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去上课时的一些想法

为了打发工作之外的时间,也是为了向自己的方向迈进一步,前一段时间报了中科院的某培训班的面授课程,于是从3月1号起,就开始了每周两天去那里上课的生活。

在一个团体中,我总是最慢热的一个,很少主动说话,大多数人也因为我的沉默而不知道如何主动和人搭讪。无论是新入职一家公司,还是读书时进入一个新的班级,只要是加入新群体,都是这样的境况,这次去上课也是如此。直到我去的第三天,才和人说上一句话,其余时间都是默默旁观着别人。

先说这三位老师,第一天去时,已经是下午快下课时,所以并没有赶上老师的课程。所以对这位老师没什么印象。

第二天讲课的老师是位年轻女老师,助理教研员,典型的学院派。介绍时说在中科院已经呆了十几年了,估计是从研究生开始的。拿着的教材,从远处看做的笔记花花绿绿,写满了字,她说是自己这么多年来讲课做的笔记。她的讲课风格就是明显的大学讲师式,很明确地去解释一个名词,哪里是考点说的清清楚楚,最后还准备了很全面的习题。即使快下课时课还没讲完。

我个人是比较偏向于这位老师的授课方式,除了每个考点都讲得清清楚楚外,中间还穿插着国外实验的视频,领域内最新科研成果的TED,还有一些BBC纪录片中的要点。谈到自己家庭,好像也是很美满的样子,孩子5、6岁,前两年在国外上幼儿园。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人生赢家”。

第三天上课的,是位五十来岁的副教研员。其它考生都挺喜欢这位老师的,因为讲课举很多例子,比较风趣。当天他还生着病授课,刚开始看他背着双肩包穿着运动鞋,感觉很随和还颇有好感,但是他的课程听到最后时已经毫无耐心了。他的头衔是某协会副秘书长,命题组成员等等。讲课时旁征博引,但是一跑题就拉不回来。尤其是关于女性的言论,“女生25岁是巅峰时刻,要趁这个时刻把自己赶紧交易出去。”“读研究生读博士,读那些有什么用,还不如嫁个好人家。读书和嫁人相比,永远是嫁人更重要。”每次讲到这些话题,台下都是哄笑(学员4/5都是女性),觉得幽默。但是这些言论分明听着那么刺耳。

此人头衔响亮,语言能力非常强。但根据我搜索的结果显示,学术方面一直挺一般的。混迹于各高校和培训机构中讲课,做些讲座。如果是偏向于实用的人,可能会喜欢,我还是挺反感这种人的。

学员们没有过多接触,只是平时别人聊天时我无意听到一些。有一些是退休后没事干,所以想多学些知识充实生活的。有的是三十来岁想要工作转型,还有的是机构要求必须持有证书,总之各种各样都有。第三日时,中午坐我旁边的四十来岁大姐叫我一起去吃饭,四个人一起,于是我有机会听了他们各自的情况。

一位是在清华大学做FMRI研究的,一位刚生完孩子打算转行正要攻读在职博士的,还有一位做财务已经退休的。因为代沟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吃饭时我只是在一旁听,没怎么参与讨论。

听了他们的谈话,有一些感触。

一是,学霸是可以跨越年龄的。一位四十岁的学霸学习效果要比我这种二十来岁的学渣学习效果好得多。记忆力衰退等等问题,比起她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二是,人人的观点都可能偏颇,即使阅历丰富。以前我总认为,一个成熟的人,不会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评价别人。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并不总是在思考问题上更为全面。


其余的老师和同学以后开课了再继续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3.9去上课时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