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将与生活和解

读完了201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的作品《亲爱的生活》。第一遍看完以后,我只觉云里雾里,没怎么看懂,看到中途的时候差点都有点看不下去了。开始吐槽或许是翻译者的水准太一般,句子断断续续,一个个短篇小说里情节不紧凑,碎片又凌乱,跳跃性大。但同时也在反思,或许是自己看得太不走心的缘故,所以才未能理解这部小说的深层次意义。内容我不能完全理解,但并不表示它就值得放手。于是,我合上书又翻开了书,从末尾页又回翻到了第一页,开启了我私人阅读史上罕有的同一本书再读一遍的历程,而且是在没有任何阅读时间间隔的条件下。


我们终将与生活和解_第1张图片

《亲爱的生活》是门罗的封笔之作,也是她认为的自己写就的最好的一部小说。这部作品里有十四篇短篇小说,每一篇里都隐隐约约地显现着主人公对生活某一方面的无力最终又不得不与生活和解的态度。女性主义的视角在这部作品里非常的明显,每一篇里都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甚至是琐碎。书中描写家庭生活、婚姻生活、亲人、陌生人,如果不用心读,很有可能将之误解为对生活的碎碎念。

读的过程中也并不像书名给我们的那种很轻松的感觉,而是恰恰相反,在更多的时候会有种沉重压抑感。但越读到后面,这样的感觉就会越来越越强烈和真实:门罗述说的不就是真实生活本身吗?厌倦与逃离、偶然的相遇与猝然的离开,不可克服的疾病与无法延缓的死亡。一地鸡毛。但最后,“我们会说起某些无法被原谅的事,某些让我们永远无法原谅自己的事。但我们原谅了,我们每次都原谅了。”

《漂流到日本》篇中,格丽塔是个女诗人。她的生活平淡又沉闷,也为此而苦闷,没有女诗人那样的浪漫与自由。她想让家人及他人因为她是女诗人而受到认可理解和尊敬,但又极力避免家人及他人提及她是个女诗人。她极力想挣脱沉闷琐碎的家庭婚姻生活的束缚,然而又不可避免地因婚外冒险而心生愧疚。也许是诗人心性使然,她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一切有用的东西,而丈夫彼得恰恰相反。

一年夏天,丈夫彼得远行出差,格丽塔和女儿凯蒂借住在一个朋友在多伦多的家里。在一次受邀许多作家参加的宴会上,她极力想融入其中却又因陌生人的冷漠游离在宴会之外。就在她醉意微浓放下被别人攀谈的虚荣希望后,他,却意外地搭理了她。他是举办宴会的那家人的女婿。

后来,她像生了病似的,思念他。给他写信。就像把一张纸条放到漂流瓶里,希望它漂流到日本。

无音讯。

在格丽塔和女儿搭乘的火车上,她和一对坐在对面的小伙与姑娘交谈,而后,她和这对昔日恋人中的那个小伙发生一夜情。在女儿熟睡中,慌乱匆匆。回到女儿睡的卧铺后,因找不到女儿而心焦。最后她发现了女儿,在女儿细微的嫌弃动作中,心生愧疚。

火车中途,他下车了,向她挥手再见。


我们终将与生活和解_第2张图片



这一路上,她遇到了很多人,然而终将又回到了生活本身,来来去去,走走停停,谁都不会为谁停留太久。每一次的相逢与离别,谁又知道意味着什么呢?

门罗说出了我们每一个人对生活无力的一面,然而,最终,我们又不得不拥抱真实生活本身。

我们终将与生活和解_第3张图片



《亚孟森》里“我”到一个特殊学校从教(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患有肺结核)。在那里与一个医生相识相爱,他突然决定与我结婚,然而就在我们决定去亨茨维尔结婚后,他又猝不及防地决定不和“我”结婚了。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人。

“我”不过是一个善良的女人。

“我”平静地接受了这个决定。

多年以后,“我”和他在街角重逢,相互问候。没有爱没有恨,只有过往的回忆与真实的当下。“似乎我们仍然能够走出人群,转瞬之间我们就可以又在一起。但同样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会沿着刚才的方向继续走下去。”

琐碎的故事情节,平淡如水的生活镜头。坦白说,《亲爱的生活》里没有许多小说那样的故事情节的起起伏伏,有的只是那些极其平凡的日常。我们每一个人就身处在这样的日常中,常常深陷其中,有时却又毫无察觉。在这样的日常里困惑、挣扎、迷乱、兴奋、失落,为单调重复的日常,为得而复失的爱情,为猝不及防的离世......

这是关于生活,门罗说出的一切。

在这趟生命列车上,任何事都不会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发生。那些难以预料的无常或许就是我们所习以为常的日常,但没关系,最终,我们都将与生活和解,就像门罗所说的:“因为,我们一直以如此善意对待的生活,终将以善意回馈你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终将与生活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