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

港式爱情电影《志明与春娇》里,
大家最熟悉的一个场景,

恐怕要数每天中午一大帮人聚集在一起煲烟。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1张图片

他们围着一个橙黄色垃圾桶,
一人一支烟吹水聊天,

享受难得的午间时光。
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到,
他们煲烟的地方不在喧闹大街,

而在拐几个弯下几步楼梯才能到达的“后巷”。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2张图片

据说,在香港,
后巷的出现,
能追溯至20世纪初。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3张图片

那时市区受到鼠疫侵袭,
政府便在1903年规定,
楼宇之间必须腾出不少于六英尺宽(约1.8米)的通道,

以保证通风和采光良好。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4张图片

一直到现在,
无论开发商建出多少铅笔般又窄又高的大厦,
每栋楼附近总会有那么一条后巷存在,
不失为香港一道别样的风景。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5张图片

走进后巷,
或许看不到如《志明与春娇》里那般热闹的煲烟盛景,
但香港后巷的真正面目,

不一定不多姿多彩。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6张图片

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
地价高、租金贵、地方又小,
很多商户、住户便“被迫”把一部分工作、生活搬到后巷来进行。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7张图片

这里有社会底层住户晾晒的衣服,
有拾纸皮的老婆婆码放的货物,
有开了四十几年只能坐两个人的理发店,
还有为躲避大街人流抄近路的运货的工人,
也有忙里偷闲独享一支烟的餐厅员工……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8张图片

而几步路的距离之外,
是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
是车水马龙的繁荣马路,
后巷交织出一个特殊的过渡带,
将贫、富、明、暗温柔隔开,

为那些在城市底层生活的人提供一寸生活余地、一处喘息空间。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9张图片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10张图片

旅居香港22年的德国摄影师Michael Wolf,
去年一月推出了一本叫《非常道 巷里巷外》的摄影集,
内容正是:1637张香港后巷的彩色影像。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11张图片

在Michael眼里,
香港的后巷处处精彩,
不光交织出生活气息,
更是一个盛产艺术、

甚至能反应香港城市性格的地方。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12张图片

“我对他们如何使用空间很感兴趣,
清洁工人用不同的方式
来晾晒衣服、手套、拖把,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文化,
而手套、拖把、衣架、彩带看似杂乱,
却又拼凑出美丽的几何图案。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13张图片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14张图片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15张图片

或许,
在后巷生活的人,
未必拥有艺术家的眼光,

但一定有一双富有创造力的手。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16张图片

这些常见又平实的小巷,
处处充满了智慧生活的巧思,
难怪Michael话,

“这里最能体现港人的聪明才智、克勤克俭、灵活变通的特质。”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17张图片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18张图片

去年三月,
起动九龙东的美化后巷计划一经发布,
便收到不绝于耳的反对声。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19张图片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20张图片

反对之声除了在于指责其以文化艺术为名,
帮助地产商发展外,

更在于政府过度规划后巷的做法。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21张图片

现居香港的瑞士籍建筑设计师Caroline Wuthrich就认为,
将这些后巷留给本身已在使用的人,
才是最好的做法。当政府带着规则去处理这件事,
后巷就会变得规律又乏味,

就像商场一样千篇一律。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22张图片

希望香港能保留住这片自然生长,
还未被完全控制的地方。
因为香港后巷最为有趣之处,
或许就要数,

从一开始它就是个没人理的地方,
所有东西自然地出现,

所有东西都独一无二。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23张图片

一条条窄小的后巷,
便连接出一个灯火辉煌的香港,
后巷亦如香港这座城,
独特、狭窄却有生命力。
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_第24张图片

▲ 图片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这里,和志明与春娇来次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