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生》故事背后的故事更精彩

《叶生》就是科举版的《灵异第六感》,穷困的叶生却有一腹才华,人人看好,一开始是缺乏贵人相助,等有贵人相助了却时运不济,屡次向考场冲去,却屡遭失败,然后逆转,然后大逆转。

再说就要剧透了。

原文开头: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见其文,奇之;召与语,大悦。使即宫署,受灯火;时赐钱谷恤其家。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公期望綦切。闱后......依然铩羽......

淮阳在河南周口,蒲松龄没去过,所以叶秀才的名字他不知道。

从文中内容看,叶同学没啥钱,而东北那噶都是活雷锋,来自东北的县委书记大力发展教育,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安排叶同学住在公署里。

以前文章里解释过“共灯火”,这里“受灯火”就是助学捐助的意思。

看来叶同学平时还要打工补贴家用,他到县城读书了,家里收入就要减少。好人做到底,县长兼县委书记丁乘鹤同志还经常发补贴送大米到小叶家里。

这里蒲松龄用了“赐”字,动词,一来双方社会等级差得太远,二来,也有可能是用了县里的助学贷款之类的,并不是出自丁自己的腰包。

当然,即便如此,依旧是活雷锋。

科试是乡试的资格考试,还有一种针对秀才平时成绩的岁试,《叶生》后面也讲到了,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的成因》有句“俗语说:‘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这两种考试蒲松龄都没少参加,考得烦了,拼命也要考举人,那才算毕业,不用再考了。

县长向学使推荐过科试,其实意义不大,但体现了县长对人才的重视。

一般科试都能过关,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得罪人的事情轻易不能干,后面还有一个难如登天的乡试呢。

乡试就不归学使管了,而是要从京城临时派出考官,就防着丁县长这类说情的。

果不然,叶同学落榜了。

丁县长安慰丁同学,说:“期考满入都,携与俱北。”

这句话什么意思?

考满很多注释都没漏,是明清以年限对官员任职期间业绩的考察,三年一考。不过仍需深究,考满分三等三个周期,3年初考,6年再考,9年通考。如果没有大错当然不会失业,但如果没有靠山,在地方为官少说要干个9年了,是没可能进京的。

而丁县长说“携与俱北”,带着小叶去北方,给他当幕僚;或者“携生赴监”,自己到北京任职时,安排小叶进国子监,让小叶“入北闱”参加顺天府乡试的。

我此前文章也说过顺天府录取比例较高,能参加顺天府乡试是一种优选策略。

正式的秀才文凭是可以担任县长的幕僚的,以前我解释过。

这两种可能都有。

北是指哪里?

肯定不是回关东,因为官员不能在原籍担任职务的,河南已经是北方了,东北不去,内蒙那时还是蒙古王爷在管着呢,所以,极大可能是进京。

一路向西去西北?那小叶同学就会告诉丁县长他还是待家里了。

有注释说入都是朝觐。

自洪武十一年到康熙二十五年,地方县以上正印官需要每三年到北京述职一次。

由此我们知道蒲松龄写的是康熙二十五年前的事。

朝觐时还有一次对官员的考察,针对朝觐官考察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贪污阘茸四等。根据吏部统计,朝觐官凡4117人,称职者1/10,平常者7/10,不称职者1/10,贪污阘茸者1/10。

称职者升,平常者复职,不称职者降,贪污者付法司罪之,阘茸者免官为民。

20%的官员要被处理,比例极高。

丁县长怎么就知道自己不是复职呢?如果复职的话,小叶完全没必要跑北京一趟,在家等着即可。

同样,丁县长怎么就知道自己不会降职或免职呢?因为这两种情形就不需要幕僚了。

丁县长敢于答应小叶一起去北京,说明对于自己进京就职充满了把握,属于那百分十的升职者。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蒲松龄写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清初康熙二十五年之前。

明代东北官员是没啥政治势力的。

清初则不然,东北的官员,用几十年前的政治术语,丁县长是个南下干部,参加革命比较早,政治资源雄厚。

县长是个老革命,自然脾气不好,竟然和上司吵架,被免职了。具体原因水太深,不好过多揣测。

总之,出乎意料,出乎意料。

老干部刚被免职时肯定还想着怎么迅速翻身,坚持要带小叶走。

没想到对手的靠山更大,县长最终还是没能复职,小丁幕僚当不成,就只有跟着县长去了东北,当了一个家教,创造了一次类似“垫底辣妹”般的奇迹。不,比那个还牛叉。因为他的学生县长公子丁再昌最后还“捷南宫”,南宫代指礼部,中了进士。

此前丁公子中举还有东北地区教育水平比较低的因素,河南名师叶某某猜题竟然能百分百猜对;中进士连丁县长都没想到,还打算辞退叶老师,让他回河南老家继续参加岁考。

可以说丁再昌中进士完全排除了考场之外的因素,能进入工部任职,考试名次应该不低,了不起。

有人要说也许丁县长一开始就打算聘叶同学担任家教的。

错。

因为古人在外任官是不能携带家属的。丁再昌连个秀才资格都没有,自然无法在北京国子监入读,小叶如果在北京也没担任课外辅导之可能。

从蒲松龄行文中可以看到,和丁县长衡量沟通之后,叶生都没到北京爬个长城逛个故宫一日游啥的,“束装戒旦”,迅速回家,当机立断地放弃了跑官求官,很高明地妥协,没让自己的靠山为难。

在自己儿子中进士之后,当初的利益交换得到了兑现,丁再昌虽然只授了主事一职,但迅速被“差南河典务”,捞到了实权,而且是部里到地方任职,属下放锻炼,以后有大用,和那种担任地方职务是不一样的。

“南河”指江苏安徽两省黄河运河的水利水运,在没铁路没飞机,海运还被郑成功威胁的年代,这个任职还意味着巨大的灰色收入。

看到了吧,蒲松龄简短而不简单的一篇,明面上是讲叶生的坎坷经历,背后要告诉我们的是丁乘鹤是个有故事的人啊。

后补:我替蒲松龄做了尽责调查,自明洪武五年至康熙五十四年,无丁再昌进士。《叶生》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你可能感兴趣的:(《叶生》故事背后的故事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