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信息科技工具负面影响的三大痛点

2016年6月26日 Lee公子 文 于深圳

从大学到现在也有超过十五年的电脑和网络信息化工具使用经验了。作为信息科技产品的重度拥趸,我对各类操作系统和软件(MAC、Windows、IOS、Andriod)有着足够丰富的操作经验和相当深度的应用能力,并努力把科技产品融入到个人生活的每个环节中。我一直觉得科技能够更好地解决我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问题。2007年中的某一天,我决定把科技作为个人提升和进化的一条路径,并开始在此路上义无反顾往前走。
突然发现,这条路已经走了十年,它真的给我带来了当初想要的东西吗?有没有带给我一些不想要的东西?走这条路到底是弯路还是直路?这条路值不值得继续走下去?
使用多年却很少反思,科技与我到底是什么关系,对我个人到底产生了哪些正面负面的影响。
在职场多年,在完成复杂大任务的过程中,在与非常优秀和成功的人士的共事和合作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有非常多的思维能力的短板。刚开始我以为是短期可以通过有意学习弥补起来的,后来发现没有这么简单,很多东西似乎已经是头脑中根深蒂固、很僵硬的东西,轻易改不过来,也学不会——科技工具此时不但没有帮助我解决问题,似乎还让老问题恶化了——这个时候开始感慨“思维有壁垒、能力有边界、性格有短板、命运有安排”——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科技不但无助于解决自己深层次的思维瓶颈,有可能他们就是造成瓶颈的起因,甚至就是瓶颈本身。
从去年以来,对于科技给我造成的负面影响,科技和我的关系处理,就一直让我有困惑。
刚刚看完德国神经科学专家和教育专家施皮茨尔的《数字痴呆化》一书,书中的观点引发了我的强烈共鸣。看完书中的各种实证研究和案例描述后,方知道,其实自己也已经是一名“数字痴呆症”患者,好消息是我可以主动控制病情,以后会对该“症”产生相应的免疫力,也会让我知道真正“健康”的状态应该是什么。

有感于书中的总结,我也把自己体会到的科技负面痛点做一个总结。

三大痛点:失焦、浅薄、自我

痛点一:失焦

原来大家都在提倡提高“专注力”,用专注来解决效率不高和时间不够的问题。但是我发现,更严重的问题不是“专注度不够”,而是严重“失焦”。
“失焦”的感觉是:没有方向,没有重点,没有时间感,没有计划性。
造成“失焦”问题的起因有两个,一个是信息工具造成的多任务处理,一个是互联网超链接式的信息分布。
多任务处理让人在多个信息进程中反复切换,并需要建立各种任务列表辅助记忆和不断提醒,这些累积起来的任务列表,时间一长,没完成的事务越积越多,就会与现在新产生的任务产生冲突,让人纠结于是要”排队“完成以前的旧任务,还是”插队“完成新任务,焦点由眼前任务的价值和重要性,变成以前的任务是不是可以现在做——做事主次失焦,忘记做事的意义,忘记初心。
超链接的方式,会让注意力极其的跳跃,注意力一旦穿越,再想返回来就需要费一些力气,甚至彻底忘记当初自己要干什么。例如:我在淘宝上买一个东西,不禁被其他类似的产品推荐吸引,而这个新东西又有大段信息需要消化处理,看到后面又出现了新的链接,于是又有了新的需要消化的信息……如此反复几次跳转,我已经差点忘记最开始想要买什么了。

  • 由于信息的各种推送、提醒、超链,导致注意力的重点不再是消化关键信息内容并做出判断决策和行动,而变成如何管理信息渠道、怎样保存信息、怎样获得提醒和如何调出信息
    信息刺激过多,会导致脑海里被搅起太多“泡沫”——杂念特别多——而管理杂念是需要极高的自控力和足够的技术手段的,绝对不是每个人天然就具备的能力。
    “失焦”的另外一个后果是“拖延”——没有重点之后,往往没有时间感和计划性,就没有紧迫感,自控力也会下降;面对一大堆任务列表的时候,往往优先选择那些自己能做、愿意做、不用花太多时间就能完成的一堆小事,而不是那些费心费脑、需要花完整时间、大力气攻克的真正重要的事。

