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栓:教研人在旅途(五)

      这是一个离县城比较远的乡镇。虽然较远,但,教研的氛围还是很浓的。教办的所有领导都是从教学一线上来的,还有一个善于做教研的优秀教研员,所以,他们每年都要举行几次大型的教研活动,这个乡镇因此也培养出了较多的优秀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

张贵栓:教研人在旅途(五)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年的春季,乡里决定举行一次大型观摩研讨会。农村学校实行包班制教学,所以这些教师应该都是全学科教师了。这样算来,这场研讨会安排的内容也应该是比较多的。

程实老师一行坐车到达会场之后,第二节课即将结束。看到会议安排表后得知,原来,会上安排的内容是这样的:第一节是语文课,第二节是数学课,第三节课是英语课,第四节课是品德课。

这是他们自己组织的本乡镇的观摩研讨会,邀请程实老师一行前来观摩指导,实际上是本乡镇优质课的展示活动。

程实老师一行照例坐在了会场的前排,开始安心听课。这个教师讲的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程实老师比较感兴趣,听得津津有。

台下的听课老师不时发出议论的声音,由于坐在台上,也听不清楚议论的话题是什么。有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有转身说话的,声音较大。近五百人的会场,一时显得有点儿嘈杂。

主持会议的领导发话了:“老师们!注意听讲,下课以后再讨论。”马上,会场安静了下来。

张贵栓:教研人在旅途(五)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过了一会儿,声音再起。派出学区领导巡查自己单位的听课人员,效果不错。

中午时分,伴随着音乐声,第四节的“品德”课结束了。

中午吃饭时,与几个学区校长聊了起来,首先是有关课的话题,其次是会场安排的话题。

一位校长说:“活动丰富多彩,大家很是受益。”

“每一节课都彰显出了自身的学科特点,农村老师需要全员参与。”另一个校长说。

一位教导主任接过了话题:“老师们议论的话题都与教学有关,议论的是他们自己关心的、喜欢的学科。”

“议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听不懂者发出的议论;二是听懂者发出的议论。”一位不知身份者如是说。

程实老师说:“只要老师议论的有道理,其实‘互动’就是研讨。”

程实老师现在说出来“互动”这个词,但他心理并不轻松。

这场活动虽然结束了,他还在思考着“互动”。

一个月过去了,程实老师还是思考着:怎样构建一个“互动式”的教研环境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贵栓:教研人在旅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