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笔是怎样炼成的?——聊聊《大师们的写作课》

好文笔是怎样炼成的?——聊聊《大师们的写作课》_第1张图片
大师们的写作课.jpg

《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作者舒明月。我用一天的时间把它读完二遍,忍不住叫好三声——这不活脱脱当代金圣叹一枚吗?还是个-女的!

舒明月对数十位文学名家的解析,就像台下一个眼光老辣的行家,几个动作下来,就洞穿了台上魔术师精彩的戏法,说将出来,引来众人会意的微笑。

也许再怎么洞穿,观众永远成为不了魔法师,但心中却可以升腾起这样的想法:“原来戏法是这样变的。”

1

舒明月的读书脉络

不愧是写作培训师,从明月的文字中,读者可以迅速梳理出作者的读书历程、受益何方、推崇何人,为今后自己的读书之路提供参考。

书腰中宣称:向鲁迅、张爱玲、沈从文等48位大家索要写作秘技!实际上,印记深刻者可能没那么多,列举如下:

鲁迅、张爱玲、川端康成、汪曾祺、琦君(台湾)、阿城、沈从文、费滢、白先勇(台湾)、大咕咕咕鸡、简媜(台湾)、钱锺书、萧红、朱天文、严歌苓、安妮宝贝、李海鹏、李娟,古典作品《红楼梦》《西游记》《老残游记》,唐诗、宋词、元曲。

2

好文笔的标准

在全书的第三部分,明月提出观点:“所有的写作,都是为了被阅读”,并总结出“四有文章”的标准。

一是有趣。即便严肃的主旨,也不会妨碍高手们文字中的趣味。比如鲁迅笔下,常出意外之幽默。有趣是一种硬通货,最明白这个道理的大概就是段子手们。

二是有用。作者坦率指出:

在大众写作的自媒体时代,一个必然的趋势就是实用型、技能传授类的文章异军突起。凡有助于人成为更合格组件,或有助于吃穿住行和生养孩子的文章,都是好文章,也就是所谓的“干货”。

三是有料。就是真实的见闻经历,有独属于你的新鲜细节。

四是有力。包括审美的力度和情感的力度。

最后作者更是一指见血道:

现在做产品把提升用户体验当作重中之重,但为什么到写作这件事上就不一样了?写作也是做产品吗?精神产品呗。凭什么写作就可以纯自嗨,不考虑用户体验了?你不考虑用户,用户自然也不会鸟你。

3

提升文笔的路径

从目录中即可看出多数篇章的主旨——其中也包括提升文笔的常见路径,如:

《颜色:除了灰绿红蓝,我们还能写出什么?》

指出色彩描写对提升作品的重要性,分析了张爱玲、鲁迅等人作品中的色彩描写,当然,也没有忘记先贤中的色彩大师,如李贺等。

《标点:天才笔下的标点不同凡响》

一篇文章中,如果只有逗号、句号,作者你一定是傻啦!真正内力深厚的高手,都是善用标点的大师(举例,依然是鲁迅、张爱玲,加了个大咕咕咕鸡)。

《比喻:善用比喻是一种基因突变》

文采斐然的作者,往往都具备善用比喻的特质。好的比喻,能够造成一种“通感”,就是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都串起来了。

提升文笔的路径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内容,书中有系统的阐述,如情感、遣词、炼字等等。

4

舒明月的文字为何具有杀伤力?

为舒明月叫好,因为她可不是光说不练的主儿,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鬼马精灵。在后记中,作者这样写:

深冬的早晨,二十六七大龄女徘徊在上海滩的繁华地界,不明媚、很忧伤,扪心自问:“青年一个狗的路在何方?”

青年一个狗的路在何方——是不是特别值得玩味?

正常的语法:一年青年狗的路在何方?

一个词的位置变化,不仅语言马上活了起来,而且在前方略显忧伤的情调下,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反转,让人顿生喜感,忍俊不禁。

在谈论文章色彩时,有这样一段:

鲁迅擅点绘,张爱玲惯撒金,刘鹗呢?大概就是以大块的晕染出色了。两个奇崛恢宏的比喻让瑰丽的色彩充塞宇宙,人被罩入其中,有陶醉的感觉。

好一个“点绘、撒金、晕染”,只此六个字,三人文字画风跃然入脑。

在写吃食的一篇里,明月这样写:

尽管过去二十来年在坎坷世间多靠文学救难,但我还是没料想到它竟能如观音般现千手千面,说诸多法门。

看到这般文字,读佛数年如我者,眼前一阵晕眩,就差没吐出一口鲜血来——我怎么就想不到这样的文字出来?差距,这就是差距呀!!!

最后再举一段评价鲁迅的文字:

近代白话文鲁迅收拾得头紧脚紧,一笔一个花。即使打倒别人,打一百个跟头要有一百个花样,重复算我栽了。

读起来是不是很过瘾?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文笔是怎样炼成的?——聊聊《大师们的写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