痛点二:浅薄

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脏信息”和“脏数据”。之所以叫做“脏”,是因为他们充斥着胡说不实、推销欺骗、捏造篡改、断章取义的描述。这些东西就跟脏水不能直接喝一样,需要强力过滤和高度加工之后才能使用,直接接受他们的后果跟喝脏水没有两样,人的观念和意识都会被污染。
屏幕上的信息是一种平面化的信息表现形式,只是真实信息的投影,真实世界中多维度的信息被降维成能够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出来;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对内容和观点的分解、推理、验证、提炼、总结、归纳、组合、重构这样的高层次思维方式,而是变成了点击、拖拽、复制、粘贴、收藏、保存等极其表面化的操作行为,信息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被软件之间的转换关系所取代,思维活动被软件操作所取代,长此以往,思维能力弱化表现出来的观念浅薄,看待事情和问题表面化,对概念不求究竟、人云亦云,都是势所必然。
另外,不记忆也是一个普遍问题。由于搜索信息非常容易,导致人记忆的重点从内容本身,转化为记忆信息渠道,进而更简化为记忆搜索工具即可。对信息内容的模糊记忆会导致对内容的一知半解、不明就里、不问究竟,并且需要使用时无法调用出来——无法调用的信息或者知识,是无法应用和掌握的;无法应用的知识不可能升级为你的技能;不具备足够的技能,你就不可能胜任某个专业领域,也就更谈不上在这个领域中长期积累,最后达至专家水准。
深层次思考能力弱还有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缺少计划性:计划性是自控能力较强的人的一种高层次思维特点。

痛点三:自我(低情商)

社交能力是个人立足和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看完《数字痴呆化》之后,我才知道大脑中原来有一个专门区域负责人的社交能力,这个部位也是会”用进废退“的,不常使用就会萎缩。
长年职场中推动工作的经历,让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通过规划与他人的互动来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的一种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复合的过程,需要察言观色、听音辨意、人情世故、换位思考等等才能的反复修炼,是一种高段位的能力,不可能仅仅通过在线通讯工具简单聊聊天就能与人互动起来。中国人社交中必须要有的“面子”这个东西,在没有见过“面”的情况下是绝不会有“面子”的,聊天软件或者匿名的沟通,只能起到基本的信息交换和事件确认的作用,真正实质性推动事情的进展绝不可能不见面,而见面就需要有足够的社交能力。但是长期习惯用社交工具进行沟通,就把人与人之间的复杂互动过程简化为只言片语的文字交流了,上面提到的那些必要的社交技能就会得不到训练而弱化,人脑中的社交区域就会萎缩。
学习如何与人交往的关键在于直接与人交往。但是信息化工具减少了人与人的当面交往,导致的结果就是学不会如何真正与人交往。不善于与人交往的人的行为会变得越来越宅,随之而来的是敏感、孤独感和失落感,并且很难从他人角度理解事情,加上沟通的技能的缺失,就让人觉得这个人非常任性自我,换一种流行说法就是“情商低”。
信息化工具确实弱化了我的社交能力,尤其是在与异性的交往中,瓶颈非常明显。

除了以上三大痛点,信息工具还有以下负面影响:
  1. 某些自然能力的弱化。

典型的例子就是方向辨识能力很差,地理记忆力弱,空间感很弱。每次我都需要借助地图工具进行方向定位才能认路。

  1. 丧失了长文章阅读的耐心和细心。

现在超过1000字以上的文章,我基本上已经没有耐心看完,眼睛在屏幕上或者纸上跳来跳去,随便抓取一些信息点,也不记忆文中内容,根本读不深入,完全是囫囵吞枣。
长篇的文章和图书,我现在基本上只能用听的方式消化掉。
(参阅《用耳朵拯救阅读——李公子听书指南系列》)

  1. 切换信息的处理工具是一个隐形的效率杀手,并且会产生不低的成本。

信息渠道、载体多了以后,切换信息处理工具,在不同的软硬件之间的倒换信息非常浪费时间精力,同时为了更加方便、减少花费的时间,又不得不购买和升级新的软硬件,造成很多时间和财力上的花费,成本不低。

  1. 购买信息化工具是一项昂贵的支出,但是投入与产出之间不成比例。

我回忆了一下,自己大学毕业以后买过的笔记本电脑大约已经有10台(包括ipad之类的平板电脑),台式机有过3部,另外还有不可胜数的相关配件和周边用品。当然还有越来越多的软件购买成本。
这些投入大多满足了个人的升级欲,带来过短暂的快乐和满足,但是真正创造出来的有形无形价值屈指可数。

  1. 浪费青春,消耗生命。

以前耗在网上浪费了不少宝贵光阴,现在想来十分痛惜。
最典型的浪费时间的低价值行为:看网络小说,玩电游,追剧,看岛国视频。

  1. 损害身体。

主要问题是熬夜,导致睡眠不足,并因为睡眠减少、坐时太久和运动不足逐渐变成肥胖体型。

反思:当自然能力被信息科技工具外包之后,还剩下什么可以自我掌控的核心能力?

哪些东西外包不了,也不能外包?

  • 精神,意识,灵性层面的东西。
  • 思辩的精神。
  • 想象力、创造力。
  • 高层次思维方式设计(如思考维度总结,思考模型设计等)。
  • 制作知识零件,并组装自己的知识体系。
  • 制造高经验值的知识工具(例如项目财务测算模型设计,数据库模版设计等)。
  • 信息流程设计(例如某项专业工作的流程设计)。

相关阅读:
反思信息科技对人脑负面影响的好书《数字痴呆化》摘录分享
快来把iPad升级成你的“科技二脑”吧!(2016年修订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思信息科技工具负面影响的三大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