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醉读推荐的书名为《茶叶的流动——闽北山区的物质、空间与历史叙事(1644-1949)》,著者是人类学博士肖坤冰。
虽然是一本讲茶的书,但书中所涉及到的产区空间界定、文化意义的附着、技术与本地知识结构的形成以及围绕着茶长期存在的权力博弈,都与葡萄酒的世界如出一辙。
或许对这本书的阅读,能够帮助一些读者梳理葡萄酒产业的建构和文化的形成过程,对有些现象认识得更清楚,并对探索未来发展方向有所启发。这是我们推荐大家读这本书的目的。
闽北山区常有云雾旋绕,多云雾的高山坡地常被认为是种茶的优秀环境。
第一章导论的信息量极大,首先梳理了学术上对于食物的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方向。其中,作者似乎更重视人类学的政治经济学派,并引述《甜与权力》的作者S. W. Mintz,表明:食物总是富于意义的,“意义”是看似“自然”的文化偏好和分类体系。意义获得的背后是丰富的历史沉积和权力关系,文化的偏好和分类体系总是带有复杂的权利配置。这一段话,其实可以看做是本书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武夷山中茶园无数,由土壤、光照、岩石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名丛、正岩、半岩、洲茶和外山茶等不同等级。但从根本来看,这其实是一种“文化解释”的结果。
复杂的外在力量试图塑造食物的意义——口味和外观的标准、功能功效、等级的划分、社会阶层的体现、相关的传闻逸事、与传统的联系、价格的隐喻、等等。在食物被使用/消费的过程中,一部分意义被忽视或剔除,一部分意义得以保留。保留下来的意义使这种食物成为符号,在被重复性消费的过程中得到强化、扩散和传承。
武夷岩茶最重要也最难描述的特征就是“岩韵”,由于无法对其进行科学实证,因此是一个自我阐述空间巨大的概念。本地人和茶商对“岩韵”形成的解释是,岩石白天经过曝晒,傍晚遇雨冷热相激,释放出水雾的同时,也释放出丰富的矿物元素,从而赋予岩石上生长的茶以“岩韵”。这很难不让人想到葡萄酒的“矿物感”概念。
意义和符号都是动态的概念,在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中,附着在某种食物之上的意义也被不断地修正和改变。这个构建和改变的过程,正是本书第二章分析的重点。
从鲜叶到成品茶,茶的文化层面直接影响到定价,继而影响到实际生产者的日常生活。
第三章分析武夷山茶如何在异域(俄国、英国)和异地(例如在北京茶客的要求下发明出“金骏眉”)的传播,经历了一个文化输出、文化变型和文化逆向塑造的过程,从而半是意外地实现了转型和再创造。这种新意义的获得,确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再生产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品类的发展之路。
今天的茶文化早已不再局限于茶本身,与饮茶有关的茶席、茶器、熏香、茶点、乃至音乐、旅行,都成为彰显茶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的文化商品,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将饮茶复杂化。
在第四章里,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岩茶产制的过程既是技术的,也是仪式的,伴随着各种传说、故事和相关的社会习俗,不但建立了当地人对自然、季节、时间点的极具本土化的有组织的认知体系,更使得这些本土知识得到世代传承。
文人墨客对武夷山的歌颂和留下的墨迹,对武夷岩茶的文化内涵起到塑造和证明的作用。
这处题字山岩是被游客拍摄频率最高的风景点之一,在这里正可以观察到武夷山茶树典型的盆景式栽种方式,体会武夷山茶与山岩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以晚清民国时期的极端茶利之争为线索,考察了近代闽北乡村社区转型的历史过程。茶叶说到底是利润的生产,在一个地区中促成经济社会的选择和更替,不断吸引新的势力进入,推动政治与经济的争斗与博弈,最后体现出国家政权是如何在基层社会中得以构建。
《茶叶的流动——闽北山区的物质、空间与历史叙事(1644-1949)》肖坤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239页,中文简体。ISBN: 978-7-301-22912-5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酒公子支持正版。请尊重知识创造,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