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会所小课堂

今天是我上班第三天,眼见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守规矩讲礼貌又超级自由生长,相当于重走一遍儿子孩童时提的生活道路,只可惜当年他所受的教育比这要差远了。

下午的小课堂是由惠惠老师教授的,按照惯例,从午睡梦中逐渐醒来的小朋友们睁开惺忪睡眼,慢悠悠地穿好各自的衣服裤子鞋袜,尽可能地铺好小床,然后如厕,喝水,等大家都整装完毕,小飞老师召集大家排队集合,上蒙氏线,拿地垫,依次坐在地板上,盘腿而坐,围成一圈,惠惠老师开始上课。

“下午好,我们今天要讲授的工作是了解三月三地菜煮鸡蛋习俗,以及二者和蛇之间的关系”。我先去取工作地毯,打开地毯,铺好地毯,取工作。工作实际上是一个托盘,里边一个鸡蛋,一把地菜以及三支彩笔和一张白纸,三个文字小卡片。惠惠老师拿起鸡蛋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大伙齐答鸡蛋。然后拿起地菜,告诉小朋友这株植物叫地菜,并教小朋友认识根,茎,叶,花,请小朋友上前观察地菜的花及颜色,小家伙们学的可认真了,虽然叽叽喳喳,但这种教学方式直观,较易接受。

至于蛇,惠惠老师问小朋友蛇是什么颜色,然后采用何种颜色的画笔画画,然后逐一提问蛇有脚吗有手吗有翅膀吗有尾巴吗,边画边问答互动性极强。尔后开始头脑风暴地菜煮的鸡蛋和蛇之间有啥关系,作为旁听老师的我也不知三者之间的关系,孩子们异想天开,想到啥就说啥,惠惠老师全程微笑,颔首点头,肯定小朋友的“胡说八道”,这应该就是开放性思维地培训起始模式吧。

有孩子说吃了鸡蛋就会长得很强壮,就不怕蛇了,有孩子说鸡蛋吃了很聪明的,就知道想办法避开蛇会去抓住它,还有孩子说地菜的味道可能是蛇很害怕的,我们吃了蛇就怕我们了如此等等,孩子们讨论的十分激烈,还有的孩子甚至没想明白纷纷举手,上台后又说不出一个字,惠惠老师说请你下去再想想,想好了再来说好吗。这堂课大约持续了半小时,孩子们也就下课了。

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时间也就那么长,不必太过于追求长时间的课堂授课,这样形式的上课也很让小朋友喜欢,我也很享受这样的时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会所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