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必然》

开篇先介绍这位大牛吧!凯文·凯利(Kevin Kelly,1952年4月27日~,人们昵称他为 KK),他影响了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连线》杂志的总编克里斯·安德森、《黑客帝国》的导演沃卓斯基兄弟、《少数派报告》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他参与创办了《连线》杂志、发起第一届黑客大会、创作《失 控》……。

这些力量并非命运,而是轨迹。

读书笔记之《必然》_第1张图片
来自网络图片

事实上我并没有阅读过名声大噪的《失控》,对科技的走向我也从未如同今年这般关注。毕竟,大名远播的AlphaGo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世界已这般发展,而未来可能成为我的那份职业,很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剥夺,我很是担惊受怕,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着如此目的,我拜读了这位因预测科技而闻名于世的作者的书籍。

《必然》这本书共十二章,既统一又有差异,通读全书是把握未来世界发展全局的必然要求(当然,这是预测),着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不失为批判性精读的选择。当然,看完你可以骂一句:That's bullshit !随你哦!但是,谁又知道呢!不过不得不说明,此书与那些天马行空、缺乏逻辑思维、空有噱头的书籍,不可相提并论。

第一章 形成(becoming)

未来的科技生命将会是一系列无尽的升级,而迭代的速率正在加速。功能不再一成不变,默认设置荡然无存,菜单变成了另外的模样。

不在心中制造待以填补的缺憾,我们就无法拓展自己,更无法拓展我们的社会,我们正在拓展我们的边界,也在拓展存放自我身份的容器。

在进托邦的模式里,事物今天比昨天更好,虽然变好的程度可能只是那么一点点。

亚马逊的崛起令人咋舌,原因不是它变成了“万货商店”,而是因为亚马逊的顾客争先写下的评论。

第二章 知化(cognifying)

未来的人工智能将由两到三家寡头公司主导,并以基于云端的多用途商业产品为主。

在一个联系超密集的世界中,不一样的思维是创新和财富的来源。

当我们发明了更多种类的人工智能后,会在“什么事人类独有的”这一问题上做出更多让步。我们将在未来30年,甚至一个世纪里陷入一种旷日持久的身份危机,不断扪心自问人类的意义,最大的讽刺是,日常生活中那些实用的人工智能带给我们最大的益处将不在于产能的提高、富足的经济或是新的科研方式,尽管这些都显而易见,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最大的益处在于,各种人工智能将帮助我们定义人性。我们需要人工智能告诉我们——我们是谁?

机器人取代人工是必然的,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章 流动(flowing)

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复印机。在最根本的层面上,它将我们使用它时所产生的一切行为、一切特征、一切想法拷贝成了复制品。

重要的不是复制品的数量,而是可以通过其他媒体链接、处理、注释、标记、突出、翻译、强化一份复制品的方式的数量。

第四章 屏读(screening)

屏幕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动的世界,充满其中的是无穷无尽的新闻素材、剪辑资料和未成熟的理念。这是一条由微博、摘要、随手拍照片、简短文字和漂浮的第一印象构成的河流。其中的观念并不突出,却和方方面面交缠连结在一起,在这里,真相并非来自权威,而是由受众自己一个碎片一个碎片实时拼接出来的。屏幕之民创造他们的内容,构建他们自己的真相。

第五章 使用(accessing)

对事物的占有不再像曾经那样重要,而对事物的使用则比以往更加重要。(优步无车)

第六章 共享(sharing)

网络使得专注于产品的组织能够以集体化的方式运作,同时保留一定的等级制度。

第七章 过滤(filteering)

你只会遇到那些在此时此刻与你完全匹配的事物。

理想情况下,广告不仅匹配网页中前后内容,还要符合网页访问者的兴趣。

第八章 重混(remixing)

过去是一股数据流,它被剪辑和重新编排成新的混搭事物。屏幕则永远面向新的事物,面向未来。

第九章 互动(interacting)

现场感和互动效果是推动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快速发展的两大亮点。

第十章 追踪(tracking)

每个人都会生成自己的“生活流”,当我遇见你时,我们的“生活流”就在某个时刻发生了交集。

匿名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手段。不用负责任的状态最大程度上释放出人类的恶。

第十一章 提问(questioning)

人性的种种缺陷没有阻止它(维基百科)的持续进步。因为最少的规划限制,人们的弱点和美德都转化成了公共财富。                                            

也许,能想象的世界不是未来的世界,所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不过,想想看,人与人之间竞争如此激烈,未来人还得同智能机器人竞争,难怪那么多人对未来忧心忡忡。

现在依旧是最好的时代!我以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之《必然》)