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多数的失败,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人生大多数的失败,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_第1张图片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三体》

最近一直在读明史,史书中详细描述了从明朝建国到灭亡的这段历史时期内,宫廷内外真实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记得前几年国内上映过一部热剧《甄嬛传》,此剧之所以大卖,除了一些知名演员的精彩演绎之外,还在于剧中紧凑严密、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将宫廷内部的政治斗争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之前觉得,此剧虽然精彩,不过是演义而已,然而我错了。其实历史中真实发生的事甚至要比《甄嬛传》这部戏更加精彩纷呈。

明朝这段历史给我的感受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乐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要在充满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江湖上长久地生存下去,需要的是智慧,是做人的智慧,不是聪明圆滑,不是学历知识,也不是有权有势、有钱有人。

我大致为那些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帝王将相们做了一下复盘,有一个特别意外的发现,就是所有这些虽然绝顶聪明却不得善终的人,其失败的原因都出奇地相似,可以说他们大多都死在了同一个人性的弱点上——傲慢,只是表现方式各有不同。

根据傲慢的不同表现,我粗略总结了4条闯荡江湖的注意事项,所讲的道理也许都是大家早已熟知的,可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顶尖人才都在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上付出了血泪教训和生命代价。


一、再有权有势,也不要作恶

人常说:“善恶有报,只是时间未到”,这句话真不是盖的,多了不说,就我看到的明朝这二三百年的历史中,上到皇帝宰相、下到七品知县,只要出场的没人能够逃得出这个句俗语。人因做坏事所得的暂时的好处,永远比不上将来要付出的代价,报应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短则几天、多到几十年,总会有个结果,当然也有时隔上百年的(这种情况很少)。

例子三千,只举一枚:

就拿明朝那几个著名的大太监来说,象王振、刘谨、魏忠贤等人,升官发财却不知感恩,仗着皇帝的信任,贪赃枉法、诛杀异己、无法无天,虽然红极一时,可下场却基本都是诛n族,凌迟处死;可谓无比悲哀,惨绝人寰。

也许你会觉得,自己一定不会做什么恶事,话别说的太早。前人的教训告诉我们,你和我之所以现在没有干坏事,不是因为诱惑不够大,不值得;就是因为有各种部门监督,不敢做罢了。人在这种情况下大都比较清醒,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可一旦极大的利益出现在眼前,特别是在没人监管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够坚守原则,其实这都是上天考验人性的时候,且位置越高,考验越大,一旦考验没通过,就将付上沉重的代价。不知道多少曾经显赫一时的文臣武将都死在了这一条上。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碰;无论别人看起来多弱小,别欺负。因为人在做的时候,天真的在看(能说明此观点的例子实在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得势时要虚怀若谷,千万别作。

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平时看着挺正常,可一旦获得了某些殊荣,拥有了些许财富,就开始找不着北,继而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最终自取灭亡。

若要评选明朝最优才华的三个人,解缙绝对算其中一个,此人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是朝廷重臣。解缙最伟大的功绩,是带领明朝的众多学者们完成了《永乐大典》的编著,此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全、最伟大的著作,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是一座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如果没有它的诞生,很多古代书籍我们今天都看不到了。解缙因为立下大功,深得当朝皇帝朱棣的喜欢和信任,也因此被调入内阁,成为明朝政府核心人物之一。

如果解缙就此安分地生活下去,日子会过的很滋润。可他并不满足,依仗自己的才华,搞起了自己并不擅长的政治投机,甚至在最为敏感的事情——继承人的选拔上过分参与,惹火了皇帝,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在随后的政治斗争中失败后,解缙最终被处以极刑。

得势时最好保持低调、见好就收,切忌忘乎所以、盲目跨界。


三、切莫功高震主,任何时候都要让自己有价值

“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汉代开国大将韩信为后人留下的千古遗训,此句名言可以说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就像朱元璋同学,在当上皇帝之后,已经不需要能打仗的将军和军师了,并且这些人因战功显赫而有着过大的影响力。为了不让他们对子孙后代的皇位构成威胁,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开国功臣,只有极个别隐退或未来还有利用价值的人保全了性命。

人往往能共患难、却不能同享福,在大伙一起创业成功后,对于曾经为自己立下大功的臣子,领导者更加看重的是其未来的价值,过往的功劳很多时候不仅不能成为领赏的资本,甚至会构成话语权和利益上的威胁。历史上那些立下大功且能得善终的功臣,无不都是那些在事成之后隐藏自己,且在能力上与时俱进的人。暂时放弃眼前利益,让自己不断成长,未来会收获更多。


四、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坐稳江山之后,便开始打压功臣,其中一个打击对象就刘伯温,刘伯温一生足智多谋,其才能甚至可以和诸葛亮有一拼,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刘伯温并不容易对付,为了达到目的,朱元璋提拔了胡惟庸,与刘伯温形成势力上的对抗,在朱元璋的支持下,胡惟庸最终打倒了刘伯温。朱元璋之所以选择胡惟庸,并不是因为他很强,而是因为他对自己威胁最小,所以朱元璋才让他成为了胜利者。而愚蠢的胡惟庸并不了解这一点,在取得胜利之后,他变得越发猖狂,贪污受贿、排除异己,甚至敢挑战朱元璋的权利,最终被朱元璋毫不犹豫地轻松干掉。

胡惟庸的教训是在提醒所有给人打工的人,即使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绩,也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自己的努力固然是成功的原因之一,但更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你所在的平台,没有组织为你提供的资源,同事的协作和领导的任命,单凭自己的力量很难取得成功。因此,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好大喜功、目中无人。


当然,除了上述几个例子中的奸臣狗党之外,历史上还有少数一些为国尽忠的贤臣,他们公正无私、勤劳治国、两袖清风,却最终被奸臣陷害,冤屈而死,诸如夏言、于谦等。但历史是公正的,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于史册之上,永不磨灭,流放百世,激励着后世的有识之士。由于篇幅限制,他们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再写。

《圣经》告诉我们:“日光之下无新事,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在历史上发生的事,同样在当今乃至未来也一定会发生。前人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在今天也都是适用的:人最大的敌人,永远是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大多数的失败,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