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江南有一个乞丐,叫刘三,整日端着破碗,背着破席,四处乞讨。照理说,要饭的虽发不了财,但也饿不死,可这刘三,却总是两三天才能吃上一顿饭,大多时候饿急了便与狗抢食,于是,街上常常上演着,刘三在前面跑,狗在后面追的现象。
说到这刘三,本是个书生,却志大才疏,两次上京赶考,都名落孙山,回来后就怨天尤人,怪那主考官有眼无珠,不识他这匹千里马。自此赋闲在家,也不劳作,靠着老父老母接济,偷懒度日。父母了,也就一介草民,多次让其找个营生糊口,他却破口大骂,责怪父母生他却不养他,无奈,父母只能听之任之。
有亲人看不下去,便寻了个教书的行当让他去,谁料,他还怪亲人多管闲事,说这是看不起他,气的从此没有亲人愿意管他。数年后,父母离世,无一技傍身,又好高骛远的刘三,便卖了父母留下的祖产,拿着所得钱财,四处逍遥快活。不久,钱花完了,没地去了,肚子又饿,又怕去亲人家被人嘲笑。
正当他心乱如麻时,刚巧看到街上蹲着的乞丐,有百姓走过,往破碗中扔了几个铜板。
刘三一拍大腿,这么轻松的事,自己怎么早没想到了。于是,便寻了个破碗,往脸上抹了点灰,便上街乞讨去了。可其他乞丐,别人给钱好歹点个头哈个腰啥的。这刘三做了乞丐,还自视甚高,别人给他钱,他还翘着腿、挖着鼻孔,要是谁给少了,还要扯着别人大骂,好像他人欠他钱一样。
渐渐的,周边百姓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个不识好歹的乞丐,遇到了也不给钱了。这下刘三可急坏了,看着其他乞丐好歹还能有个馒头吃,自己却只能饿着肚子。饿急之下,便去和狗抢了食。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日,恰逢山中寺庙举办庙会,乞丐们都蜂拥而去。刘三不明所以,便拦住一个乞丐询问。原来,每逢庙会,都会有人施粥,且有四面八方来的香客,可以讨的许多钱财。刘三一听,摸了摸自己咕咕叫的肚子,大步流星的往山中寺庙而去。等到气喘吁吁的刘三赶到寺庙,寺庙已是人山人海。挤了半天,刘三才拿到了一碗粥,闻着香喷喷的白米粥,刘三是两眼放光,片刻一碗粥便下了肚。意犹未尽的刘三,再次挤进人群,又讨了一碗,方才解了嘴馋。
未几,打着饱嗝的刘三,心满意足地坐在寺庙大殿门前,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施主,而立之年前,最好不要远行,不然恐有不测。”无所事事的刘三寻着声看去,原来是寺中老僧在给一男子解签。“咦?我何不也去求个签,看看我刘三,哪天发大财。”
想着,刘三便拾步往庙中大殿而去。有模有样跪在大殿中的佛像前,心中想着佛祖保佑我发财,然后手拿签筒,略高过头顶晃动着,不多时,一支竹签从筒中滑落在地。刘三急忙捡起,而后走向解签的老僧。
待老僧给人解完,刘三赶紧把自己的签递给老僧。老僧一看来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竟是一乞丐,却也没有瞧不起,低头看了下乞丐递来的签,顿时,眼中一亮,而后看向刘三问道:“施主,你是想求什么?”
“自然是求财,老秃驴,你快跟我说说,我刘三什么时候发大财啊!”刘三大大咧咧的说道。
“这...施主,签是好签,且还是上上签,按签上所示,施主近日会有大财福临,只是...有时福祸双至,施主还需多留个心眼。”老僧并未因刘三出言不逊而生气,依然善意的提醒着。
“啥?真的假的?哈哈哈!我就说我刘三岂是池中物,哈哈,多谢老和尚!”听到老僧说自己就要发大财,刘三收敛了缺德嘴,而后难得的作了个辑,也不留在庙中乞讨,拜谢着下了山。
此时,人群中有两个乞丐,看着刘三,二人使了下眼色,便尾随上了刘三。
话说此时刘三,唱着小曲,趾高气扬的走在山路上,不多时,走到了一破庙前。此时,刘三觉得有点困乏,虽时间尚早,但自从当了乞丐,也没那早晚观念,便入庙睡了一觉。正当刘三鼾声四起之时,一股寒风吹进庙中,把刘三冷的睁开眼来。环视了下四周,便起身往佛像后走去,想借着佛像,挡挡风。刚走到佛像后,竟看到地上有一包裹。见四下无人,刘三拆开了包裹,顿时一声惊呼响起,包裹中竟是满满的金子,也不知是何人放置于此。
想到白日寺庙求的签,以及老秃驴说的话,刘三得意忘形地哈哈大笑。“我刘三终于翻身啦!哈哈哈!”可是,没等金子捂热乎,刘三突然眼前一黑,昏死在地。再看,破庙中,两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正拿着石头一下又一下的往刘三头上拍着,不多时,庙中地上便流满了一地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