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45河马听书:《文明是副产品》

关于作者

郑也夫,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先后在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供职,曾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主持人,“实话实说”总策划,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他是改革开放以后最早研究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社会学家,擅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观察和分析中国当下处境中的真实问题。

关于本书

《文明是副产品》从筹划、酝酿到完成一共用了七年,蕴涵了作者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思考。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我们总喜欢由果溯因,为文明的发展寻找理由,郑也夫则跳出了这一层,从微观的人类学视角,通过对推动文明演进的关键创新鞭辟入里的分析,推演出文明与其说是目的性与计划性的产物,不如说是一种副产品的结论。

核心内容

文明不是计划和目的的产物,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巧合、一个又一个意外的产物。对于宏观的文明发展,我们可能不能依靠人类的意志,但对于个人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创新来开创。

一、贯穿全书的两对核心概念

1. 生物进化与文明进化

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物种为了适应环境发生小的变异,逐渐积累发展为显著的变化,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而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先进的技术文化因为竞争优势淘汰掉旧的技术文化,技术文化不断累积,量变发生质变,最终发展为新的文明,这一次又一次文明的迭代,就是文明进化。

一般来说,我们总是觉得生物是朝着越来越高级的方向进化的,但实际上,生物的演变,与其说是在进化,不如说是在演化。物种无论是走向复杂,还是原地踏步,甚至走向简单,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人类社会也是一样,新的文明虽然在现在看来有很多明显的优势,但这并不是人类高级的标志,只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没有高下之分。

2. 目的论与副产品

目的,只是人类独有的意志的产物。副产品,是指在生产主要产品过程中附带生产出的非主要产品。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同时好奇心也导致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人们总是喜欢以果推因,为每一个发生的事件找一个理由、寻找一个目的,并力求合理,然而,这些看似合理的理由往往并不是真实的理由。文明进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不存在一个目的,文明只不过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副产品。

二、一夫一妻制,是狩猎这个目的带给我们的副产品

在一般人眼里,一夫一妻制是文明社会的表现,但是,现代生物学的调查发现,一夫一妻制虽不是主流,但在动物界也是普遍存在的。

部分动物演化成一夫一妻制有两个原因:第一,一夫一妻制有利于抚养后代,把妈妈一个人的工作分担到父母双方;第二,在生育效率方面,一夫一妻制远高于群婚群交制。那为什大部分动物选择群婚群交制呢?原因是抵御天敌。一夫一妻制的生存方式在抵抗天敌时,雄性只能自己上阵,死亡率较高,繁殖单位容易破碎,而群居制的动物遇到天敌时,往往是群起抵抗,雄性的死亡率较低,繁殖单位更稳定。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动物不既选择群居又选择一夫一妻制?我们先说一个二态性的概念,它是指两性在性器官以外的身体差异。身材高大的雄性有能力驱赶更多的同性竞争者,来获取更多雌性,根据自然选择,一代又一代之后,雄性相比于雌性越来越高大。在群居制的动物里,或许最开始是实行一夫一妻制,但随着二态性逐渐加深,性资源的天平愈发地向强壮的雄性倾斜,最终往往还是会倾向群婚群交制,一夫一妻制很难达成,群居与一夫一妻制很难同时实现。

人类能够做到在群居的前提下实现一夫一妻制,是因为狩猎。狩猎需要大家都出力,所以种群中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性公平,保证每个个体都全力进行狩猎,同时,狩猎用的武器拉平了个体间身体的差异,使得性资源的分配更加趋近于公平。

三、农业,是对“天赐圣米”所带来的稳定上瘾的副产品

在一般人眼里,农业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我们才能养活自己,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原始人的食物很充足,每天只需几个小时的狩猎采集就能获得足够的食物,大规模的饥荒只在文明诞生之后才经常出现。并且,农业社会以后,人们的劳动时间反而增加了,那为什么人类会选择农业?

在原始社会,很多地方都出现不需要种植直接就可以采集的作物,一部分人类就被吸引,选择定居在附近。同时,因为食物充足,人口出现了暴涨,有限的食物在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时,很快发生短缺,于是,一部分人选择带着种子离开,自己去播种,在这些不需种植就可直接采集的“天赐圣米”附近,农业出现了。更残酷的是,人类一旦养成了农业的习惯,就只能在农业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当人口数量超过了承载的极限,人类就只能更辛苦地工作,因为不辛苦工作意味着有人要挨饿,社会动荡,生活不再稳定。农业文明,只不过是人类习惯于“天赐圣米”所带来的稳定之后的副产品。

四、创新

1. 创新与文明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的创造,与文明的发展虽不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却有强烈的正相关性。一项普通的创新和推动文明演进的重要创新在它们所处的时代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随着创新大量的涌现,量变会产生质变,文明就能实现飞跃。创新为文明进步提供动力,同时也帮助我们个人完成自我实现。

2. 推动创新的五种重要方式

(1)给予

给予的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组织、国家,甚至是上天。给予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方的心理、期待和行为,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从而诞生创新的机会。

(2)借用

把一个领域的知识放到另一个领域,这既是人类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普通人达成创新的机会。

(3)杂交

杂交就是结合两个不同领域的知识。一个领域的知识即便研究得再深,往往只是线性增长,跨学科的知识,才更容易实现指数级增长。

(4)发明

发明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iPhone 只是一部手机,但却引领人类进入智能手机时代,无数个手机应用应运而生,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

(5)互动

个体与他者的的互动是个体行为的重要动因之一。竞争是市场活力的源泉,竞争者的互动是企业创新的动力。

金句

1. 物种无论是走向复杂,还是原地踏步,甚至走向简单,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人类社会也是一样,新的文明虽然在现在看来有很多明显的优势,但这并不是人类高级的标志,只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没有高下之分。

2. 文明进化和生物进化一样,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只是对环境的适应。同时,某些具体的文明成果也一样,并没有一个目的,也没有一个冥冥中的意志去设计,只是一些其它目的的副产品。

3. 就像那句古老的印度谚语所说,“只有作死的猴子,没有饿死的猴子”,或许选择发展农业的我们才是那群作死的猴子。

4. 稳定就像是鸦片,让最早发现“天赐圣米”的人们上瘾,放弃了自由自在的狩猎采集,选择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获得收益的困难模式。

5. 一项普通的创新和推动文明演进的重要创新,在它们所处的时代并没有什么不同,很可能后者产生的原因比前者还要不靠谱,后者之所以能推动文明演进,不是因为有人用思维推导,而是创新大量的涌现,量变产生质变后,实现了文明的飞跃。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345河马听书:《文明是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