设性的feedback。今后的文字里一定写一篇关于feedback的,今天的思考主要是围绕judgement。

Judgement,字典里的解释是“判断”。我倒是觉得在很多场合里,换上“批判”这个意思更准确。大多数时候我们make judgement都或多或少的是负面的,觉得哪里不合适,哪里需要改进。就像蒋方舟这篇文字,“食物过剩,糖分过剩,卡路里过剩”,“远离唠叨的妻子和讨厌的同事,把孩子的吵闹遗留在身后”,“很多中产并不认为自己有着推动社会变革的责任”,“中产的犬儒和自私。”通篇充斥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批判和鄙视。我觉得要批判,至少要做到了解。理解了以后,如果确有对社会对人类有害的,批判无妨。我无意批判蒋女士,而会建议她对她所要谈的多一些了解。如果她自认是中产阶级的一份子,而从自身来判断其他人的话,那就只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了。

既然我们无法阻止别人对自己的评判,我这里就想多谈谈我们自己改如何应对judgement(评判,批判?)。

首先,要分辨一下你接收到的信息是feedback(反馈)还是judgement(评判)。我的经验是,feedback 更多是关于 what you do 你做了什么,因为外人只能看见你的行为;而judgement,会很多是关于who you are —— 一个关于你的品质的内在的评价,诸如前面说的“犬儒和自私”“无力”。接收到这样的讯息,不妨简单的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而且,即使他偏巧说中了,那也无益于你。好的反馈是告诉你你的什么行为造成了什么影响,然后让你自己决定要不要调整,该怎么调整。

我们自己呢,也需要好好的观察自己。

你judge别人,比这个好,比那个差,其实是要找到自己在人群里的相对位置。然而由于内在评价体系的不健全,自己又不是很确定,于是需要别人的judgement来verify(验证)一下。所以不管我们承不承认,我们经常需要别人的judgement。还有,我们这么强烈的被别人的judgement影响,其实是因为我们自己更多的关注于external labels of “what” we are 这些关于自己的外在的标签,诸如身份地位权利金钱,而非“who” we are internally 我们内在的品质。而这些外在的标签,往往依靠别人来得到。很多时候,与其说是别人judge我们,不如说我们潜在地需求被judge。

我也看到过很多成年人,在接受别人的反馈或评判的时候,很不舒服,甚至开始哭泣。在相当多的时候,这其实是一种对自己可能需要做出的改变的恐惧,或者抗拒。因为他感受到了强烈的外力推动他改变——要赢得别人的好的judgement,就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这种恐惧的最深处的来源,可能是把这解读成“对自己过去的一种否定”—— 过去的我在什么地方错了吗?

慢慢地,我发现,只要我们自己越来越少的judge别人,越来越多的关注“who” we are(我们内在的修养和品质),就会越来越轻的受别人的judgement影响。


这篇文字来自我的公众号“点亮自我”。

Judgement —— 由“中产阶级的广场舞”想到的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Judgement —— 由“中产阶级的广场舞”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