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个人成长】之一:浅谈

【心理学与个人成长】之一:浅谈_第1张图片

课前测试:

1、你对心理学的了解程度是多少?(1-100分)

2、你觉得你是在吸收成长还是在消耗后退?

3、你为改变做过什么努力?

正文:

生活就是人生早期经验的不断重复,幸福的人重复幸福的生活,不幸的人重复不幸的遭遇,早期形成的人格特质和思维模式,这些影响着我们的今后的个人生活模式,求职、择偶、婚姻、亲子关系、问题解决等,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学与个人成长。

上学时期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在解决理论题,老师也会每天在班级里和我们传道授惑解惑也,然而当我们一下子从学校里提出来,面临的是现实生活中面一道又一道的应用题,择业、择偶、买房、结婚、择校、跳槽、人际关系危机、情绪管理危机、身体健康危机、职业危机、婚姻危机、中年危机、老年危机等等,每一道都是大题,没有统一的答案,没有每天都会给自己上课的老师,这些题扑面而来,甚至有时候好几项一同铺面而来,而生活中能给建议的少之又少,每个人的成长背景都不一样,就算给了建议,也是小马过河,不知深浅。

有时候会被焦虑、压抑吞噬掉,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我们人生的全貌是什么?适合我们的路线是什么?我们的唯一目标就是考上大学,我们对人生也有些误会,社会并不是象牙塔、乌托邦。而是每个阶段都有要面对的不同棘手问题。

埃里克森教授对人生看得是透透的,把人生进行了八个阶段的划分。

婴儿前期(0-1岁)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如果危机没有得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胆小惧怕。

婴儿后期(1-3岁)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疑虑。

幼儿期(3-6岁)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如果这个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卑感。

童年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无能。

青春期(12-20岁)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不确定性或说是无归属感、为人冷谈冷漠、缺乏关爱的意识。

成年早期(20-24岁)

亲密对孤独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爱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成年中期(25-65岁)

繁殖对停滞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美德;如果危机得不到成功的解决,就会形成自私自利。

成年后期(65岁以上)

自我整合对失望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成功地解决,就形成智慧的美德。如果危机得不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我期望和现实的冲突问题产生,合理解决问题,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从容不迫的面对下一个人生阶段;如果没有合理解决当下阶段的问题,那么会带着问题走向下一个阶段,增加下一个人生阶段的发展难度。但这样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发展不是一次便能完好,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机制进行补偿和缓解,了解人生的全貌,积极预备和应对,这就是个人成长的意义所在。

通过个人成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成长背景理解“为什么我是现在这样的我”,

如果我按照现在的生活状态发展“我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我期待有所改变,应该从个方面开始?解决什么问题?

这些问题都会自己找到答案,因为答案就在你心中,你只是需要去发现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与个人成长】之一: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