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没有人不生病,也没有人不重视健康,随着物质的富余,人们更加注重对健康的管理和疾病的预防,去医院看看就知道这个市场的需求有多大了,2015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7.0亿人次,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要去看5.9次病。人口老龄化也来势汹汹,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据世卫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人老了就容易生病,两加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水源、空气、土壤、食品不断受到污染,不可否认,未来几十年是各种疾病不断爆发的高峰期。仅2011年至2015年,中国的医疗服务支出总额就由1.6万亿元增至3.2万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18.5%。又由于经济下行,资本加速配置防御性行业也进一步刺激了医疗产业的繁荣,因此医疗产业不断迎来黄金投资周期,必然会成为今年的一大热点。

吴伯仲:顺势而为,把握四大投资方向,坚守三个投资原则

目前中国的医疗产业在各项规模指标上,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但还没有诞生与市场规模相匹配的企业。全球大型企业例如强生目前3100多亿美金市值,而在中国的医疗行业公司中,100-200亿美金市值的已算是大型,大部分是10到50亿美金市值的企业。也就是说我们有全球地位的市场,却没有全球地位的企业。

但医疗产业投资专业性非常强,尤其是制药,刚开始做投资时,我们负责生物医药投资的同事平均医药行业从业经验十余年,但面对新的药品,基本也没有判断力。医药公司制药流程很长,从开始研发到最后上市可能需要10年时间,花费数亿美元,其中临床试验包括三个阶段,阶段一只有几十个病人、阶段二有两百个病人、阶段三有几千个病人。由于阶段很多,新药从研发到最后上市的成功率很低,只有不超过5%,但一旦成功将带来巨大的收益。要想在医疗产业获利,关键是要对行业十分熟悉,判断出哪些才是新的机遇,需要特别了解疾病的治疗和全球竞争格局。这也是美国很多大型对冲基金医药板块的研究员多为生化博士、医学博士的原因。

吴伯仲:顺势而为,把握四大投资方向,坚守三个投资原则

为了便于理解,我将医疗产业分为制药的、卖药的、看病的、服务的和器械的五个类别,以制药为例,中国市场既面临发展的机遇,也面临发展的瓶颈。随着政策的变化,比如现在国家要求制药企业进行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要求招标竞争,那么过去以仿制药为主的商业模式将面临较大挑战,包括来自成本和价格方面的竞争。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的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上升非常显著。市场需要仿制药模式把价格降下来,而制药企业成本在持续增加,这个空间就比较小。另一方面,从全球的药品市场来看,人均用药水平是150美金,现在中国差不多也已经达到人均120美金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创新才有出路,中国市场再往前走,市场缺的是什么药,大家都很清楚。这个市场上不缺仿制出来的药,而是缺高价值的肿瘤的治疗药物,高价值的真正解决一些重大疾病的药物。目前医疗产业除了创新的药物之外,非常紧俏短缺的资源还有好医生,未来的医疗模式可能是一名医生与一个医疗机器人的工作结合,这可以极大地来缓解当前优质的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

吴伯仲:顺势而为,把握四大投资方向,坚守三个投资原则

精准医疗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方向,在中国,精准医疗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成为国家层面推动和市场力量主导的一个新兴行业。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参与性的医学将替代传统以治为主的诊疗方式。高通量筛选、组学技术、生物信息等技术的发展正在为预防医学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可能。然而,随着生物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更多的挑战将出现在计算技术领域。

写这篇文章期间,我对中美资本市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医疗保健”板块和“金融”板块中美资本市场差异最大。就“医疗保健”板块而言,中国有220家上市公司,占比仅7%,美国有892家上市公司,占比15%;市值方面中国3万亿元,平均市值139亿元,而美国市值30万亿元,平均市值343亿元;市盈率方面中国平均90倍,美国平均只有8倍;中国有全球第二大医疗消费市场,而市值方面却只有美国的1/10,且市盈率非常高,也旁证了目前中国生物医药领域依然远远落后于美国的事实,同时也说明了中国的资金层面已经非常关注中国老龄化的趋势性机会和针对大健康的消费升级需求,2016年市场上有非常多的专业机构成立基金投资于生物医药领域标的,目前这个领域市场过热,泡沫明显,如果盈利不能达到预期,不排除未来三年内泡沫被进一步刺破的可能性。同时,二级市场也会因此而存在较多的并购需求,值得一级市场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物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