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

   这篇文章是通过电子档来读的,倒叙、插叙、设置悬念的运用把原本简单的人物关系和平铺直述的故事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案件的推理有条不紊,逻辑清晰。

 小说围绕着一对不幸痛失女儿的夫妇展开,妻子出门买东西留孩子一个人在家,孩子被一个判无期徒刑却被假释出来的男人残忍杀死,夫妻两人在痛苦中申诉,将罪犯判处死刑,可两人并未因此解脱,反而活在巨大的痛苦中,最终无奈离婚。   这里就引出了小说想讨论的一个问题:判处杀人者死刑到底对遗族有什么意义?罪犯在审判的过程中并没表现出对遗族的忏悔,反而渐渐麻木,甚至最后丧失了对生的希望,认为申述“麻烦”。又或者所有的审判都是无力的?无期徒刑的罪犯既然在监狱中待了许多年,甚至因为表现好被假释,出来后还是继续杀人?刑法的意义是什么?

    妻子曾经认为,要求杀人凶手自我惩戒,根本就是虚无的十字架。然而,即使是这种虚无的十字架,也必须让凶手在监狱中背负着。丈夫没有这么认为。 (两种对生命的不同态度)   最后医生选择了自首,然而因为证据不足却无法定案,医生的丈人也因为是帮助医生隐瞒真相而被减刑。

    罪犯出狱后再犯的几率一直都很大,这本小说就是为了揭示现代刑法的弊端,无法顾及受害者遗族的感受,无法让杀人者反省,死刑很无力,而无期徒刑,也只是虚无的十字架。我想,杀人者也许不必偿命,但必须在余生背负着对受害者遗族的十字架而活,这个十字架不是虚无的,而是实实在在的铁铸而成。

                   摘抄

乌云在中原的内心极速扩散,不愉快的回忆苏醒。

看着别人从悲伤中升华出来的背影,中原觉得自己的心灵也多少受到了净化。

她是处于自虐的目的而开始偷盗的,她想要的不是偷窃本身,而是其所带来的惩罚。

让犯了罪的人在一定时间内服役,想要通过这样的手段来防止犯罪根本就是一种空想,或者说更是接近一种幻想。

中原感觉有一坨沉重的东西圧在了胸口,他一直在找能准确表达出这种感觉的词汇。

一阵阴云在纱织心中扩散开来,让她不知该如何是好。

律师,其实死刑也不错。人终有一死,既然有人决定了自己的死期,这样也不坏。死刑不是刑罚,而是自己的命运。

人终究无法做出完美的审判。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