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特异的创作风格,非凡的叙事技巧被英国编入二战以来影响世界的100部书之中。
与书有关的日子——2016年第六篇读书笔记《洛丽塔》
一晚乱梦,这本书真不适合当睡前读物。性变态亨伯特先生敏感到病态的絮絮叨叨的独白,大长句子,大段大段的细节描述,读的我快喘不过气来,我用了很长时间才读了100多页,但是脑子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而不自知。我没有陷入睡前读书的兴奋,但还是入睡困难。我为了从亨伯特先生营造的氛围里走出来,还读了读韩良忆的随笔,希望自己能进入一种轻松的状态。终于,我睡着了,但是整整一夜胡乱做着奇怪的梦,我睡了6个小时,深度睡眠只有11分钟,好累。
说来可笑。这本小说我最先读的是英文版(当然没读完),大学时在学校的图书馆遇见了这本书,很窄很厚,泛黄的纸上,文字像刻在了上面,封面一个身姿曼妙的女孩趴在草地上读书,这个封面吸引了我。还有开头: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ee-ta: the tip of the tongue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 Lee. Ta.
中文如下(请原谅,我有收集小说开头的癖好):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洛—丽—塔;舌尖得由上腭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
我以为我能读懂,结果一个个生僻词蹦了出来,还不够,繁复的形容词和夹杂着的法文和拉丁文,为了体现人物的特点还有大量的引经据典,最可气的是,情节发展的奇慢,真快赶上意识流了。最后不得不放弃。现在读完了中文版,回头再看,恐怕我还是没勇气读一遍英文版。也许有那么一天吧。
再来说两句译本的问题吧。我读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的,主万的译本,有人争论说于晓丹的译本比较好。我大概读了读于晓丹的译本,说实话差别没有那么大。总体说来,渊博的纳博科夫的小说,基本就是纯文学类小说,不像一些偏通俗的小说靠大众靠的那么近。如果没看过很多西方的经典,没读过很多西方的诗歌的话,说实话,确实有很多部分领会不了作者的才华和苦心,还影响了阅读的顺畅度。两个版本都有的问题就是有明显的翻译腔,注释也太多了。主万版为了保留主角亨伯特先生是欧洲人这一特点,原文中的法语还都留下了(于晓丹版没有把法文留下),加上大量的注释和括号内人物的注解,所以我读起来觉得有点乱。
多次有人提到,纳博科夫作品最好的翻译是梅绍武先生(梅兰芳之子)。 梅先生翻译的《普宁》和《微暗的火》为纳博科夫的中文风格本奠定了基调。
时代在进步,语言也在不断演变,新的研究,新的角度,翻译也在与时俱进,这几年有很多大牌的文学作品,有了新译本。我在期待有一天有一个真正热爱《洛丽塔》这本小说的译者出现,给我们读者一个全新的译本。
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年4月22日 -- 1977年7月2日)一位俄裔的美籍作家。出生在俄国圣彼得堡的贵族家庭,儿时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纳博科夫的家庭里就使用三种语言:俄语、英语、法语,所当纳博科夫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可以用英语阅读和写作。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以后,纳博科夫一家开始了海外的移民生活。纳博科夫本人先后在英国、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法国、美国、瑞士定居,1941年抵达美国后,先后在美国历史自然博物馆、纽约博物馆工作过,后来在康奈尔大学担任欧洲和俄国文学教授。纳博科夫的爱好有象棋、网球和收集蝴蝶。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厚厚的两套、四本,共1600多页纳博科夫的传记(分为俄罗斯时期、美国时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阅读。
该小说在1955年出版,出版之时就饱受争议,引入我国的译本晚了有50年。小说曾经被禁的主要原因是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书中描写了一位中年男子与十二岁少女的畸恋)。小说故事的本身是不道德的,但道德和小说的艺术无关。
鉴于书中内容较多(500多页,40多万字),故事情节的发展是阅读的主要动力,在次我就不再赘述。
浅谈我几点阅读的感受:
①纳博科夫式的独特文体。
根据上文介绍,纳先生是出身贵族,受过多年高等教育的。所以纳是学院派作家,文体喜欢咬文嚼字、引经据典、迷恋细节描写,但语言优美,比喻奇特。
在我回顾自己的青年时代的时候,那些日子好像许多暗淡的、反复出现的纸片,一阵风似的都从我眼前飞走了,火车旅客清早看到跟在游览车厢后面翻飞的一阵用过的薄绵纸的风雪。
自那以后我生活的二十五年逐渐变细,成了一个不断颤动的尖梢,最终消失不见了。
总共算来,有四十颗——四十个夜晚都有个身体虚弱的小人儿睡在我不住悸动的身子旁边。我能不能剥夺自己一个这样的夜晚,以便自己现在安睡呢?当然不能:每颗小小的李子,每个带着活生生的星尘的微小的天象仪,都太宝贵了。哦,让我暂且悲切伤感吧!我对冷嘲热讽已经十分厌倦。
(他把想要迷倒洛丽塔的四十课安眠药比喻为之为,小小的李子.....,,后来根据剧情的发展,这根本不需要)
②恋童癖亨伯特先生的变态视角。
亨伯特先生在书中结过两次婚,但在他眼里成年女性是粗壮的腿、宽阔的背、粗糙的皮肤和红色的斑点,铁锈色的头发......
