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榜之李姓十将(一)

唐朝以武立国,至始至终四周都有强敌环饲,加上安史之乱后,河北三镇割据自立,导致内战外战频发。有唐一代,战争从未停止,虽然说综合国力是战争的支撑,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力量,但是在战争这个充满变数的领域,将领尤其是统帅的才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强大国力的支撑更加重要,所以古人才会发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样的感慨。

作为尚武之风盛行的唐朝,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小白就为大家梳理一下自己心目中的那些名将,由于唐朝名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小白准备分批次“搬运”。首先,小白从皇家姓氏李姓中选出了十位名将,其中有皇室宗李氏、赐姓李氏自己普通李氏。闲话不多说,走起:

10.李克用

唐朝名将榜之李姓十将(一)_第1张图片
晋王李克用

李克用是沙陀部族人,父亲是部族首领,姓朱邪。因参与平定庞勋起义,被唐懿宗赐姓李,改名李国昌。李克用是李国昌的长子。

作为唐末五霸之一,李克用领导下的沙陀军一度是唐末战力最强的军事力量。虽然李克用有一只眼睛视力不好,但是英武绝伦、骁勇善战,所以给他取了一个外号“独眼龙”。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朝廷采用杨复光之策,征召沙陀军迎击黄巢军。年仅20岁的李克用率领沙陀军联合河中、易定、忠武三军,在梁田陂大败黄巢大将尚让军15万,斩首数万,遂一战成名。而后李克用等四军直抵渭桥,进逼被黄巢军占领的长安。一日三战,在渭南大败黄巢,黄巢“焚宫遁逃”。李克用因功升为河东节度使,这成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根据地。

这时,黄巢势力仍然十分强大,其他方镇都无力单独对抗,于是往往求救于李克用,但是又忌惮沙陀军强大的军力,故而关系十分微妙。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时任忠武军节度使的朱全忠因抵挡不住黄巢的攻势,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出兵,并在汴河旁大败黄巢军,斩杀1万人,擒获黄巢幼子,并逼黄巢军大将投降唐军。为此,朱全忠摆下酒宴,犒劳李克用。席间,朱全忠却趁李克用酒醉,准备杀他以除后患,幸得李克用部将死战,才得以逃脱。朱、李二人从此势同水火、刀兵相向。中原地区也成为了这两人的主战场。李克用鼎盛时期,有河中王重荣为盟友(铁杆),加上占领昭义镇,后又结好魏博、卢龙二镇,势力一度雄踞中原。

正当胜利的天平开始倒向李克用时,阴沟里翻船了。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李存孝”事件发生(这是小白杜撰的名字)。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李存孝是李克用的义子,也是他手下第一猛将,攻城略地,战功显赫。李存孝攻占昭义后,李克用没有让他任留后,导致他心生怨愤,竟然背叛李克用,而且投靠朱全忠。李克用亲自率军打下了昭义,俘获了李存孝。李克用本就十分器重他,准备大事化小,但是身边将领都嫉妒李存孝的战功和才能,都没有为他求情,李克用不得已“挥泪斩马谡”。这本来也就是一大损失,但是李克用越想越气,竟然迁怒到所有将领。“李存孝事件”成为了朱、李二人的分水岭,这一事件导致沙陀军两位大将李存孝、薛阿檀先后身亡,而且因此军心涣散,导致兵势浸弱,朱全忠独霸中原。

李克用率领的沙陀军,都是身穿黑色军服,被称为“鸦军”,是一支在唐朝末年的强大军事力量,而且在平定黄巢起义时,可以说是居功至伟。李克用的军事才能不必说,但是因为他不具备政治才能,只是单纯凭借军事手段去谋求政治资本,导致势力很快衰败下去,最终蜗居于河东一隅,中原之地尽皆落入朱全忠之手。李克用可以说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军事将领,而不是一个优秀的统帅。不管怎么说,李克用的存在,始终制衡朱全忠、李茂贞等人的主要力量,可以说他的存在一定程度下延续了唐王朝的国祚。更重要的是,李克用为他儿子李存勖推翻朱梁奠定了基础。

9.李皋

唐朝名将榜之李姓十将(一)_第2张图片
低调的名将——曹王李皋

李皋字子兰,是曹王李戢的儿子。作为李唐皇室,李皋的官场际遇十分的曲折,最低谷时被贬到了潮州当刺史(后来大文豪韩愈也被贬到此)。直到杨炎为相,他的仕途才重见光明。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李皋被任命为湖南观察使。升官本来是好事,但是这个位置却是个烂摊子。因为前任观察使辛京杲施政不善,导致部将王国良煽动武冈县人造反,朝廷派兵平乱,竟然屡屡无功而返。

李皋赴任后,没有想之前一样直接派兵攻打,而是写了一封劝降书,这封劝降书字字句句都说到王国良的心坎上了,于是同意投降。李皋亲自前去武冈县,而且不顾部将反对,单骑入“敌营”,然后大声呼喊:“有人识曹王否?只我是。国良何不速降?”王国良手下听见后都懵了,直到有认识李皋的人告诉王国良,王国良于是认罪请降。一众“暴民”不费一兵一卒,在李皋过人的胆识和强大的人格魅力感染下,一下都成了良民。之前从未带兵的李皋,初次平叛竟然就达到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战争指挥艺术层面,确实是个天才!李皋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建中二年(公元782年),遭逢梁崇义、李希烈先后造反,李皋被任命为江西道节度使,率兵平叛。到任之后,李皋除了修缮兵甲、准备战舰之外,同时深入挖掘人才,在他的努力下,他发现了一批人才,其中以王锷、伊慎最为突出。伊慎原来是李希烈的部将,李希烈十分忌惮他的才能,担心李皋重用他,于是使反间计,想借朝廷之手除掉他,幸亏李皋拼死力保,加上伊慎立功自赎,才得以保全。事后证明,李皋的这次“投资”是极为成功的。

之后,李皋率军攻打李希烈,面对天险蔡山,他使出“瞒天过海”“暗度陈仓”之计,一举攻克蔡山,接连攻克蕲州、黄州,保证了江南财赋得以顺利运至关中。

为了切断朝廷的赋税通道,李希烈派骁将杜少诚率兵万余攻打蕲州、黄州,伊慎趁叛军立足未稳大举猛攻,斩首万余,几乎全歼了这股叛军。在李皋的指挥下,王锷、伊慎连战连捷,打的李希烈“闭门不出”。贞元初,朝廷加封李皋为荆南节度使,不久李思登以随州投降朝廷,淮西平定。在平定淮西的过程中,李皋率军攻克4个州、17个县,大小十余战,未尝败绩,史称“以江汉倚皋为固”。

作为皇室宗亲当中的翘楚,李皋“治军旅,御寇戎,谋必臧,战必胜”,加上为人禀性端庄,处身廉洁,又以改过迁善、知人任下为己任,故宾从将佐多至大官。

李皋之才,虽古之名将,何以加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朝名将榜之李姓十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