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圆圆:一个特立独行的营销人

最早知道圆圆老师,是因为他的公众号“一条特立独行的广告”中那些观点特别、干货十足、诚意满满的文章,逐渐知道他是奥美公关的“头牌”——创意总监,现在他也在一些营销人自我提升的平台上分享他的经验和案例,我跟着他学到很多关于广告营销的经验和视角。


赵圆圆:一个特立独行的营销人_第1张图片

一条特立独行的广告,可以说是每一个营销小白都不得不关注的账号,而现在这个账号已经被更名为“赵圆圆谈广告”,这也是圆圆老师个人品牌的一个里程碑。

圆圆老师个人品牌的成功,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点就是他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料的人,他有十多年的营销公关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论,可以给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后辈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内容。

而在有料的基础上圆圆老师还非常的有趣,他的文章和课程都不是一本正经的说教,这让他的观点更容易被接受和传播。这大概归咎于他的性格本身就非常逗逼。


赵圆圆:一个特立独行的营销人_第2张图片

我在微博上粉了他之后,微博默认的推荐分组类别是搞笑,足以说明他这个人有多有趣。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所在的平台非常的好,奥美是非常知名的一个营销公司,他自己也提到他的文章打上奥美这两个字就很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相信,虽然这里有圆圆老师的自谦,但不得不承认好的公司和平台,会给个人品牌非常大的背书价值,这相当于是“地利”。

在这个基础上,奥美这个平台最近这几年很少有人出面传达属于奥美的价值观和理念,圆圆老师刚好他补了这个缺口。在一些比较知名的公司,会有大老板或者说是代言人来负责“刷脸”的工作,社会公众的注意力肯定最容易被大老板吸引,很难分到小喽啰身上,而奥美刚好出现了一个断档期,这就给了圆圆老师一个“天时”。

我们写了很多social理论,年终的时候我翻了翻,大概有20多种吧,比如KOL2.0模型,粉丝管理系统,social三角传播,内容涟漪效应等,还有最近我放出来的social呼吸法则。

这些理论都来自于真实的案例,都是实战总结出的经验,都是用起来很顺手的工具。在一个“尊重知识”的奥美,他们非常容易得以保存和发展。

而且好处是:因为是奥美出品,大家很容易相信和接受。也许有我们不熟知的本土公司,写过更深刻更有效的social理论,但是并没有被认可,区别可能就是奥美这俩字吧。所以说,我真的是很幸运。

但是,在一个公司当中做自己的个人品牌也会有一些风险,有些公司,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大公司对于员工的个人品牌是会有不够包容的地方。大公司一般会有自己的定位,会比较谨慎,害怕这些冒尖儿的年轻人会给公司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包括像赵圆圆第一次发了相关的文章之后在奥美内部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从传统广告蹦跶到社媒广告,圆圆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奥美人事部Cherry的故事》,深情并茂地描绘了Cherry为他的部门招聘段子手时的欢脱佚事。然而,让圆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篇文章引起了奥美中国领导层的集体关注……

“文章一发布,我的手机就被打爆了,不停有人让我撤下来。”直到晚上11点,这件事终于有了回应——高层经过反复讨论,认可了圆圆的做法。“哈哈,幸亏是奥美,要是别的公司,我也许真的要被开除了。”事后,圆圆笑谈道。


赵圆圆:一个特立独行的营销人_第3张图片

小公司就会对员工的个人品牌包容度比较大。一方面是小公司比较灵活,另外一方面就是小公司,特别是初创型公司对于流量和知名度有一种非常近似于疯狂的执着和饥渴。如果在一个公司里面能够有一个明星员工,能够自带流量和传播渠道,那对于公司来讲是非常欢迎和支持的。

那对于个人来讲,如果担心公司层面会有这方面的顾虑,我觉得比较稳妥的方案就是可以先偷偷的做起来,做的时候不要做个人品牌和公司品牌的强关联,就是简单的去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和内容,在这个过程当中试探公司的态度和风向,如果公司比较认可接受的,就可以去逐渐将这两者强化在一起,但是如果公司态度是顾忌的,那就只能始终以一种抽离的状态进行运营。

但是,总体上来说,公司应该鼓励员工打造个人品牌。

因为个人品牌能够给公司提供一个非常个性化,有亲和度的发声渠道,一般公司的官方渠道都是非常正式的,有些事情处理起来就不是那么合适,比如说公司文化层面的,内容层面的东西,让公司的官方渠道或者说是大老板去说就不太合适,比如说像赵圆圆会经常分享一些奥美内部的营销方法论,但是如果你说让奥美的大老板去传递这个东西就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但是本身传播这些内容对奥美来讲是有加分的。打个比方来讲,如果马云出来给你讲怎么样在电商上面投放广告位,怎么做图更能吸引点击就会显得很low了。这些事儿就适合阿里巴巴的知名讲师、明星小二来说。

特别是当公司遇到一些危机公关的时候,个人品牌会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危机公关有一个应对逻辑,就是什么程度的危机,就是要以同等级别的人去应对,如果是一个公司层面的大负面,那就需要去让CEO去承认错误。但如果只是一个小问题,你派大老板去化解就会有一点显得太小题大做了,反而又容易把这个事情越搅越大,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你们公司有一个人用户特别信任的人让他去发声处理就比较合理。

很多公司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公司的卡通形象或者公仔,其实这些虚拟形象的运营成本还是挺高的,因为让人跟虚拟形象交朋友还是一件不太合乎常理的事儿,除非你们是针对小朋友的产品线。不如做好一两个个人品牌来的直接。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这个时候公司还比较小,比如说还在a轮以前,员工人数也不是特别多,用户规模也不是特别大。在这个早期阶段的时候还是要把用户对于品牌公司品牌的信任度集中到公司CEO这个人物的角色上面来比较好,因为在早期的时候推出太多的品牌很容易制造用户的记忆混乱,只有到了一定的阶段,陆续推出一系列的个人品牌会比较合理。

那另外一方面,在做工个人品牌的时候,如果你是在大公司,你一定要小心,不要把公司的成长当作是个人的能力提升。很多人很容易把公司本身的光环戴在自己头上,然后沾沾自喜,那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价值高估了,很容易定位错误,导致后续的人生选择过于冒进。如果是在小公司,那么其实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你要去界定好个人和公司之间的品牌边界。如果这个边界设定的不清楚,当公司出现问题或者是个人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双双崩盘,比如说之前闹得非常凶的冯大辉离职的事件,不管对于公司还是个人来讲,其实都是非常大的负面,那在这个过程当中情商就比较重要,另外方面也要看公司的一些股权结构和一些规则制度。


赵圆圆:一个特立独行的营销人_第4张图片
联系方式:shenleyang405(请注明来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赵圆圆:一个特立独行的营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