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序:视角比科学事实更加重要
从 “世界 = 乌龟塔” 到转换视角
刚刚过世的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 · 霍金的著作《时间简史》是这样开头的: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据说是伯特兰罗素)做过一次天文学讲座,描述了地球是如何围着太阳转,太阳又是如何围着我们称为星系的巨大恒星群的中心转的。
演讲结束后,坐在后排的一位小个老太太站起来说:“你这都是胡扯。世界是驮在大乌龟背上的一块平板。”
这位科学家很有教养地笑着问老太太:“那这只乌龟是站在什么上面的呢?”
“你很聪明,年轻人,”,老太太说,“不过,很显然,这是一只驮着一只,一只只驮下去的乌龟塔啊!”
今天看起来,会觉得老太太的说法很可笑,不值一驳。不过不要忘了,这个说法以及类似的说法在人类历史上占主流的时间要比我们现在知道并且深信不疑的宇宙观占主流的时间长多了。
人类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不具备完全信息、甚至数据非常稀缺的时候,建立起对自己、对社会、乃至对世界的认知系统的。
但是,实际上,认知系统才应该是指导我们行动的真正指南,科学事实不是。
这就说明,不同的视角会引出不同的行动,进而带来不同的结论。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改变,不仅仅是对事实的认知的加深,还包括视角的不断变化,老的视角被抛弃,新的视角被接受,一步步带来这个世界的革命。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看世界的视角比科学事实更加重要。
范式转移,拓展认知疆界
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托马斯 ·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将视角变化的意义做了详细的解释:科学革命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完成了视角的转换。
托马斯 · 库恩把这种视角的转换称为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
所谓范式,就是认知的模式。转移,就是改变。
范式转移,就是认知模式的改变。
从地球是平的,到地球是圆的,这个认知模式的转变,就是一种范式转移。
为什么范式重要?因为它是看待研究对象的方式和视角,它决定了:
我们如何看待对象、把对象看成什么;
在对象中看到什么、忽视什么;
自己和对象的关系是什么;
……
一旦一个范式已经形成,就会束缚我们对事物的想象力。例如,你今天就不会再把世界想象成乌龟塔了;范式转移就是冲出原有的束缚和限制,为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开创新的可能性。
但范式转移不是一蹴而就的,新范式出现的时候,往往像一株幼苗,还不能立刻被认出是否会长成参天大树,而持有老范式的人会坚决抵制新范式。
案例:范式转移的威力
数字唱片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听黑胶唱片的老玩家对数字唱片很不屑,认为数字唱片的精度不如模拟唱片。
但随着数字唱片的计算方式对曲线的拟合越来越好,直至完全拟合,数字唱片的精度已经远远把传统唱片甩在了后面,这就是范式转移的威力。
互联网带来的范式转移:
我们知道有 “互联网移民” 和 “互联网原住民” 两个群体,他们最大的区别其实是看待互联网的视角。
互联网移民是长大后才接触互联网的人,他即使接受了互联网,他思维世界依然是二分法,以线上和线下来划分,他们会觉得线上意味着骗子多,不可信。
互联网原住民是从小就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这种区分,他们会说,对于骗子这个概念,不论线上、线下,都有不少,关键是你要学会识别骗子,这样就可以做到在线上线下都是安全的。如果不会识别的话,哪儿都不安全。
这就是范式转移的特点,他会带动新的思维模式,让你扩展你的认知疆界。
投资圈有个经典笑话:
投资有两个流派,一个是投赛道,就是投资于那些风口上的领域;另一个是投人,不管领域如何,投最好的创业者就对了。
大家知道这两个流派的投资人,哪个的业绩最好吗?答案是:命好的那个。(笑)
不论你是看准了创业者还是行业,你在中国投中了 BAT,在外国投中了谷歌、Facebook,业绩就一定好。因为在命运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挺渺小的。
我一直觉得,自己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风景,主要原因是运气。而且这个运气还来源于自己当年不够优秀。
我上大学的时候成绩很不好,毕业找不到工作,只好下海创业;而出国留学、然后进国外大公司工作是那一代人人生赢家的标准轨迹,所以我的优秀的同学们都出国了。
毕业多年后,我偶遇一个当年成绩很好、但在大公司磨了很多年、已经锐气全无的同学,他和我抱怨说,在大公司也快混不下去了,他说:“如果实在混不下去了就找你来一起创业吧。”
我实在不好意思告诉他,混了这么多年,不光能力,他连眼界都退化了——他把创业和失业搞混了。
其实这样的故事不光在中国大陆上演过,当年台湾刚开放的时候也是,学习不好的同学欢送学习好的同学出国留学,后来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台湾那些学习不好的同学创业做了老板,生意越做越大,又欢迎学习好的同学学成归来,来为自己打工。
所以,人和人之间真正的区别其实不是智商,甚至不是情商,而是经历。
经历会塑造一个人,塑造他看问题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会最终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感谢我们自己的独特经历,尤其是伴随着中国经济一起成长的经历,因为这些经历教会我们的,远比商学院的 MBA 教材要精彩得多。
现在,中国合资企业已经遍地开花、司空见惯了。但是不要忘了,没有前人的积极探索和努力提升,帮我们打开眼界,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认知高度。
今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中国进入了新的阶段,需要和世界经济体系深度融合,这对与在过去 40 年已经建立起了认知模式的人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甚至是更严峻的挑战——不抛弃老的范式,不能成功地实现范式转移,那么,曾经的成功经验可能会变成我们未来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