女大学生在他眼里是:“几乎没有什么比一般女大学生的松垮笨重的骨盆、粗壮的小腿和惨淡的肤色叫我感到更为厌恶的体形了(大概因为我在她们身上看到了粗糙的女性肉体的棺木,而我的性感少女就给活埋在里面)”(女大学生尚且如此,那上了年纪的女性就更加不堪)
亨伯特写在日记里描写后来成为自己第二任妻子、洛丽塔的妈妈黑兹的话,“黑兹那个女人,那个大婊子,那个老娘们,那个讨厌的妈妈,那个——又老又蠢的黑兹不再是你愚弄的人啦。她已经——她已经……”
而十二三岁的少女是:“美好的皮肤——哦,真美好:柔软娇嫩,给太阳晒成棕褐色,上面没有一点儿斑点。多吃圣代冰淇淋会引起粉刺。那种叫作皮脂的油质滋养皮肤上的毛囊,如果皮脂过多,就会刺激发炎,导致感染。可是性感少女都没有粉刺,尽管她们大吃营养丰富的食品。天哪,真叫人受不了,她太阳穴上面的那片丝绸似的微光渐渐变成发亮的褐色头发。还有在她那沾满尘土的脚踝旁抽动的那根小骨头。”
“我的芬芳馥郁的宝贝儿,洛那可爱的、晶莹透明的内脏已把那些甜食消化掉了。”(内脏都是可爱的晶莹透明的.....天呐!)
我觉得终极变态的一段描写:而且我还是个十分体贴的朋友,十分慈爱的父亲,十分出色的儿科大夫,照料着我的赤褐色皮肤的小姑娘身上的各种需要!我心里对大自然的唯一的怨恨就是我无法把我的洛丽塔从里朝外地翻过来,用贪婪的嘴唇去亲她那年轻的子宫、她那未经探究的心脏、她那珍珠质的肝脏、她那马尾藻似的肺和她那一对好看的肾脏。(天呐!他想要把洛丽塔的身体从里到外的翻过来,舔一遍......)
这样的细节描写还有很多埋伏在书中,无时无刻不在挑动着我的神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确实让主人公变态先生的形象更加逼真和立体起来,也给猎奇心理的读者提供了很多趣味。(书评家们说,这是作者在调侃和“戏弄”读者,好吧,他的目的达到了!)
③本文的意义或主题。
当时大众的评论是:该小说不仅涉嫌猥亵幼女、诋毁知识分子,而且有在意识形态上攻击美国青少年教育、抹黑美国光辉形象的嫌疑。但是,后来经过百多位专家的认真研究论证,因其特异的创作风格,非凡的叙事技巧被列入经典文学的行列。
纳博科夫本人在序言里讽刺地说道:本小说有着宝贵的精神性病理学和伦理学价值。但其实纳博科夫一面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表示不屑,另一方面让主人公亨伯特认真的寻找自己变态的根源和动机,这些原因是真实的吗?who cares! 真实和道德不是文学小说要讨论的问题。
还有评论家们说,亨伯特象征着衰老的欧洲,少女是年轻的美国,书中充满了隐喻,表面上看是衰老的欧洲诱奸了美国,其实是美国诱奸了欧洲。真服了这些评论家们。
总之越是有争议能引发不断讨论的作品越是伟大的作品,这也是本小说的伟大之处吧。至于主题嘛,还是读者朋友们自己去寻找吧!
④作者神奇的创造力。
小说写的这么逼真,真让我好奇,有点怀疑难道作者本人也是有点恋童的小嗜好吗?要不怎么能描述的那么绘声绘色,整整40多万字,那么多细节。作者本身就回答了我的疑惑。
首先,作家非常爱自己的妻子,虽然一生中与妻子薇拉罕有分离,但纳先生还是坚持50年,为妻子写了超过300多封的情书,纳博科夫的儿子德米特里在2011年,将收藏的300多封情书以英文出版。薇拉本人既是他的编辑兼翻译。
其次作者自述了灵感的来源:“最初灵感的触动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报纸的一条新闻引起的。植物园的一只猴子,经过一名科学家几个月的调教,创作了第一幅动物的画作:画中涂抹着囚禁这个可怜东西的笼子的铁条。我心中的冲动与后来产生的思绪并没有文字记录相联系。然而,就是这些思绪,产生了我现在这部小说的蓝本,即一个大约三十页长的短篇小说。
故事中的男人是中欧人,那个没有起名字的性早熟女孩则是法国人,故事的地点是巴黎和普罗旺斯。我让他与这个小女孩患病的母亲结婚,不久她母亲去世。他在一家饭店的房间里企图诱奸这孤儿,但未得逞。于是,亚瑟(这就是他的名字)撞向一辆卡车,压死在车轮底下。在一个战时的月夜,我把故事读给几个人听,有马克· 阿尔达诺夫,有两个社会革命党人,有一个女医生。可是,我不满意这篇小说,一九四〇年移居美国后某一天把它销毁了。”
后来作者和妻子在一个捕蝴蝶的夏天把短篇写成了一部长篇。oh!神奇的小说,如果有了新的译本,我还要再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