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垃圾分类里的管理学

借鉴日本、香港、台湾等先进城市经验,国内大中城市也在推广垃圾分类,媒体以垃圾分类水平判断市民文明程度的高低。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有益于防止垃圾污染,降低垃圾处理负担。

垃圾分类在国内推广并非一帆风顺。一项政策的落地效果与其合理性正相关,如果一项政策得不到切实实施,原因是该政策并非一个好政策,而不是市民素质的问题。很多出发点很好的政策,最终失败的原因是没有考虑实施的成本。

发动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是需要成本的。首先,市政府要教育市民如何进行分类,市民学会垃圾分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对市民而言,进行垃圾分类是比较麻烦的事情,TA要准备不同种类的垃圾袋,每天如何处理垃圾变成了生活的大事。垃圾回收部门还要购置新的设备和用具,去应对分类的变化。

另外,即使大多数市民能够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也不敢保证有小部分的居民纪律性差,或因为失误将垃圾投错。这意味着即使市民按规定做了垃圾分类,终端回收站也要通过智能设备重新分拣,使得在社区的垃圾分拣的意义打折。

管理制度的制定要考虑实施的成本,不考虑实施成本的制度不是好制度。若政策实施成本过高或本身不合理,从长期来看,人们总是能找到办法去规避它,使得实施的效果落空,反而产生了制度空转的成本。

之所以不倡导在社区进行垃圾分类,是因为相对于终端回收站的智能设备,发动每个人分拣垃圾成本太高。责任总是倾向让成本低者承担,资源总是往善用者手上流动。这个原理可以解释职业经理人制度产生的原因,以及孩子总是由自己的爸妈抚养比较好。

公司里的岗位安排也应遵循此理,具体的安排应该由擅长此道的人承担,鼓励每个人发挥长处为主,有意识的补各自的短板为次要因素。高层管理人员不应该埋身于繁杂的日常事务,应更多去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沿,考虑未来的策略和方向。

这个原理意味着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董事长就没必要自己开车了,TA的注意力应该放在有价值的地方,而不是路上的行人和车辆。这也意味着公司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多咨询外脑,公司的能力建设不必面面俱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区垃圾分类里的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