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笔记:货币是国家垄断好,还是民间自由发行好。

昨天留下的问题是:在货币该不该由中央政府统一控制呢?

袋鼠即没答对,也没答错。

货币到底是政府垄断更好,还是民间自由发行更好,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学术上的争议问题。争议的本质,与其说是经济上的,不如说是政治上的。

汉文帝觉得放任民间自由铸币可以休养生息。贾谊认为中央政府必须从原料、生产到发行,彻底垄断货币生意。

这两种观点是对立的。

货币并不是被某位古圣先贤计划出来的东西,而是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货币是所谓一般等价物,可以很方便地交易各种东西。某一个数量的货币到底能换来多少东西,全靠约定俗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钱渐渐在各种货币当中胜出。严格意义上说,铜钱的价值并不是“钱”的价值,而是“铜”的价值。
所以早期铸造铜钱,有所谓“重如其文”,也就是说,铜钱的面额如果是“一两”,那就意味着它的重量就是一两。
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货币当然也要统一。

秦朝垄断铸币权,汉朝就开放铸币权,民间可以自由铸造铜钱。

反正铜钱就值铜的钱,铸成钱的样子只是便于交易而已,谁来造都无所谓。
政府很快就从铸钱事业里嗅到了利益的味道,自己也加入进来。
政府够奸,民间铸钱的人也一样不老实,大家变着法子偷工减料,铜钱越来越轻,结果当然就是通货膨胀。

文帝曾颁布了两项规定:第一,大家必须按照国家法定货币的标准来铸钱,由基层官员审核;第二,针对市场上流通的各种减重铜钱,大家用钱的时候可以用天平称重。

但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重量不减,成分掺假,多掺一点廉价金属是很难被察觉的。

不过也出现了两个诚信经营的铸币大户:一个是吴王刘濞,一个是汉文帝的宠臣邓通。这两家铸的钱,是全国公认的良币。

这样搞下去到底好不好呢?
汉文帝感觉不错,但贾谊《新书》有《铜布》和《铸钱》两篇文章,反对当时的货币政策。
在贾谊看来,允许民间铸钱首先不算仁政,而是陷阱,因为铜钱如果“重如其文”,铸钱的人就没多大赚头,要想赚钱,就必须掺假,掺假越多,赚的才越多。掺假当然违法,违法就要判刑。但掺假的利润实在太高,就算严刑峻法也杜绝不了,所以搞这种政策,就等于给老百姓设陷阱,诱使他们违法。而且太多人去铸钱,种地的人就少了。

你也许会认为贾谊接下来要建议禁止民间铸钱,但是他说:如果禁止民间铸钱,钱少了,币值就会增高(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通货紧缩,钱更值钱了)。钱一旦更值钱,铸钱的利润也就更大,那样的话,就算政府再如何三令五申,也一定会有很多人偷偷铸钱,根本禁止不住。

这种见地,比很多受过大学教育的现代人都要高明。那到底该怎么做才好呢?贾谊的看法其实很保守,在他看来,所有麻烦的根源就在于民间有铜,所以釜底抽薪之策就是把铜变为政府的垄断物资,铜矿国有化。

积极一面来说,通货膨胀确实能够刺激经济。因为通货膨胀所反映的,其实正是一种并不荒谬的破窗谬论。

从另一面来看,政府不搞垄断的话,汉文帝时代明明也出现过吴王刘濞(bì)和宠臣邓通铸造的良币,人人爱用。
如果无为而治,任其发展的话,这些良币会不会最终打败劣币呢,就像后来一些大钱庄发行的银票那样?

遗憾的是,历史没有给它们机会。贾谊很想没收刘濞和邓通的钱来怀柔匈奴,虽然文帝没听,但他的儿子景帝真的抄了邓通的家,灭掉了以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后来汉武帝强化集权,严禁铜钱私铸。

政府现在通行发行的就是纸币,
比特币应该算是民间发行的代表吧,
究竟哪一种发行对老百姓好,
我觉应该取决于社会是动荡还是和平。
谁垄断发行货币不重要,应该是信息透明度更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书》笔记:货币是国家垄断好,还是民间自由发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