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唐诗宋词的人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宋词不会陌生,它出自于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号称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原名三变,家中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柳永少年成名,年纪青青就博得了“金鹅峰下一支笔”的美誉,而且他的父亲、叔叔、哥哥甚至侄子都是进士,可谓是出生名门。
20岁那年,如众多儒家学子一样柳永踏上了赴京赶考之路,可是这一次幸运之神偏偏对他开起了玩笑,才华横溢,心高气傲的柳永本以为金榜题名犹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然而事与愿违,他却惨遭落榜。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年轻气盛的柳永一怒之下,疾笔写下一阙《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篇因落榜蒙羞,满腹牢骚的文章,最后竟传到了赵祯的手中,这个赵祯就是日后的仁宗皇帝。柳永万万没有想到,几年后他再一次信心满满进京赶考,当仁宗皇帝在名册簿上看到“柳永”二字,不禁摇起了头:当年你在《鹤冲天》里写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视功名如粪土,今天怎么又来凑热闹了,于是提笔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这下可把柳永害苦了,这个看似幽默风趣的旁批,彻底砸碎了柳永仕宦之梦。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更何况是皇帝的金口玉言。从此,京城的市井勾栏,烟花柳巷,迎来了浪子柳永。我个人认为当时的柳永毕竟是年少气盛,为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寻求一个宣泄的窗口。
柳永一生以“白衣卿相”自诩,也并非代表他甘心自我堕落。命运的作弄与仕途上的不幸,反倒使混迹于青楼瓦舍的柳永彻底获得了解放,在诗词的创作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读宋词时,大家一定看过这一句话: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这句话来自于南宋叶梦得所著的《避暑录话》,意思是说,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都能听到柳永写的词。可见那时柳永的知名度有多高。
与同时代的文人相比,他创作的词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更受百姓的喜爱。俗话说:上帝关上了一道门,却又打开了一扇窗。对柳永来说也是如此,他整天混迹于青楼酒肆的这段时光,成为了他生命中最轻松快乐,诗词创作最丰富高产的一段时光。
晚年的柳永穷困潦倒,死后众青楼女子集资将他安葬,而且在每年清明左右,春风贻荡,青楼人空,诸名姬不约而同,各备祭礼,载酒爻饮于柳永墓前,祭奠她们的偶像“柳七”郎。我想古今中外,能受到名姬的留恋并予以祭奠,唯有柳永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