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解码后的Matrix

DNA解码后的Matrix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说话是不是越来越有特点了?DNA解码是什么鬼?Matrix又是什么装假洋鬼子的货?好吧,如果我不写个奇怪有趣点的标题,也许你都不会打开这篇读一下,是吧?何况乍一看下你可能会觉得没听懂我在说什么,不过仔细想下,其实我说的都是中文,只不过用词造句的方式不是日常习惯的而已。就这一点而言,如果你不认定自己看不懂,那么我保证你一定会知道我在说什么,只是我想说得更古怪有趣点,这样读写都才饶富趣味吧。

言归正传。

你为什么会长得像你爸或者你妈?为什么医生会告诉你如果父母有癌症病史,那么很有可能你也会得到同样的待遇?为什么还有人说家里谁强势,孩子就会长得更像谁?为什么我们会一边极其不满父母的有些行为方式,一边却又无意识的做出和他们一模一样的反应,然后还认定自己绝对不会变成他们?更精彩的是,我们几乎毫无例外的都会复制一次父母的婚姻模式,而且如果没有觉察的话,也许第二次,第三次我们始终都还会继续重复这样的状况:不断的遇到,选择,嫁娶并且挑剔着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的影子,也不知道是替他们还是替自己!这些都是“遗传”吗?如果是,那岂不等于“没得选”——这样的人生从一开始就被下了没有选择的无法破解的魔咒,老天真那么变态,拉你我人间辛苦走一趟就为了玩多一次重复的游戏?!如果不是,那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有图有真相“的普遍规律?到底什么是“遗传”?我们又“遗传”了些什么?

跳出生理医学层面的定义,“遗传”更好懂——就是对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那些诸多生活习惯的主动或者被动的沿袭,包括从道德价值观念,思考方式,到审美品味和情绪处理模式在内的全套存在规则:父母负责灌输,以“保护性的管理”替代“充分发展个性的培育”;孩子负责模仿,以满足取悦家长来获得更多的关注与生存支持。尤其是情绪处理方式!这直接关系到家庭成员的互动交流以及心理压力,最终通常外显为家族性的特殊心理议题,情绪异常以及全家共患的疾病传递。难怪英国人有句谚语“一个母亲的快乐就是全家人的快乐”——我经常听见热恋中的朋友无奈的抱怨“但是我妈不喜欢ta”,明明是自己的私密情感,却经常谈成父母的另一次恋爱!!在Access Consciousness里,这种情态被称为“生态模拟”——为了获取“安全感”而模仿某种存在状态,从而放弃个性和个体独立选择能力的复制性程序。说是“程序”,是因为它以“习惯”和“条件反射”的方式自动运转,几乎不需要再动脑思考,甚至也无法有意识的察觉到。

DNA其实就是一组生命的预置程序——买了新电脑,总得先安装点基本的应用程序才能开始使用吧,所以安排你从老爸老妈那里先下载些基本要素,好有个轮廓和形状去开始——就是这个意思。但基本程序并不是必要或者全部程序。一台电脑的功能如何得到最大发挥,通常取决于人而不是程序本身。因为人可以选择删除不必要的旧程序,下载新功能新数据,甚至自己设计编译完全不同的app。同理,DNA的遗传信息并不决定你的任何一项生存指标,包括长相。它们只是一个帮助你“运转”起来后观察自己是否被“程序”化“复制”化的参考依据而已。所以我要说的“DNA解码”,就是变得能够不再“像任何人”,而只像你自己,只是你自己,并且独一无二!从更大的层面观察,“没有办法,大家都这样”这样的无力感和妥协托词,其实就是对“社会群体”的遗传和模仿。越模仿就越强化对“安全感”的需要。越需要“安全感“,就只能越证明缺乏安全感——如果不能直接产生安全感,甚至加强了不安全感,那这样的行为又为什么要做呢?我们的行为大多数时候就是这样缺乏逻辑,前后矛盾的。

最后说下Matrix,矩阵。其实就是方程组的系数,常数之间的各种关系所构成的排列。说白了,就是规律(方程组),已知条件(常数和系数)与未知数之间求解的可能性集合。地球生活其实就是个矩阵,不然为什么有人敢拍着胸脯的说什么“三岁看到老”——如果你的可能性有限,或者说你是一个极其服从规则,愿意复制或者被复制的程序,那么你的人生轨迹的确可以一眼望穿,略通小技的人均能推算成功。但如果你是一个“人”,一个能够突破限制,并且可以决定自己不受任何限制的未知数,那么你的可能性将成为无穷大,此时的地球矩阵是无法罗列和排布你的个人时空数据的。换句话说,你的存在“溢出”了系统,你发生了《骇客帝国》以及佛法里面都提及的“解脱”!最好玩的部分,就在于这一切都是可能的,就从DNA解码的开始——放弃模仿任何已知,打开自我程序的限制——这是你自己的内在部分,与别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要不要放开了玩儿,全看你自己咯。

DNA解码后的Matrix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DNA解码后的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