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衰落边缘的国学文化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源泉,中华民族历经浩劫,可谓多灾多难之邦,而中国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其本质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的价值观,一种信仰,其起源于三皇五帝,历经百家争鸣,在唐宋元明清得到有利发展,才有今天儒道释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西方文化入侵,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近年来,很多人以弘扬国学的幌子大肆敛财,导致传统文化已经不再是一个高逼格的词,渐渐的变为一种手段,一种为资本家发财致富的一种工具,一种江湖蛊惑人的骗术,天下熙熙皆为利,天下攘攘皆为利来,以弘扬国学为幌子的骗局,一拨拨粉墨登场,可谓是各路大神各显国学神功,毛头小辈,蜂拥而至,国学可谓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因此,如何慧眼识别真假尤为重要。

01 国学班一种新潮流,一种敛财工具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吸引无数人潜心研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对其津津乐道,而国学,成为一种新的学术,从广为人所知的《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到深奥难懂的《周易》、《道德经》等,无不是祖宗智慧的结晶,先哲的心血,然而,这些修身养性的经典,在当代的中国人很多人看不懂,特别是经典的停留在初级的阶段,使得一些骗子、一些商家想起发财致富的,于是 ,国学成为一种发财致富的门路,成了一种坑蒙拐骗的手段,一种敛财的幌子。

人们似乎认为与国学搭点关系,就显得高大上,感觉特时尚、有品位,于是,国学培训机构如雨后竹笋,纷纷加入到弘扬国学的队伍之中,希望分得一杯羹,近些年出现了国学热,大师教授辈出,尤其少儿国学猫腻多,上课费天价,贵的离谱,吹嘘的无所不能,其实,很多人不懂国学,上个培训班,买个证书,便是国学应用大师、国学资深讲师,然而,这样产品化、规模化的大批量生产,不仅败坏了国学的声誉,更是让传统文化成了骗子的代名词。

02成人国学以易经风比较狂热,很多人不惜重金来学秘籍

提起中国传统文化,不由的提起中国古老的哲学及预测学《易经》了,然而,近几年,中国大陆出现了风水热、易经热现象,特别个别机构,以帝王之学的奇门遁甲及伏羲八卦、阴阳五行等中国传统命理数术培训大肆吸金,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幌子,来做起了坑蒙拐骗的勾当,特别是一些机构,为了招到学员,不惜免费算命来招生,更有甚者借灾难、血光来大肆敛财。

2015年12月28,一篇《用易经测手机吉凶,忽悠地位实在太低》的报道,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轰动,大师林弋茹是一个号称清华北大高校的导师,可以用一个手机号码为学员测命运,通过起盘算卦来为学员来化解灾祸,其培训从训从公益讲堂、“特训营”、“研修班”到“弟子班”分为不同阶段,费用从100元到近13万元不等,随着记者的深入调查发现,该培训班乱象丛生,其老学员向新学员推荐课程而赚取提成,事发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部分机构,纷纷否认与林弋茹有合作关系,这里不说究竟是啥关系。

笔者认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现代人急功近利的思想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特别是一些有钱人及上流社会的人,是很多人非文化人,为了让自己显得有文化、有品位而不惜钱财,然而,面对愚昧无知的国粉,其投资者早已经想好了其对策及营销包装手段,而玄学、算命,更能够吸引这些人的心里诉求,特别是以秘籍、命运等更容易让其大方出手,痛快买单。

03少儿国学班,以读经、人脉、名师来吸金

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古训的影响下,不少家长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到国学班,其希望孩子能够从小接受到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近几年少儿国学比较火,经常会看到5-10岁的小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一个个穿着汉服,扎着小辫子,摇头晃脑的在口里念着听不懂的古文,不过除了念经,孩子们,每天还有不少其他的活动,比如学习,琴棋书画乐器等,其主要是为了家长收费,不少机构为了提高国学班费用,把目标定位在高收入的人群,确实这部分客户有钱,对孩子的教育舍得花钱。

另外,这些家长一般是高干及职场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大多数特权思想比较严重,十分讲究个人特权与利益,使得培训机构看到其“特权商机”,于是出现了贵族式国学班,招生人数缩减的损失主要通过贵族教育的高额费用交叉补偿,通过夸大人脉、师资、课程优势等方式来吸金,为使更显高大上,不惜花费重金找一些所谓名誉教授、知名学者装潢门面,不仅提升了自己的逼格,更具公信力,因此,这样的国学机构层出不穷,而弘扬传统文化只是幌子,国学不是价值的浓缩,而是道貌岸然的资本家追利的工具。

老子有道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当很多人一门心思的追利时候,其国学不再是她原来的面目行为,盈利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完全经济人行为的国学文化,只会是南辕北辙,只会让国学文化成为一种虚荣的狂欢,看似繁华愉悦,实则是萧条冷寂,企图打着弘扬国学旗号的商业行为,只会是一场盛宴,看似丰盛,当褪去资本的面纱,一切尘埃落定,一片狼藉。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走在衰落边缘的国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